林登·約翰遜總統在任命艾德加·胡佛為聯邦調查局局長的時候曾援用過一句至理名言:“寧願讓你的敵人站在你的帳篷內往外麵撒尿,也不能讓他們站在外邊往帳篷裏頭撒尿。”
他所援用的名言中有一個不可分離的必然推論:“緊緊地擁抱你的朋友,但是你必須更緊地擁抱你的敵人。”
這一訓誡不僅適用於政治,在所有的領域都是金科玉律。不論你是幹什麼的,請你務必要留意你的那些最強有力的敵人和對手。請你務必記住:才智就是才智,它不分敵友,無論你們今天的競爭是多麼殘酷激烈,但你永遠也不要忘記,也許有一天你會需要你的敵人的幫助。
此外,擁抱你的對手還能顯示你的膽量和魄力。它不僅能夠增強你的名聲和決斷力,而且往往還能削弱你的對手的勢力。
當然,我們的本能衝動會使我們竭力回避那些和自己作對的人。畢竟,生活是短暫的,誰又願意天天看著一張自己所憎惡的麵孔呢?對於那些其生活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讓自己過得盡可能地快樂、盡可能地無憂無慮的人來說,這樣的一種回避敵人的態度當然是再好不過了。然而,這種態度隻是逃避權力而不是爭取權力的靈丹妙藥。
如果一個商人不能和他的競爭對手坐到一起討論事情,那麼他肯定算不上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因為他白白扔掉了一些黃金般的機會:不僅丟掉了能幫自己擴大財富的寶貴財源,也因此錯失了非常有用的人際交往。在你的對手的公司裏感到不自在,這並不會大大傷害你的體麵:如果你連談判桌旁邊都不去,你就很難進行交易了。
事實上,要當眾擁抱你的敵人,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難,隻要你能克服心理障礙,你也可以做到:
——在肢體上擁抱你的敵人,例如擁抱、握手;尤其是握手,這是較普遍的社交動作,你伸出手來,對方好意思縮手嗎?他一縮手就顯出了他的渺小,你在內心就已經勝他一籌了。
——在言語上擁抱你的敵人,例如公開稱讚對方、關心對方,表示你的“誠懇”,但切忌過火,否則會造成反效果。
對手是一座山
在你的成長之路上,你的對手始終是存在的。對手是個重要的參照物,對手的存在證明你本人存在的價值。多年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麥當勞和肯德基,柯達和富士,微軟和SUN,這些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似乎一刻也沒有停止過爭鬥。爭鬥的客觀效果之一,就是把全世界的眼球都吸引到他那裏去了,不管快餐業還有多少個麥肯雞、基肯麥、肯麥基,都隻能在角落裏發聲,在舞台的正中,永遠隻有兩個主角,那就是麥當勞和肯德基,隻有他們才配互為對手。
古人搏殺時,若英雄相遇,常常不忍加害,雖然各為其主,場麵上打得熱鬧,內心其實是相互喜歡、相互敬仰的,這樣的人我們視為真英雄。因為他們在對手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同是英雄,也就有了理解的基礎,有了相互尊重的前提。珍惜對手就是珍惜自己,寬容對手就是自尊的表現。
一個真正相配的對手,是一種非常難得的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說,它與自己相輔相成,鬥爭最激烈的時候,也就是雙方最輝煌的時候,一旦一方消亡,另一方也會走向衰退,除非他能脫胎換骨,或者找到新的對手。
那種對競爭對手動輒咬牙切齒,不惜背後使絆的人,隻是一種街頭混混的整法,不可能有什麼大出息。苦大仇深是被壓迫階級的形象,咬牙切齒也是失敗者的姿態,如何對待你的敵人,不僅是心胸的表現,也會暴露你的處境。
上帝總是把等量的人放在天平的兩邊。我們既不能蔑視對手,也不該輕視自己,對手是和我們擁有同樣生命重量的人。
對手擁有同我們一樣沉重的生命,他們與我們被放在了天平的兩端,互相驗證著對方生命的價值。一旦失去了對手,天平就會失衡,而我們自身的價值也就失掉了憑據。
對手會給我們帶來挑戰,數不盡的挑戰,也許你會厭惡這些挑戰;但我們隻是想在生活中找到一個和自己勢均力敵、能和我們切磋共進的人。
縱觀曆史,有多少著名的對手啊!李白和杜甫堪稱中國詩壇上的雙子星座,兩人的情誼也廣為人知,李白曾經寫過多首讚頌友誼的詩,杜甫也曾作《天末懷李白》一訴衷腸。可兩人也是詩壇上的對手,互相競逐,以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裝點了中國文學的殿堂。
平靜的海麵磨煉不出真正的舵手,隻有親身經曆驚濤駭浪中的搏擊,才能成為一個能夠力挽狂瀾的舵手。這些驚濤駭浪、險灘暗礁就是我們的對手。我們呼喚這樣的對手,也珍惜這樣的對手。
所以,不要把你的對手當做芒刺,當做和你爭奪奶酪的敵人。應該想想,對手若沒有一定的分量,又怎能成為你的對手?針鋒相對,隻能走向狹隘;放開胸襟,擁抱對手,才是自信、自尊的風度!
擁抱對手,我們會擁有更廣闊的天空!
同時,永遠不要輕視你的對手。有一則寓言講到:
每天,當太陽升起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獅子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你要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餓死。”
在另外一個場地上,羚羊媽媽也在教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那你肯定會被他們吃掉。”
記住:你跑得快,別人跑得更快。
香港人喜歡把李嘉誠稱為“超人”,他統領的“和黃”集團曾被美國《財富》雜誌封為“全球最賺錢公司”,而美國《商業周刊》在第二年則把李嘉誠譽為“全球最佳企業家”。李嘉誠的成功秘訣,無疑是許多人都想知道的。一次,李嘉誠在位於長江大廈70樓的辦公室來了一幫特殊的客人——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學生。李嘉誠和他們長談了1個半小時,從為人處世到家庭生活,從管理作風到領導才能,有問必答、言無不盡地公開了他的成功秘訣。
有學生問,要成為領袖,必須要有眼光、有理想、勤奮和有奮鬥精神。除此之外,怎樣才能做得比別人好?
李嘉誠回答說:“要成為領袖,你提到的基本素質一定要有。要清楚,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要比競爭對手做好一點。就像奧運賽跑一樣,隻要快1/10秒就會贏。”他以自己的經曆為例,接著說:“我年輕打工時,一般人每天工作8到9個小時,而我每天工作16個小時。除了對公司有好處外,我個人得益更大,這樣就可以比別人贏少許。麵對香港今天如此激烈的競爭,這更加重要。隻要肯努力一點,就可以贏多一點。”
是的,你的對手就在那裏,你要超過他,就要比他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