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沉重之海(2 / 2)

我曾經曬磨成一身黑魚皮般的皮膚,練成為敢於騰波踏浪潛進暗礁叢裏的“海碰子”。風風浪浪幾十年,我的血管裏遊動著鮮魚活蝦,我的骨架裏嵌進武士蟹的盔甲,我的腦海裏奔湧著浪花激流。我堅定地認為,混凝土建築群可能生出一萬個故事,但決不能生出一絲藝術。大自然孕育的生命一旦移居城市,猶如鮮花綠葉插進花瓶,又似鮮魚活蝦離開大海,生命的本質將會窒息、僵硬和幹枯。我們曾對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狂妄呼喊“征服、拚搏、戰勝……”極其愚蠢地把生命的母體當做鬥爭對象。這種懇蠢意識竟然能燃起我們的自豪,把大自然征服得千瘡百孔。現在回想起我揮動魚槍殺生於藍色的波濤下,殘酷地掃蕩著海底所有的魚類貝類,我真是痛心。僅僅三十年前,遼東半島海麵猶如童話般美麗。白花花的牡蠣覆蓋著成千上萬尊礁石,金翅銀鱗的魚群時常躍出海麵,隨便翻開灘塗上的一塊石頭,就會發現花紋優美的蛤蜊,急急逃竄的八腿烏賊和活蹦亂跳的小海馬。初冬的第一場北風之後,海蜇便鋪天蓋地地湧來,仿佛千千萬萬個碩大的粉色珍珠,在藍色的洋麵上漂浮,退潮後星羅棋布般地堆在沙灘上。如今對孩子們講這些,他們大瞪著驚訝的眼睛,絕對地認定我是在講神話故事。我們曾幾何時還有過更無知透頂行為,全國億萬人停工停產三天打麻雀,要把一個物種從自然界中消滅,實在是可悲可笑!

人類終於認識到,危害人類生命的最高殺手是人類自己。大自然的喜怒哀樂簡直就是上帝的暗示。當臭氧空洞瀉進大量有毒光線,當二氧化碳要把地球裹成巨大的烤箱,當冰山融化、江河幹枯,嚴重的環境汙染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人類共同感到生存危機之時,意識形態,邊境糾紛,民族尊嚴,瘟疫病害將全部都退到次要地位。人與自然的話題會漫長而沉重。

現實世界的黃海和渤海留在攝影家的鏡頭裏,凝成世紀末的藝術。這藝術竟超越審美的價值而升騰為生命的警示錄。

沒有生命的海還是海嗎?沒有海還會有生命嗎?留住黃海渤海全世界的海,但願不要隻留在攝影家的鏡頭裏,阿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