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認真(1 / 1)

國外治理汙染的專家比我們認真一百倍,他們甚至計算全世界的牲畜每天要放多少個屁。

偶然看到國外的一條科技簡訊,說為了防止地球的溫室效應,一個外國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牲畜的飼料,這種飼料的功能是大大減少牲畜放屁。開始我以為自己看走了眼,誤把國外的幽默文章當科技文章。再仔細讀下去,才知道這是篇認真報道最新科學研究的文章。原來這個科學家對成千上萬的牲畜每天放屁很感憂慮,因為這是在排放二氧化碳,會像汽車廢氣一樣加速地球變暖。

想起來也確實不無道理,牲畜的屁股比人的屁股大,放出的屁肯定氣量很大,全世界成百萬成億萬的牲畜,每天要放億萬萬個屁,那是多麼可怕的汙染!於是這篇開始使我忍俊不禁的文章,卻又令我肅然起敬。坦率地說,我感到國外,尤其是先進國家的人,於什麼工作都比我們認真。

我所居住的城市是深受殖民主義侵略的城市,殖民主義者在我們的城市留下了不少建築。每當我走到這些外國建築跟前,都會驚訝不止,那麼厚重的基石,那麼堅固的結構,每一塊磚的質量和造型都非常考究。這讓你不由自主地想到堅不可摧,想到千秋萬代。而你再看看解放後我們自己建的房子,簡直就像搭地震棚似的,偷工減料,馬馬虎虎,用極其粗糙的材料,毛毛草草地建出一片片簡陋的“板樓”。用一個作家的話說:我們的房子蓋著蓋著就舊了。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蓋的新房子,有的已經拆掉重建了多次,可是人家侵略者在我們國土上建的樓房,至今巋然不動,而且還雄踞城市的主要街道。近日到上海開會,從外灘望浦東,看到改革後拔地而起的新建築,甚為壯觀。但走到每處新建築跟前認真細究材料的質量和外觀工藝,就立即淡然了。如果再從浦東回首外灘,你就不能不欽佩殖民主義者留下來幾乎近百年的老房子,還是那麼堅實那麼穩定那麼富有城市的豪華感。前些年,遼東半島鬧地震,大家這才驚愕地發現,我們解放後建的成千上萬座樓房,竟然沒有一座有建築參數的技術資料,而同時又驚異地發現,殖民主義者在半個世紀前建的樓房,卻完好地保存著建築技術資料,上麵明確地寫著建築的日期、質量標準和抗震級別。我覺得我們實在是應該感到臉紅,入家侵略我們都侵略得那樣認真,而我們自己卻得過且過地湊合,就像明天就要逃走似的。

十多年前,我以作家的身份訪問日本,一個搞電視的日本朋友邀我和同行的女作家陳祖芬去他家做客。他聽說我是大連的作家,便找出一盤錄製的黑白錄像帶,讓我看看我認真沒出生以前的大連是什麼樣子。我看後大吃一驚,那上麵有大連的工業、農業、交通和文化教育狀況,有鋼產量、糧食產量乃至教職員工的數量,真是各行各業如數家珍,怕是我們大連自己都不會有這麼詳細的記錄。後來,他又放了一盤《今日大連》的彩色錄像給我看,鏡頭竟深入到農貿市場的小貨攤和平民百姓的家裏,其詳盡的生活場景連我這個大連人也目瞪口呆。走出那個日本朋友家,我感到“太傷自尊”,心裏很不是滋味。

我們常說“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可是我們卻從來就沒害怕過。不用說城市建築,其實任何一個行業你都能看到稀裏糊塗。郵局是國營壟斷行業,隻此一家別無分店,幹什麼事應該說很容易,可是有一段時間連一張彙單都印不出統一的樣子來,各種各樣似是而非的綠色,幾乎就沒有一種相同的格式。我到公安局掛職,整日裏接觸案件,可是我在那裏沒看到公安局有一輛拉傷員和屍體的醫用車;假如公安局老老實實按章辦事,不靠搞不正之風弄些小車,那麼今天絕大多數的警察隻能是騎著自行車去追趕罪犯。缺乏認真精神,連文壇也粗糙起來,無論是創作、評論和閱讀,都像趕大集一樣,一陣風一陣雨,總願意尋找“長六個腳趾丫”的作品才感到刺激。另外,全世界任何一介國家,在文學上都有穩定名稱的國家級獎種。可建國幾十年了,我們的國家級文學獎卻似商店裏的酒瓶子一樣,不斷地改頭換麵出新花樣。改革開放文藝複興,本來年年評全國優秀文學作品獎挺好,可不知怎麼就消失了。換了幾個花樣後,現在又換了魯迅什麼獎,像個大籮筐一樣,什麼都往裏裝。如果這一朝的文化官員換屆,不用說,下一屆文化官員又會發明出來另一個花樣的獎種。

最可怕的不認真是情感的粗糙,**大於情愛幹脆就理直氣壯。有一個評論家說中國的情場沒愛情,這真是傷心之言。且不說愛情,就連人之常情也不複存在。我們的空難、海難和各種災難造成的生命悲劇,人們忘記得快極了,隻是形式主義地報導了幾天後,大家又皆大歡喜。

全世界都怕認真二字,我們竟然不怕。我想,我們大概對害怕二字也沒認真過。

2000年7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