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理解老板,做一個讓老板放心的員工(1)(3 / 3)

執行力是建立在對老板絕對服從的基礎之上的,沒有對老板的服從就談不上執行力。服從是你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必備條件,即便你在接受工作任務時還不確定自己能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你也要告訴你的老板自己能行,因為隻有這樣,你才能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為最後的成功創造條件。

劉星大學畢業後,進入到一家民營IT公司做銷售,雖然他工作非常勤奮,但和其他員工相比仍略顯稚嫩,所以一直得不到老板的重視。由於業務發展的需要,公司準備在西部開拓一個新市場,但是由於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後,市場開拓的難度很大,所以老板希望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公司物色了一個又一個資深員工,但統統被他們以各種理由推托了,因為大家都知道這項任務太艱巨,很有可能徒勞無功。無奈之下,老板隻好退而求其次,派默默無聞的劉星去執行這項任務。劉星接到通知時沒有任何怨言,帶著公司生產的樣品就出發了。

經過3個月的努力,劉星終於在那個不被大家看好的地方建立了銷售渠道,拓展了市場,公司的產品在那裏也占領了一席之地。

劉星帶著這份卓越的成績單回到了公司,大家驚奇地問他是如何看到那裏有開發潛力的。劉星謙虛地回答:“其實在出發時我也沒有信心,而且覺得你們的觀點是正確的,但我必須服從老板的命令。到那裏後,我知道自己必須全力以赴地去執行任務,結果我成功了。”

不久之後,老板就提拔劉星做了公司的銷售經理。

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隻有具有服從意識的人,才會在接受命令之後,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地完成任務;即使完成不了,他們也能勇於承擔責任,而不是找各種借口來推脫責任。

作為一名員工,你應該懂得“方法總比困難多”的道理,在麵對老板的命令時,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尋找借口躲避責任,而是勇於承擔責任。如果你服從意識淡薄,對老板的命令喜歡講價錢、講條件,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表麵上一套,暗地裏一套,不僅會使老板的命令得不到及時的貫徹執行,而且會使自己養成一種惡劣的自由主義風氣。

某公司的銷售員海子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平時在跟外商談判時,他總是顯得光芒四射。因此,他有些飄飄然,對於那個個頭比自己矮,學曆、水平和能力好像也沒有自己高的老板,他有點不以為然。

有一次,海子和老板同時出現在一個商務聚會上。海子得意地與外商頻頻舉杯,用英語跟外商海闊天空地閑聊,老板頻頻向他示意要他一鼓作氣將協議簽下來,但是他卻隻顧著賣弄自己,竟然把簽訂協議的事給忘了。結果,那份本來可以當場簽訂的協議卻因為他而錯過了簽約的機會。

沒幾天,海子就被老板辭退了。

臨走時,老板告誡他:“縱然你再有才華,也要服從老板的命令。”

如果你不具備服從意識,就無法得到老板的欣賞,也不可能向更高一級的職位邁進。因為老板是那個給你發薪水的人,是整個企業的最高權威,老板的命令就是軍令,你必須堅決服從。如果你服從老板的命令,不僅能讓老板有一種被尊重感,也能讓老板看到自己的威信和權力。

麵對老板發出的命令,你要注意以下3點:

第一,不理解老板的命令,首先你要先服從。有時候老板給你下達了一道命令,但是你卻無法明確自己服從的理由是什麼,心中就對老板的命令的合理性產生了疑問。但這也許是因為你的高度和視野不夠,所以不能完全理解老板的意圖。老板發出的命令,往往基於企業發展的大局,而你所看到的,往往隻是局限於一隅的利益。

王總是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老板,準備投標一個大型項目,但是由於資金不足,需要同另外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紅海集團合作投標。之前,王總的公司和紅海集團在一個相對較小的項目上有競爭,所以雙方的關係不是很融洽。於是,王總決定放棄這個小項目,以緩解雙方的緊張關係。李建是這個小項目的競標負責人,對於王總的決定他很不理解,他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把這個小項目拿到手,所以就漠視王總的決定,堅持不與紅海集團妥協,最終導致紅海集團單方麵獲得了這個大型項目的開發權,使王總的公司遭受了巨大損失。於是,王總勃然大怒,將李建掃地出門。

李建所考慮的問題,與王總所考慮的問題根本不在一個層麵上,所以才會造成這樣大的失誤。身為員工,你千萬不要學李建,而應時刻提醒自己:不理解老板的命令,並不代表老板的命令就是錯誤的,老板站得更高,看得也更遠。

第二,對老板的命令有異議,你也要先服從。現實中經常有這樣一個現象:老板的命令一下達,員工就暢談自己的見解和不執行的理由,甚至堅決不予執行。試問,這樣的員工,有哪個老板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