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思路決定出路(2)(2 / 2)

愛因斯坦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就讀時,由於勤於思考,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受到了導師明科夫斯基的賞識。師徒二人成了忘年之交,經常在一起討論科學、哲學和人生。

有一天,愛因斯坦問明科夫斯基:“我怎麼做才能在科學界留下自己的光輝足跡?”一向才思敏捷的明科夫斯基被愛因斯坦的發問難住了,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回答。直到3天後,他才興衝衝地對愛因斯坦說:“你那天提的問題,我已經找到了答案。”然後,他不由分說地拉著愛因斯坦朝一處建築工地走去。他們在建築工人的嗬斥下,走上了剛剛鋪平的水泥地。愛因斯坦被老師的行為弄得滿頭霧水。看著迷茫的愛因斯坦,明科夫斯基說:“隻有未被開墾的領域,隻有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腳印。那些被前人踏過無數次的地麵,別想再踩出屬於你的腳印來。”

聽到這番話,愛因斯坦如夢初醒。於是,在以後的科學之路上,創新意識開始主導他的思想和行為,他開始留意那些還沒有被載入書本的東西。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開始對之前的物理成果提出質疑,並果敢地挑戰牛頓力學。26歲時,愛因斯坦就提出了狹義相對論,打破了主宰了物理學界兩個多世紀的傳統觀點,推動了整個物理學理論的革命,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10年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問世,他終於在人類的科學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前人的成果不是金科玉律,隻有有勇氣去懷疑的人,才能發現未知的領域,並在“尚未凝固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跡。如果你想在成功之路上少走彎路,就要肯動腦筋,大膽質疑,做一些別人沒有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

創新是“思”與“行”的結合,因此勇於創新的員工,必須是思考家與行動家的結合體。即便你隻是從事著一項極為普通的工作,也同樣需要創新,因為隻有這樣,你才能為老板和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有一家經濟效益相當好的大公司決定擴大銷售隊伍,於是打出了招聘銷售人員的廣告。招聘廣告打出之後,報名的人絡繹不絕。

為了能夠從眾多的應聘者中選拔出高素質的銷售人員,這家大公司的老板決定讓這些應聘者參加實戰性的考驗:看在相同的時間裏,誰能夠將最多的木梳賣給和尚。

大多數應聘者看到試題之後,感到困惑不解,有些應聘者甚至有些憤怒,覺得這家大公司的老板是在拿自己開玩笑。於是,很多應聘者拂袖而去,最後隻剩下了3個人。

這家大公司的老板對剩下的3個應聘者說:“你們的考核時間以10日為限,屆時請各位將銷售成果向我彙報。”

10天的期限轉眼就到了。這家大公司的老板問第一個人:“你賣出了多少把?”

第一個人回答:“1把。”

這家大公司的老板又問:“能講一下你的銷售經曆嗎?”

第一個人回答:“我走遍了寺院,可是沒有和尚肯買我的梳子,他們甚至還責罵和追打我,認為我是有意在戲弄他們。在下山的途中,我遇到了一個小和尚,他一邊曬著太陽一邊使勁地撓著又髒又厚的頭皮。於是,我趕忙遞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後很高興,就買了1把。”

這家大公司的老板問第二個人:“你賣出了多少吧?”

第二個人回答:“10把。”

這家大公司的老板又問:“能說說你賣的過程嗎?”

第二個人回答:“我直接去了一座名山古寺。那裏山高風大,香客們的頭發都被風吹得很亂。於是,我對住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古寺應該在每座廟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們梳理鬢發。’住持采納了我的意見。山上正好有10座廟,於是住持買了10把木梳。”

這家大公司的老板轉身問最後一位應聘者:“你賣出了多少把?”

“1000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