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成為最受老板歡迎的員工,就要像石匠一樣,一次次地揮舞鐵錘,努力把石頭劈開。也許你前1000次辛勤的捶打都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結果,但最後的一擊總會使石頭裂開。而石頭裂開的那一刻,正是你前麵不停地辛勤捶打的結果。
在一般人的眼裏,英國化學家漢夫雷·戴維肯定算不上命運的寵兒。由於出身貧寒,他接受教育和獲得科學知識的機會都很有限。然而,他是一個勤奮刻苦的小夥子。當他在藥店工作時,他甚至把舊的平底鍋、燒水壺和各種各樣的瓶子都用來做實驗,鍥而不舍地追求著科學和真理。後來,他以電化學創始人的身份出任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
年輕的約翰·沃納梅克每天都要徒步4公裏到費城,在那裏的一家書店裏打工,每周的報酬是1美元25美分,但他勤奮刻苦的精神讓人感動。後來,他又轉到一家製農店工作,每周多了25 美分的工資。從這樣的起點開始,他勤奮刻苦地工作,不斷地向上攀登,最終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商人之一。1889年,他被哈裏森總統任命為郵政總局局長。
成功需要勤奮,作為一名員工,你要相信,勤奮是檢驗成功的試金石。如果你是一個勤奮的員工,你就能像蜜蜂一樣,花采得越多,釀的蜜就越多,享受到的甘甜也就越多。你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勤奮才是成功的源泉。
至今為止,在微軟公司的官方網站上,至少有幾十萬條內容相同的電子留言,這些留言都在問比爾·蓋茨同一個問題:“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像你一樣富有的人?”比爾·蓋茨的回答很簡單,就是“勤奮”。
作為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一直沉浸在孜孜不倦的工作當中。剛開始創業時,他和合夥人保羅·艾倫一起全力經營著日常業務,經常一幹就是兩三天不合眼,累了就席地而睡,餓了就吃一塊漢堡。那個時候,他很清楚,微軟公司還隻是一顆剛剛冒頭的小草,如果不抓緊時間多吸收一些早晨的甘露和陽光,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夭折了。
微軟公司小有名氣後,他更加不敢懈怠。因為這時的競爭對手更多了,大家都虎視眈眈地盯著微軟公司的發展。這一切都迫使比爾·蓋茨在工作中更加慎重和周密。而慎重和周密的直接結果就是他不得不更加勤奮地工作。
比爾·蓋茨每年要花許多時間穿梭於世界各地。在奔赴各個國家的旅途中,他得抓緊時間閱讀相關國家國情的圖書或雜誌;當他到達目的地後,不僅要會見微軟公司的當地員工,討論商務策略,而且要向包括政府官員、商界領袖、學生和新聞界人士在內的各種各樣的聽眾親自講解和演示公司的產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在微軟公司總部的時候,晚上偶爾有閑暇,比爾·蓋茨會在公司裏到處轉轉。不僅觀察哪些員工還在那裏埋頭苦戰,而且看看員工的辦公桌上有什麼用品、牆上貼有什麼圖片;不僅了解員工在幹什麼,而且了解他們在怎麼幹。他嚐試著去設身處地地感受員工怎麼看待他們所麵對的工作,他們都在想些什麼。有的時候,他或許還會與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的員工並肩走上幾步,問問他對公司的項目或者更廣泛的技術問題有什麼看法。
對於任何人來說,時間都是最為珍貴的。除了爭分奪秒之外,沒有人能得到更多的時間,比爾·蓋茨也不例外,他也不會在一天中得到比24小時更長的時間。所以,他總是爭分奪秒地勤奮工作。而正是通過這種爭分奪秒的勤奮工作,比爾·蓋茨才最終使得微軟公司的事業如日中天。
“靠天賦能做到的事,靠勤奮同樣能做到;靠天賦做不到的事,靠勤奮也能做到。”這是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的一句名言。勤奮鑄就成功,不勤奮就不可能成功。有的員工雖然有諸多的理想,也羨慕別人的成功,卻不願意付出。有的員工付出了一點點,就急於得到回報。這樣的員工,永遠不可能獲得成功。
細小的石子雖不起眼,卻能鋪出千裏路;平凡的努力雖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峰。勤奮是成功之本,勤奮意味著不怕苦、不畏難,勤奮意味著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鍥而不舍。
英國劍橋大學對從該校畢業的曾獲諾貝爾獎的專家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時代,他們學習勤奮努力,順利考上劍橋;大學時代,他們大多也是埋頭學業,成績優異;工作後,他們或者潛心科研,或者將科研與商業結合,但基本仍是兢兢業業、鑽研不止,最終走向輝煌,名利雙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