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有職業精神的員工最受老板的歡迎(3)(2 / 3)

美國一本知名雜誌對工商、文藝、體育、政界的近百位成功人士同樣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在天賦、智慧、機遇、能力、勤奮、鬥誌、毅力等十幾個成功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勤奮。

對於老板而言,自己的企業要高速發展,要向世界市場進軍,就需要員工勤奮上進,努力工作,創造非凡的業績。所以,勤奮的員工最受老板的歡迎。

王麗剛進入某公司銷售部的時候,她對銷售工作一點都不了解,但她沒有被困難嚇倒。

王麗早晨總是第一個到公司,研究產品資料,研究銷售策略,然後就跑出去找客戶。夏天,別的人中午躲在蔭涼的地方休息,王麗卻拿瓶礦泉水,帶著資料挨家挨戶地跑。王麗把自己全部的時間都用在開拓市場上,為此她甚至沒有好好地吃過一頓飯。短短3個月的時間,她就瘦了十幾斤,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辛勞付出也得到了回報。在季度表彰大會上,王麗的業績榮登榜首,那些經驗豐富的銷售員業績也沒她好。老板決定任命她為銷售部經理,並號召大家學習王麗勤奮工作的精神。

勤奮工作不是讓你不吃飯、不睡覺,而是要你保證在工作的時間內腦子裏想的都是有關工作的事情,一點也不得鬆懈。時刻緊繃工作的弦,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奇跡。

在這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如果你想跨入優秀員工的行列,勤奮工作是必由之路。事實上,優秀員工之所以擁有強大的執行力,能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就是因為他們勤奮,他們付出的要比一般人多得多。

曾有記者問李嘉誠成功的秘訣,李嘉誠講了這樣一則故事: 69歲的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在一次演講中,當有人問他推銷的秘訣時,他當場脫掉鞋襪,將提問的記者請上台,說:“請您摸摸我的腳板。”提問的記者摸了摸他的腳板,十分驚訝地說:“您腳板上的老繭好厚呀!”原一平說:“因為我走的路比別人多,跑得比別人勤。”提問的記者略一沉思,頓然醒悟。

李嘉誠講完故事後,微笑著說:“我沒有資格讓你來摸我的腳板,但我可以告訴你——我腳底的老繭也很厚。”

人們常常驚異於作家的創造性才能,愛用“才思敏捷”和“靈感”這樣的術語來解釋他們的成功。其實,作家成才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勤奮。高爾基說:“天才就是勞動。”海涅說:“人們在那兒高談闊論著天氣和食物之類的東西,而我卻像首飾匠打金項鏈那樣勤奮地勞動著,把一個個小環非常合適地連接起來。”這些大師們的名言充分說明了勤奮對於成功的重要性。

20世紀90年代很流行的一本書《遭遇美國》,曾介紹過華僑王洛勇憑借自己的勤奮最終站在百老彙的大舞台上的故事:

1991年5月,已經成為威斯康星大學教授的王洛勇去百老彙觀看《西貢小姐》。看完後,他突然有一種衝動,覺得自己能夠演好劇中的主角皮條客。於是,他費盡周折,見到了百老彙專門選演員的導演克利夫。克利夫約定他第二天去試戲。

第一次試戲時,王洛勇信心十足,他抑揚頓挫地演唱了一段百老彙音樂劇《南太平洋》。沒想到克利夫打斷了他的演唱,說《南太平洋》太抒情,不符合《西貢小姐》中皮條客的角色。

第二次試戲時,王洛勇選了一個新曲目,結果又被克利夫拒絕了。

不甘心的王洛勇做出了一個破釜沉舟的決定:辭去學校的工作,從一個普通演員開始,一步一步地闖入百老彙。他相信:苦心人,天不負。

在美國唱音樂劇,首要的是一口流利、純正的英語。一位教授為了校正王洛勇的發音,用紅酒的軟木塞給他做了一串像鑰匙一樣的東西,讓他咬著發音。一次到海邊玩,王洛勇發現石頭堅硬,他就試著把石頭含在嘴裏,這麼一練,同樣有效果。就這樣,他天天含著石頭練發音。練好發音之後,王洛勇又開始一次一次地去試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