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父皇決定坐鎮京師,以穩定後方。
李世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在西線大展拳腳的同時,居然引起了朝臣的忌憚。
不過想想也是,自己在印度擁有一塊巨大的地盤。
雖然六部一直在大哥的控製下,但是由於鄭森的關係,東琉球公司很可能站在自己這邊。
這可是一個富可敵國的存在,自己有地有兵,又有東琉球公司這個“錢袋子”同海上力量的支持。
不引起一些人的忌憚才怪。
不過他相信自己的父皇同大哥會處理好這些事情的,如今他隻管為帝國開疆拓土便好。
還有一個消息,那就是父皇迎娶的倭國女天皇興子懷孕了。
如果是一個男孩,那麼自己這個弟弟將來是要繼承倭國天皇之位的。
另外自己的三弟李興祖被派往東琉球公司學習貿易,父皇有意讓他參與東琉球公司的事務。
看來父皇也在重新搞製衡。
有了2萬天雄軍支援後,如今李世祖可以調遣的兵力達到了8萬之多。
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同奧斯曼帝國一起瓜分波斯。
薩芬王朝的主力都集中到了巴格達附近。
奧斯曼人已經多次派遣使者催促自己進兵波斯東部,好替他們分擔壓力。
看來奧斯曼驕傲的蘇丹穆拉德四世是真的急了。
若是讓波斯人取得了巴格達之戰的勝利,也不符合華夏帝國的利益。
如今波斯東部邊境兵力空虛,另外也是為了履行盟約,拉奧斯曼人一把,最終李世祖還是決定大舉進攻波斯。
北路三萬華夏軍在李岩的率領下,從喀布爾一路向西。
占領了赫拉特之後,他們直撲波斯東北方的呼羅珊地區。
這裏原本就是波斯人同烏茲別克人勢力交錯的區域,眼見波斯帝國實力衰弱,這裏的烏茲別克人紛紛發起暴動,迎接華夏人前來解放自己。
華夏軍隊沒有遭遇到多少抵抗就攻占了呼羅珊的首府沙赫魯德。
李岩知道這些烏茲別克人一心想要建立自己的汗國。
如今華夏剛剛占領呼羅珊需要得到烏茲別克人的支持,在許諾了給予烏茲別克人高度的自治權後,他們做起了“帶路黨”。
在烏茲別克人的配合下,華夏軍隊徹底控製了呼羅珊,並向西殺入波斯北部的重鎮德黑蘭。
德黑蘭的失守意味著整個波斯的北部防線被徹底打穿了。
華夏軍隊很快便同北線的奧斯曼人在大不裏士西南方向的加茲溫勝利會師。
此時薩菲王朝控製的地區僅剩下了以巴格達為中心的兩河流域,以及波斯本土的西南部地區。
在北路軍高歌猛進的同時,南路軍也沒有閑著。
李世祖留下了1萬人扼守阿巴斯港同其對岸的霍爾木茲。
彙同盧象升一起率領4萬大軍直撲波斯中部的首都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位於紮格羅斯山和庫赫魯山的穀地中,紮因代河從城邊留過。
雖然伊斯法罕的城池十分高大,但此時波斯帝國的主力全在西邊的巴格達,守衛都城的兵力也隻有3萬人。
這些人馬並非是波斯帝國的新軍,麵對華夏人的南北夾擊,波斯皇帝薩菲不敢困守孤城。
他留下自己的皇叔拉法斯率領萬餘老弱堅守孤城。
自己則是帶著2萬軍隊向著波斯西南部的重鎮阿巴丹逃竄。
乾熙六年9月初八,華夏軍隊占領了波斯薩菲王朝的都城伊斯法罕。
進入伊斯法罕後的李世祖很快就令人將波斯王宮以及圖書館以及城內的清真寺保護起來,迅速恢複了伊斯法罕城的治安。
根據同奧斯曼人的盟約,伊斯法罕以東歸華夏,以西歸奧斯曼帝國。
如今華夏已經占據了北起德黑蘭,中至伊斯法罕,南至阿巴斯港的大半個波斯。
所以李世祖並沒有派兵追擊西逃的波斯皇帝薩菲。
當然這也是李世祖故意為之,波斯皇帝薩菲最好是死在奧斯曼人手中,這樣波斯人同奧斯曼人的仇恨就永遠化解不開了。
對於華夏統治波斯地區更為有利!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