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歲的孩子中間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那就是他們不喜歡吃葷,而喜歡吃素。因而“素食孩子”的說法一提出,就立刻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有人認為這樣可以引領孩子從小邁向健康生活,也有人認為這樣會導致孩子營養的缺乏,不利於生長和智力發育。這可苦了爸爸媽媽們——到底該不該讓孩子選擇素食呢?

其實,素食並不隻是吃吃青菜、啃啃水果這麼簡單,尋找問題的答案,就應該從正確認識素食開始。在廣義素食的概念下,素食可以分為兩種,即全素食和蛋奶素食。

全素食:指拒絕任何含動物成分的食物的素食主義,包括不吃動物的蛋奶。

蛋奶素食:指吃牛奶、羊奶、奶酪、蛋糕、雞蛋、鴨蛋等所有蛋奶製品的素食主義。

☆素食優點多

1.素食中的食物性食品能夠幫助多病的孩子提高免疫力

國外病理學家認為疾病多數是從體液的酸中毒開始,多病的孩子,往往都呈酸性體質。而蔬菜、水果為堿性食物,可以中和體內過多的酸性物質,使人體酸堿趨於平衡,增強體質,讓孩子少生玻

2.幫助清潔腸胃

人體結構接近食草動物,大腸、小腸都比食肉動物要長得多,肉類的纖維少、營養濃縮,在腸中過久會產生毒素,還會引起便秘。而素食(包括蔬菜、水果、薯類)含有大量纖維,能起到清潔腸胃的功能。

3.有益於孩子智力發育

人的體液呈弱堿性,雞鴨魚肉等肉食品屬酸性食物,吃多了會與體內的堿發生中和反應,使體液呈酸性,而研究表明,孩子在體液呈堿性的狀態下智商較高,所以,多吃素食能使孩子變得更聰明。

此外,素食中蛋白質的含量並不低於肉類。其中,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接近牛肉的兩倍,毛豆與豬肉中蛋白質的量基本相當,綠豆、豌豆、蠶豆中的蛋白質都高於魚、蝦、雞、鴨、牛肉、豬肉和羊肉。國外還有研究機構專門對食素小孩和食肉小孩作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隻要能為素食小孩找到肉類食品中鐵質和蛋白質的替代品,素食是不會造成孩子營養失衡的。所以,素食不是不能吃,關鍵是怎麼吃,吃對了,非但不影響身體健康,還有益於智力發育。

☆如何安排孩子的素食大餐

1.熱量的攝取

飲食中的熱量是不成問題的,孩子可從像糙米、饅頭、粗製麵包等碳水化合物中攝取到每天所需的2200~2440卡的熱量。

2.鐵的攝取

植物性鐵質(稱非血紅素鐵)在體內吸收率較低,足夠的鐵元素必須從其他途徑獲得。 比如,可以多吃維生素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必要時可飯後立即口服維生素C100毫克),因為維生素C及其他有機酸能促進植物性鐵質的吸收;可以選擇額外添加鐵質的早餐;還可以選用鐵炊具。

另外,茶中的鞣酸會影響體內鐵質的吸收,而且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也對孩子腦部的發育不利,所以千萬不要給食素的孩子多喝茶。

3.鈣的攝取

豆漿和牛奶是鈣的源泉,每250克添加鈣質的豆漿中,含有200~400毫克的鈣,而牛奶中則含有大約300毫克的鈣。

4.蛋白質的攝取

蛋白質是人體成長的基本物質,發育中的孩子比成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質。植物類的食物中常會缺幾種必需氨基酸,如果能吃魚和蛋,問題就可解決,如果不吃所有動物性食品,就應鼓勵孩子多吃豆腐、豆漿等豆類食品,還應該適當補充添加必需氨基酸(如賴氨酸)的食品。

☆致媽媽們的小:

(1)孩子在出生時就有了自己儲存鐵質的小倉庫,但到6個月大時儲存的鐵質會逐漸用盡,因此此時要特別注意鐵質的補充。

(2)使頭腦清醒有活力的食品有:麥、黃豆、豆粉、海帶芽、海苔、蘿卜、麻油、天然醋、白麻油和蜂蜜等,此類食品每天均可食用。

(3)維生素B1是腦細胞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當維生素B1不足時,會產生神經組織代謝障礙,記憶力減退。含維生素B1的食物有小麥胚芽、芒果、苦瓜、油茶、紫菜等。

(4)讓孩子更聰明的素食搭配:

①每天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如橘子、蘋果。

②每天吃些核桃等果仁和豆製品。

③每周吃蘑菇1~2次。

④多吃蛋黃、紫菜、海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