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補鋅過多易出現鋅中毒

鋅中毒表現為食欲減退、上腹疼痛、精神不振,甚至於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鋅過多還會抑製鐵的吸收利用,導致血液和肝髒內含鐵量的減少,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孩子缺鐵性貧血。

3.碳水化合物過多引發肥胖

孩子過多吃精製的碳水化合物,除滿足正常的代謝需要外,其餘都將轉化為脂肪而存於體內,結果也會發生肥胖病和心血管疾玻

4.維生素過多影響大

每天服入大於50000單位的維生素(相當於濃縮維生素丸2粒,或濃縮魚肝油滴劑30滴),連續3個月可發生中毒症狀,症狀為食欲不振、皮膚發癢、易激動、毛發脫落、骨痛、口黏膜脫落等。每日服用2000~5000單位的維生素(相當於淡維生素、滴劑10克或濃縮劑1克,即約30滴),也可能發生中毒症狀,症狀為胃納少、惡心嘔吐、腹瀉,甚至腎損害和血管鈣化等。

人們常認為過多水溶性維生素可無害地從尿中排出,實際上過量會出現腎結石、腹痛、腹瀉等現象,並可使鈣磷從骨內移出。

5.蛋白質過多可能導致高血壓

蛋白質攝入後,經消化、代謝便產生氮,經過腎髒由小便內排泄。腎髒的排氮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過多則不能負擔。而且孩子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善,遇氣溫過高或孩子發燒、嘔吐、腹瀉時,體內水分不足,小便少,就可出現高氮血症,表現為嗜睡、少尿、無尿、驚厥,甚至昏迷。長期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引起高血壓。

☆如何防止孩子營養過剩

1.調整飲食結構

(1)控製孩子自己選購食品。有肥胖趨勢的孩子往往對巧克力、奶油甜食、甜飲料等高熱量的食物感興趣,而順手從超市貨架上選購這類食品。所以要控製孩子選購這類食品。

(2)改變食物的烹調方式,最好以煮、蒸、燉、汆等為主,不用或少用煎、炸等方法烹調。食物加工應切成小塊,避免進食大塊過量食品。

(3)進餐時間和地點應有規律,進食量要控製,不宜饑一頓飽一頓。

2.進食要細嚼慢咽

有肥胖趨勢的孩子大多有進食過快的習慣,要讓他們學會細嚼慢咽,這樣有利於部分食物進入人體開始消化後使血糖升高,從而向大腦發出飽食信號而停止進食。每頓飯進食時間可控製在20~30分鍾。進餐結束,應立即收碗筷或離開飯桌,避免進食多餘食物。

3.飯後散步有助消化

進食後不要立即靜坐,如長時間看電視、玩遊戲機等,應適當進行一些活動後再坐下來,比如散步。

☆致媽媽們的小:

(1)孩子每天口服維生素不得超過2000~4000單位,維生素不得超過400~800單位,水溶維生素不得超過300~500毫克。

(2)對於孩子,媽媽們最好不要用食物作為獎賞、安撫或懲罰的手段。這些都不利於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的形成。

(3)對於偏食厭食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多參與烹飪,刺激孩子食欲,但是對於肥胖的孩子則盡量不要讓孩子參與烹飪,以免食物對孩子產生誘惑力而造成多食。

(4)進餐時所用餐具應小巧,可用較淺的碗和小盤子,還可采用分餐製,分盤定量以控製飲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