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將豬肝、青椒洗淨切絲。

②豬肝絲用澱粉抓勻,下入四五成熱的油中滑散撈出。

③鍋內留少許油,蔥、薑熗鍋,下入青椒絲,加料酒、白糖、精鹽及少許水。

④燒開後用水澱粉勾芡。

⑤倒入豬肝絲,淋入香油、醋少許即可。

3.鴨血鯽魚粥

鴨血鯽魚粥清香爽口,營養豐富,軟糯易嚼,還含有大量蛋白質、鐵質,具有補氣養血之功,適宜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的身體需要。

(1)原料:

粳米100克,鴨血(白鴨)100克,鯽魚250克,大蔥、薑各5克,香油5克,鹽2克,味精1克。

(2)製作:

①將蔥白切段、薑切末、粳米淘洗幹淨待用。

②將鯽魚洗淨、切小塊,和蔥、薑、鹽一同放入鍋中,加入水適量,旺火煮沸,小火將魚煮至爛熟。

③用湯篩濾出鯽魚湯待用。

④用鯽魚湯汁加入鴨血、粳米及適量水,煮成粥,再加入香油、味精,即可出鍋食用。

4.香椿煎豆腐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每年春季穀雨前後,香椿發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肴,不僅美味,還富含維生素、優質蛋白質和磷、鐵等礦物質。

此菜中含蛋白質18.6克,脂肪18.0克,熱量360.9千卡,鐵19.4毫克。

(1)原料:

新鮮香椿50克,豆腐350克,輔料花生油60克,醬油、食鹽、白糖、團粉各適量。

(2)製作:

①將豆腐切成長方形大塊。把香椿洗淨擇去老梗,用開水稍燙,即浸入冷水裏冷卻,撈起來控幹,切成末。

②炒鍋下油50克,燒至八成熟,先把豆腐一起輕輕滑下鍋邊,邊煎邊晃動,兩麵翻身煎黃後,放入醬油、湯和各種調味料燒熟後,把香椿末鋪在豆腐上,開後即勾芡,淋熟油10克,起鍋盛盤。

5.紅白豆腐

豆腐及豆腐製品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豆腐中還富含鐵,是補鐵佳品。但是豆腐中缺少人體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燒菜時把它和其他的肉類、蛋類食物搭配一起合用成菜,可大大提高豆腐營養的利用率。

此菜中含蛋白質69.7克,脂肪91.1克,熱量1167.7千卡,鐵25.4毫克。

(1)原料:

豆腐200克,熟豬血塊200克,瘦豬肉100克,熟冬筍15克,醬油10克,食鹽3克,白糖10克,白胡椒粉2克,蔥段5克,熟豬油75克,鮮湯、澱粉適量。

(2)製作:

①將豆腐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入沸水鍋焯水。

②洗淨豬血塊,切成同樣大小的方塊。

③將瘦豬肉切成絲,冬筍切成片。

④炒鍋用旺火燒熱,倒入豬油50克燒至六成熱,放蔥段炒出香味,放入鮮湯、豆腐盯豬血盯豬肉絲、冬筍片,加醬油、白糖、食鹽,燒沸後,用團粉勾芡,淋入熟豬油,裝盤,撒上白胡椒粉即成。

6.杏仁蘋果豆腐羹

蘋果酸甜可口,營養價值主要含有糖,果膠,有機酸,多種維生素,鈣、磷、鎂等礦物質。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營養特點。杏仁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及鈣、鎂、鋅、硒等。

杏仁蘋果豆腐羹嫩滑、可口,含有豐富蛋白質、鐵質,對於提高孩子免疫力,防止貧血很有幫助。

(1)原料:

豆腐3塊,杏仁24粒,蘋果1個,冬菇4隻,鹽、香油、水澱粉各少許。

(2)製作:

①將豆腐切小塊置水中泡一下,撈起。將冬菇攪成蓉並製成泥,煮滾,放鹽、香油調味,用水澱粉勾芡成豆腐羹。

②將杏仁去皮,蘋果切粒,一起攪成蓉。

③待豆腐羹冷卻,加入杏仁、蘋果糊拌勻即成。

④製作時一定要將原料攪成細蓉,沒有顆粒。

☆致媽媽們的小:

(1)血豆腐裏麵含有蛋白質、鐵等營養物質,可以給孩子補血。不過要注意每天不要超過50克,不要天天吃,而且最好選擇真空包裝的雞血和鴨血,因為這兩種血豆腐口感比較嫩,營養物質容易吸收。另外,炒血豆腐之前要用水浸泡,一定要炒得十分熟才給孩子吃。

(2)蛋黃鐵質足夠補給。雞蛋雖然含鐵,但其中某些蛋白質反而會抑製鐵的吸入,所以要適量進食,每天1~2隻即可。

(3)不要怕孩子對肉類消化不良。實際上缺少肉類攝取很容易患有缺鐵性貧血,注意烹調方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