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吃到肚子裏就是“本”
孩子不好好吃飯,半晌添點餅幹、麵包、雞蛋等,為讓孩子長得壯點、少生病,媽媽們用盡辦法讓孩子多吃東西。其實,這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做法,因為這樣隻會讓孩子到吃飯的時候吃得更少。要養成孩子整頓吃飯的習慣,隻給半個小時吃飯時間,兩頓飯之間要間隔三四個小時,其間不能吃任何東西,包括水果。
10.多吃保健品好
隨著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微量元素補劑、蛋白質粉、牛初乳等保健品已成為很多爸爸媽媽給孩子進補的首選產品。實際上,孩子生長發育需要的是全方麵的營養,單純的補充功能性食品並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過多補充還會引起孩子營養失衡,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是最全麵的,孩子的食譜要廣,養成孩子啥都吃點的習慣才是最佳的。
11.多吃蛋白粉,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市場上牛初乳和蛋白粉的功能被宣傳誇大了多倍,乃至有些爸爸媽媽認為:牛初乳和蛋白粉是絕佳補品,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吃得越多,孩子免疫力越強,越不容易得玻
其實,給孩子多吃牛初乳和蛋白粉能否提高他們的免疫力尚無定論。蛋白粉的蛋白質純度太高,食用時容易加重肝腎負擔,父母不應該常給孩子吃蛋白粉,更不能用它代替乳品。
所謂藥補不如食補,營養飲食+鍛煉才是提高孩子免疫力的上策。
12.蔬菜、水果要去皮吃
大多數人都認為蔬菜瓜果的皮殘留有農藥,很不衛生,一定要去掉皮才能給孩子食用,如蘋果、番茄及一些瓜類蔬菜。殊不知在你去掉皮的同時,也去掉了很多營養物質。其實蔬菜連皮煮湯很有營養,菜葉比菜梗有營養,而蘋果皮中含有大量鐵質和膳食纖維。
如果你擔心水果蔬菜殘留農藥,建議用洗米水充分清潔蔬菜水果表皮,這樣農藥會去除得比較幹淨,可以安心食用。
13.果汁有營養,常喝無所謂
有的媽媽還認為果汁營養豐富,就由著孩子喝。其實,多數果汁所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纖維素、維生素的量並不多,而是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如果大量飲用果汁,可能導致腹脹、腹痛或腹瀉。所以,直接吃水果要比喝果汁好,隻要孩子有足夠的咀嚼能力,還是讓孩子吃水果好。
14.含水果的零食更健康
有包裝上麵精美的水果照片,聲稱所有產品均來自新鮮水果——即便如此,你也絕對不能用它們當做補充每天所需營養的來源。因為這類食品幾乎不含任何纖維素,有些甚至含有會造成動脈栓塞的飽和脂肪,而且它們往往含有很多熱量(幾乎全部來自添加的糖)。如果把這樣的零食直接當成水果,對孩子健康是無益的。
如果真要比較方便地給孩子添加水果類的零食的話,袋裝葡萄幹或者其他一些水果幹是不錯的選擇。
☆致媽媽們的小:
(1)培養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媽媽們要經常更換菜譜。孩子的飲食要注重質和量,飲食要健康營養的搭配,並且要經常更換菜譜,不要每天都是同樣的菜,每天麵對同樣的菜就是喜歡吃也會吃膩。
(2)不要當著孩子的麵評價這個菜好吃,那個菜不好吃,不要在餐桌上教訓孩子。吃飯時要專心吃飯,有個輕鬆愉快的環境。
(3)吃飯時要定時定量,不要讓孩子一下子吃多一下子吃少,每餐要定量,培養起孩子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4)如果孩子食欲不振,可以帶孩子去戶外做些運動,這樣的話有助於孩子增強食欲,還有助於孩子吸收食物裏的營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