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平衡之道很重要(1 / 2)

孔丘道:“先生說的這些是否過於理想化了?人真的能夠做到無為嗎?人真的能做到無欲嗎?”

李耳回答道:“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無欲也不是指什麼欲望都沒有。我說的道永遠都是不偏不倚的平衡之道。我說的無為和無欲都是站在平衡之道上說的。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作為,但是不能妄為,我們不能做傷害他人的事,不能做違背道德倫理的事,一切都要遵循自然規律去做。而無欲也是一樣,我們的欲望必須維持平衡,不能縱欲過度,一旦縱欲過度就等於偏離了平衡之道,就等於違背了自然規律,就會遭到自然的懲罰。自然非常講究平衡,凡是偏離了平衡之道的事物都會遭受滅亡。平衡之道是自然規律,不是我們人為製定出來的,我們無法廢除,我們也無法拒絕,我們必須按自然規律行事,才不至於遭受滅亡。”

“原來如此……”孔丘又問:“所以先生才反對人去抬高貴重物品的價值,因為貴重物品會引發人的欲望,使人踏上爭權奪利的道路,這樣一來,人就會偏離平衡之道,就會遭到自然的懲罰,對嗎?”

李耳點了點頭,“是的,若是每個人都不去抬高貴重物品的價值,每個人都能吃得飽穿得暖,每個人的條件都一樣,我們還會去爭去搶嗎?正是因為周禮做出了各種區分,使人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人才會去爭去搶的。所以我才主張無為而治,隻有讓每個人都能夠做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孔丘道:“可是先生不覺得無為而治很難實現嗎?如今哪個人不是為自身利益而活?真的有人願意放棄自身利益選擇無為嗎?人性本就貪婪,先生的無為而治終究過於理想化,丘認為無為而治很難在世間施行。”

李耳認同道:“是的,曾經我也說服了先王施行無為而治,可惜楚、晉、秦、齊四國國君都不願意采納我的意見,都不願意施行無為而治。從那時起,我就知道無為而治很難在世間實行起來了。”

孔丘歎息道:“那真是太可惜了!”

李耳道:“是啊!無為而治終究過於理想化了。我說的道和德注定無法成為主流思想。畢竟人的欲望過於強大,很少人做得到我說的清靜無為,少私寡欲。”

孔丘點了點頭,“所以丘才主張仁和禮,丘認為,隻要世人還有欲望,就有必要通過仁和禮去規範人的行為,使國家變得有秩序。”

李耳道:“是啊!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若是世人不願意遵道而行,不願意踐行我說的德,便隻能退而求其次了。”

孔丘道:“先生的道和德實在是玄之又玄,丘聽了依然很難明白。”

李耳道:“其實道一點都不玄,也一點都不複雜。道很簡單,隻要我們願意放空自己的頭腦,我們是不可能感受不到道的。”

“放空自己的頭腦……”孔丘閉上眼睛,進入到放空頭腦的狀態中。片刻後,他緩緩地睜開眼睛,說道:“丘放空自己的頭腦隻感覺什麼都沒有,空空如也,難道這就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