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笑了笑,道:“要不然夫子認為什麼是道?”
孔丘甚是驚訝,“道就這麼簡單?”
李耳回答:“是的,道就是這麼簡單。正因為世人把道想複雜了,才會覺得道是個什麼高深莫測的東西,才會拚了命的去求道,尋找道。其實道根本不可求,也不可得,我們已經是道了,難道我們還需要去求道?我們越是去求道越是在遠離道,越是在說自己不是道。人都喜歡新鮮刺激而又有趣的事物,有多少人願意接受道的寡淡無味?道非常簡單非常淳樸,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般,可是沒有人願意接受道的平凡。正因如此,我們總是聽信頭腦的聲音去追逐外在事物,因為外在事物新鮮而又刺激,比道有趣多了。我這麼說並不是說去追逐外在事物不好,其實外在事物也是道,隻要我們不縱欲過度是可以追求物質享受的。但是我們不能縱欲過度,一旦縱欲過度我們就偏離道了。就好比我們吃東西,吃飽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提醒我們:不能再吃了,已經吃撐了。若是我們不聽身體的勸告,繼續吃,那我們的身體必然會出問題。再比如我們去掙錢,錢掙得差不多就行了,若是我們不知道滿足,非要通過一些肮髒的手段去獲取錢財,那麼我們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天地萬物隻有處在陰陽平衡之中才能生生不息,偏向陰或是偏向陽都等於是在偏離道。我之所以教人清靜無為,少私寡欲,就是不想讓人偏離道,一旦我們偏離道,我們必然會遭受自然的懲罰,必然會滋生種種煩惱苦痛。”
“如此說來……道既是平衡嗎?”孔丘問道。
李耳回答道:“是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我們若是破壞了道的陰陽平衡,就必然會出問題。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得有個度,不能超過這個度,一旦超過這個度,就會物極必反。我們讀過《易》都知道,卦象走到強盛之後往往都會反過來。就如乾卦,到九五這裏已經是極致了,到上九就亢龍有悔了。所以,見好就收是最好的為人處事之道,我們千萬不要貪心,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別以為自己破壞了平衡之道能夠躲得過上天的懲罰。”
孔丘恍然大悟,又問:“那先生說的弱者道之用又是什麼意思?”
李耳回答道:“弱者道之用就是我說的“德”。正所謂道生之,德畜之。道生出天地萬物,而天地萬物都是通過“德”才能畜養繁殖的。“德”非常重要,人類就是因為失“德”才導致這個世間變得那麼混亂的。“德”是保證我們不偏離道的處世之法。隻有做到我說的清靜無為,柔弱謙卑,不爭不搶,順應自然,我們才不至於偏離道。隻要我們不偏離道,我們就能生生不息,就能夠與道合一,就能活得平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