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過隙,流水匆匆。
一晃又是四年過去了。如今的趙允衡已長高不少,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了這麼久的書儼然使他褪去了不少稚氣,看著頗有少爺的氣質。
這四年間,他一直跟著先生朱崇武在殷學閣學習,掌握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道理,也下得一手好棋,時不時也能與先生打得不分勝負。軍事倫理也和他爹一共探討了好幾個日夜,就是這琴…彈得稀裏糊塗,隻得說是完全沒有天賦,於是沒過多久就放棄了學琴的想法了。
在府裏待得久了,心境也早與前些年幼稚的自己不同。趙允衡早已期待這一天多時了,終於到了十二歲生辰,他的蜀山認親之旅終於要開始了。
雖然很期待府外的世界,但趙允衡還是裝作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此時他正坐在窗邊望著院裏做雜活的下人,偶爾來上一口茶,顯得尤為鎮定。
噠噠噠,傳來了敲門聲。
“進來吧。”趙允衡頭也沒回,繼續喝茶。
“少爺,老爺他們都在大院內等著您呢。”丫鬟推開門後說。
“知道了,我馬上到。”
等丫鬟離開後,趙允衡立馬站起身來收拾行李。基本的東西都已經收拾完畢,至於這凱旋之音,要不要帶上呢?他這時犯起了難。
畢竟這琴也算得上是一絕世寶貝,原主人也是蜀山,這萬一這次認親人家老掌門不認他這個孫子呢?會不會被蜀山回收?如果不給搞不好還走不掉,而且看藍豬這個樣子貌似也不會武功…
“衡兒!還不快些!你的三個哥哥都來看你來了!”門外傳來了趙昱粗獷的聲音。
還是帶上吧!來不及細想就出門去了。
大院內果然有不少人。正中央坐著的是趙昱和袁知夏,一旁則站著的則是朱崇武,和趙昱的三個義子。
為首的是大哥梁晉城,在京城中擔任一營的將軍,營中有三萬兵力。此人身材不高,穿著儉樸,略微有些圓潤,臉上時常掛著笑,眼睛很小,留著有些邋遢的胡子,給人的感覺十分好相處。事實上他也經常來看趙允衡,這三人中數他對趙允衡最好,也是趙允衡最喜歡的一位哥哥。
二哥李飛升,妥妥的一位紈絝子弟。目前在錦永王手下辦事。此人身高中等,手握一把紙扇,一身的錦衣華服,正賤兮兮地對趙允衡笑。趙允衡不怎麼待見這位二哥,因為這二哥滿嘴汙言穢語,聽說他經常仗著錦永王對他的器重玷汙良家婦女,趙允衡對他的行為經常是嗤之以鼻。
三哥陳諾恩隻有十九歲,他是在趙昱二十年遊曆期間收留的,是個用槍高手,境界甚至已經超過了趙昱登上出竅之境。陳諾恩身材高挑,生得很俊,五官端正,但是他不言苟笑,時常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他與趙允衡幾乎搭不上話,畢竟他自身也不是很愛說話,一心沉迷學武學之中。趙允衡對這個三哥算不上討厭但也絕非喜歡,畢竟每個人性格都不同,他能理解。
“爹,哥哥們今兒怎麼有空來此啊?”趙昱走到朱崇武身旁,見眾人沒有動靜,於是率先發話。
“哦,是這樣,你看這不是你的生辰到了嘛,而且今日也是你啟程去往蜀山的日子。”趙昱捋了捋胡子笑著回答。
梁晉城走了過來摸了摸趙允衡的頭,感慨道:“小衡衡,好久不見了,才十二歲就快要比我高啦。”
“那是當然,少爺平日裏除了跟著老夫學習,身體方麵也自然沒有落下,老夫偶爾也會訓練訓練少爺的體能。”朱崇武表現得十分自豪。
梁晉城聽到後笑了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哎呀哎呀,我早就聽說弟弟要去蜀山,這一路可不近呢,今兒正好是弟弟的生辰之日,為防止這一路上舟車勞頓,做哥哥的自然是要送些什麼給弟弟才好。進來吧!”一旁的李飛升對趙允衡諂媚的說。
一直沒發話的袁知夏笑了笑,“來就來了還送什麼禮,給人瞧見多不好。”
梁晉城搶先回答道:“都是應該的,義父義母待我們如親兒子一般,我們做哥哥的自然要對弟弟好些,我也準備了一份薄禮,我這就去拿過來。”說完往門口走去。
“我也有一物贈予小弟。”陳諾恩從袖中拿出一把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