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農村人都很好說話,特別是對於白事,農村人講究的是禮尚往來,誰家都有老人,誰家都有辦白事的時候,方便別人的同時也是在方便自己。所謂風水輪流轉,搞不好今天別人家的祖墳要葬在自家地裏,明天自家的祖墳就要葬在別人家地裏,所以一般情況下農村人都不會為難上門要地的人。
聽了張北辰的話,李和偉說道。
“這塊地是隔壁村陳家的,他和我是同學,應該很好說話的,我回去便上他家去給他說一聲,請他讓出“三棵包穀地”給我爸安生。”
“嗯,時間比較緊,回去你就趕快去把這事落實好,出了差錯你父親隻能到年底才能入土了。”
“放心吧,這事我會落實好的,現在我們該怎麼做?”
聞言張北辰把羅盤收回布包,隨後說道。
“你記得這個地方,最好是找幾個你信得過的人來這裏看著,我回去給你父親做一場法事,給他“救一堂苦”,明天一早便抬他上山。”
“救苦”從字義理解便是救苦救難,這裏的“救苦”也叫“繞棺”,有些地方叫“繞靈”。在“救苦”過程中,先生會在棺材邊一邊念“救苦經文”一邊敲鑼打鼓,而死者的親戚朋友則是手持竹片或者細竹,頭戴白色“孝帕”,再拿著一株香圍著棺材以順時針的方向圍著棺材轉圈。
“救苦”所念的經文與“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無關,這裏“救苦”所指的神仙乃是“東極青華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也叫:太乙救苦天尊、尋聲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救苦天尊、太一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其中“太乙救苦天尊”最廣為人知。
聽了張北辰的話,李和偉點頭說道。
“好,我這就叫我堂哥帶幾個人過來。”
聞言張北辰點了點頭。
……
半小時後,李和偉的堂哥便帶著幾個年輕人來到了地方。
李和偉的唐哥名叫李和權,他們的父輩是親兄弟,李和偉和李和權是親堂兄弟,兩人也算是一家人了,所以李和偉對李和權沒有什麼信不信的。
李和權他們到地方後,張北辰對幾人說道。
“你們在這裏看著,晚點我再過來,這期間你們不能移動地上的旗子和這枚銅錢,香燒完了續上就行了,你們該幹嘛幹嘛,別讓其他人過來亂說話就行了。”
交代完事情後,李和偉和張北辰往山下走去,沒多久便回到了李家。
剛回到家,李和偉便提著酒和一些禮品走了出去,而張北辰則是在“救苦”所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