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裏,左天成跟魏文通見叛軍撤了,怕是誘敵之計,等了半天,不見動靜,這才領兵出來探查,得知楊玄感逃跑了,宇文成都攻入城池殺退叛軍,殺的楊玄感害怕了,於是楊玄感才率兵逃跑了。
兩人終於鬆了一口氣,於是往宮裏稟告楊廣去了。楊廣聞言心下大定,接著又大喜道:“平遼王不愧是朕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先是破東突厥朔方二十萬大軍,又轉戰定襄郡,抄了始畢可汗的後路,然後又回轉洛陽救駕解圍,為我大隋又立下了汗馬功勞,傳旨平遼王宇文成都大破東突厥,擊退叛軍,解都城之圍,護駕有功,朕封今封平遼王宇文成都為一字並肩王,掌管天下兵馬”。
傳旨官下去沒多久就碰見宇文成都領大軍前來救駕,於是來到宇文成都近前忙道:“平遼王不必去救駕了,叛軍已經逃了,另外,恭喜平遼王,陛下因你破突厥,救駕有功已經加封你為一字並肩王了,掌管天下兵馬”,說完拿出聖旨宣讀,宇文成都接過聖旨,謝過了傳令官,這才讓士兵打掃戰場,讓那幾個綠林好漢回府候著,自己則前往宮裏,麵見楊廣,稟報北方戰事。
楊廣見宇文成都到來,忙讓人賜座,宇文成都謝過楊廣,開始稟報北方戰事,從朔方郡戰場獨占突厥六將到擊退西路突厥二十萬大軍,敵我雙方損失,以及後續分兵。之後自己率領五萬精兵趕到始畢可汗後方,大敗始畢可汗率領的二十萬大軍,生擒始畢可汗,再到後來趕上楊素,借兵三千,奔襲洛陽,破城殺敵,一一稟報給了楊廣,其中擊破突厥兩路大軍,俘獲的俘虜怎麼處置,以及叛軍楊玄感怎麼處置都要楊廣決斷,楊廣聽完又是誇讚了一番宇文成都,然後讓眾大臣商議如何處置突厥俘虜,自己也思考起來。
沉思良久,楊廣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處理俘虜的好辦法。看著還在爭議的群臣,一擺手道:“眾位愛卿,可商議出結果了,突厥俘虜怎麼處理?”光祿大夫虞世基道:“不如讓其在邊關修長城,使我大隋北方長城能夠連成一片,就能更好地抵禦突厥。”宇文化及道:“依老臣愚見,不如將突厥俘虜押回中原,再將其分配到各郡各縣守軍當中,既補充了我大隋兵力,又使突厥士兵分散,避免了嘩變的可能”。楊廣一聽道:“不錯,兩位愛卿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朕這裏另有辦法”。
楊廣頓了一下接著道:“朕此前不是想要修一條運河嗎,被成都所勸,言說與東都洛陽一同營建恐於大隋江山社稷不利,勞民傷財,如今朕覺得時機成熟了,這十幾萬突厥俘虜不正是修建運河的最佳勞力嗎!”。
眾臣一聽,均是眼前一亮,異口同聲道:“陛下聖明”。宇文成都心中也道:“這是個一舉數得的好主意,其一,修建大運河,使大隋南北貫通,更利於經濟發展;其二,不動用大隋百姓,避免了勞民傷財的問題;其三,解決了突厥俘虜不好處理的問題,殺之有傷天和,放於邊關又恐引起邊關動蕩,將其運至大隋腹地,有大軍以及百姓看管,他們也掀不起什麼風浪。”見文武群臣無異議,楊廣便決定派士兵去邊關押回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