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獨孤皇後醋意大發
話說隋主在位已有十八九年,內外安定,物足民康,也算是太平世界。古人說:“存不忘亡,安不忘危。”這正是持盈保泰的至理。至於饑寒思盜,飽煖思淫,這是人之常態,隋主楊堅雖稱英武,終究不是聖主明王,自從建造仁壽宮後,漸漸地縱情酒色。隻因獨孤後生性好妒,別的事或許還能通融,唯獨不許隋主召幸宮娥,所以宮中的彩女盈叢,花團錦簇,隻供那隋主悅目,不能與之親近,圖一夜歡愉。這就好比那啞巴吃黃連,說不出的苦況。
一天,獨孤後稍有不適,在宮中調養,隋主得了這個空隙,便前往仁壽宮消遣愁懷。仁壽宮內,宮女已有好幾百人,妍媸作隊,老少成行,隋主左顧右盼,卻都是尋常姿色,沒有十分如意之人。這時,隋主信步行來,踱入一座別苑,有一妙齡女郎在輕卷珠簾,恰巧和隋主打了個照麵,慌忙出來迎駕,上前叩頭。隋主諭令她起身,那宮女才遵旨起立,站住一旁。隋主仔細端詳,隻見她秋水為神,梨雲為骨,烏雲為發,白雪為膚,更有一種嬌羞姿態,令人銷魂。隋主從未見過這樣的美人兒,禁不住心癢難耐,便開口問道:“你姓甚名誰,何時進的宮?”宮女又跪答道:“賤婢是尉遲迥的孫女,坐罪入宮,派到這裏打掃宮殿。”隋主又說不必多禮,命她帶路到苑中閑遊。尉遲女立即起身,冉冉前行,領著隋主入苑。隋主心中隻注意這個嬌俏女郎,苑中的奇花異草隻不過隨意瞧瞧。這個尉遲女情竇已開,她料知隋主有意寵幸,就樂得柔聲嬌語,賣弄風騷。隋主更加情動,他竟然和尉遲女走入室中,令侍役擺上酒菜,叫尉遲女在旁侍酒。尉遲女驟得恩寵,正喜出望外,於是承旨飲了幾杯,紅霞上臉,越發鮮妍。隋主越看越俏,連喝數杯,酒意已有五六分,索性放開情懷,與尉遲女調起情來。尉遲女若即若離,半推半就,此時的隋主哪還記得什麼皇後,什麼舊盟,到日暮時分,竟然在苑中住下,一宵的快意,自然不必多說。後來又歡愛了幾晚,他才還朝聽政。
這時獨孤後的病已經痊愈,見隋主幾天不歸,早已含著醋意,暗中派內侍偵探他的行蹤。內侍據實稟報,她氣得三屍爆炸,七竅生煙,便乘隋主臨朝時候,悄悄帶著宮監侍女,乘輦車前往仁壽宮去了。隋主視朝完畢後入宮探視皇後,沒有見到皇後的影子,詢問旁邊的內侍,隻是含糊對答,等到隋主動怒後,才說出皇後前往仁壽宮了。隋主聽了,竟嚇得非同小可,便立即跨馬追去。到了仁壽宮,急忙奔往尉遲女的住室,這時正聽到獨孤後在高聲喝罵,隋主向內一望,地上擺著一個血肉模糊的屍體,細看不是別人,正是前日相依相偎的尉遲女。
隋主再往上看,隻見獨孤後坐在那裏,像個母夜叉一般,橫眉直豎,兩眼圓睜。她分明看到了隋主,卻還是滿口胡言,兀自坐著。隋主本來就是出了名的怕老婆,一時間也不敢發作,隻因悲憤交並,索性轉身上馬,揚鞭離去。獨孤後恃寵作威,正盼著隋主進來,她好再發泄幾句,偏偏隋主變了臉色自己走了,她倒也著急起來,急忙下座追去,連呼“陛下快回來”。隋主壓根兒不理睬她,急得獨孤後倉皇失措,慌忙分別派遣內侍去宣召高熲、楊素二位丞相。等到高熲、楊素奉命趕到,隋主已經離去多時。兩人問明情由,便帶著幾個內侍一同去追隋主。這兩人終究是出將入相的豪傑,走馬如飛,足足趕了二三十裏,才見到隋主在山村間,慢騎前行。二人上前齊聲喊道:“陛下要去哪裏?”隋主聞聲回頭一看,見到高熲、楊素二相趕來,於是勒馬停住。二人急忙下馬,走到隋主馬前,拉住絲韁,跪在地上勸諫道:“陛下有什麼急事,竟然輕身一人出來,難道不顧及江山社稷了嗎?”隋主不禁長歎道:“說來也羞愧,自古帝王,哪個不是三宮九嬪?朕隻召幸了一個宮女,偏偏被獨孤後打死。田家翁多收幾斛麥子想換個妻子也很正常,富人家花些錢買幾個歌婢也無可厚非。朕貴為天子,反倒沒有自由,還不如住在民間逍遙自在呢!”高熲說道:“陛下錯了。陛下好不容易得到天下,怎能為了一個婦人而把天下看輕呢?願陛下三思,速速回宮!”隋主沉默不語。楊素也從旁勸諫道:“山僻鄉村,不是禦駕可以久留的地方。”隋主也覺得很為難,恰巧這時日已西沉,文武百官帶著儀仗輿輦一齊來迎接。隋主的怒氣才稍稍平息,緩緩回朝。待回到宮門前已經是半夜,獨孤後靠坐在閣中等待著,心中很是不安。聽說禦駕已回,才放下心來。隋主還不肯入宮,再由高熲、楊素苦苦相勸才肯進去。走到閣門,獨孤後見到隋主,急忙跪下說道:“賤妾一時暴戾,觸怒聖顏,死罪!死罪!但請陛下念及賤妾十四歲就嫁與陛下,至今已有數十年,妾與陛下並無嫌隙,如今因為一個宮女得罪了陛下,還乞求陛下寬宥!”隋主回答道:“朕並非不念夫婦舊情,但你也太狠心了。事已至此,你也不必多說了。”獨孤後垂淚拜謝,依舊同坐輦車入宮。高熲、楊素二相也跟隨入宮,隋主賜給他們夜宴,自己和獨孤後也開懷飲酒,飲了幾杯後,隋主又想起尉遲女,露出悲傷的神情。高、楊二相與隋主雖然不在一個席上,卻也相隔不遠,又各自出言婉勸,隋主才破涕為笑。直到鬥轉更闌,隋主才命人撤席。高、楊二相辭去,隋主與獨孤後返入寢室,一夜過後無須細說。此後獨孤後稍改之前的姿態,準許隋主和從前選入宮的陳叔寶妹子親近。陳家女國色天姿,不亞於尉遲女,李代桃僵,老懷已適,隋主當然把尉遲女的慘死拋到腦後了。
當時追回隋主時,多虧高熲、楊素二相,但高熲有一句話傳到獨孤後的耳中,竟讓她懷恨在心,大家知道是哪句話嗎?就是上文高熲在馬前力諫隋主的那幾句話。獨孤後誤認為高熲說的那個婦人也包含自己,認為高熲對自己心存藐視,所以怏怏不樂,她曾對心腹內侍說道:“我顧念高熲是我父親手下的舊將,所以時常以禮待他,不想他竟然這麼藐視我,我是堂堂國母,他怎能說我是一介婦人呢?”獨孤後記恨高熲,高熲哪裏知道。一天,高熲應召入朝,隋主對他說道:“有神人告訴晉王妃,說晉王必得天下,卿認為怎樣?”高熲正色回答道:“儲君已立,怎能輕易改變呢?況且長幼有序,不宜變亂。”隋主沒有說話,高熲便退了出來。就為了這句話,又令獨孤後怒上加怒,恨不得將高熲立即除去。隋主有五個兒子,都是獨孤後所生。隋主曾對群臣說道:“朕身旁沒有別的姬妾,五子同母,可以說是真正的親兄弟,以後應該不會發生爭奪皇位的事情。”哪知這一母所生的兄弟,也暗中相殘,再加上親生母親的偏愛,釀成廢立之事,反而導致正言相告的高仆射無端牽入漩渦,坐罪遭謫,這也是出人意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