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主還以為改立的儲君人選很對,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太史令袁充在廢立東宮時,曾進言天象告變,應該廢立,現在又上表奏稱:“隋朝建立以後,白天漸長,這是升平的吉兆。”隋主非常高興,立即改開皇二十一年為仁壽元年,大赦天下。隋主晉升楊素為左仆射,蘇威為右仆射,文武百官,升遷有序。散騎侍郎王劭乘勢獻諛,說從大隋受命以來,符瑞甚多,特編成《皇隋靈感誌》三十卷呈獻給陛下。隋主看完全書,內容大多采集歌謠,加上讖緯,並且掇拾佛書,意為注釋,未免牽強附會。但是,隋主考慮自己得天下的路子不正,士民難免有異議,正好借此宣示四方,表明順天應人的征兆。隋主當下就將王劭的書頒行天下,並賞賜王劭千匹金帛,還親自到南郊祭祀,答謝天恩。
才過了一年,岐、雍二州地震,毀壞的民房不計其數。到了孟秋,獨孤後受涼染病,飲食無味,寢臥不安。禦醫每日診治,毫不見效,反且更加沉重起來。天文也像在預示災禍發生,八月初旬,月暈四重,又過了五日,太白星衝犯軒轅,當晚獨孤後病死在永安宮,終年五十歲。隋主很是哀痛,命令禮官治辦喪儀,殯靈安置在白虎殿。太子楊廣到靈柩前,哀號痛哭,悲傷不已,等退回到私室,飲食言笑,仍像往常一樣。他下令每天隻進食二溢米,暗中卻吩囑親信做一些肥肉脯鮓放進竹筒中,用蠟封口,放在衣襟之中悄悄帶進宅第,外人無從得知,反倒稱讚太子仁孝,譽不絕口。轉眼間已過三個月,眾人送獨孤皇後的靈柩到泰陵安葬,追封皇後諡號為文獻。這泰陵地域是由上儀同三司蕭吉挑選的,他在奏章上說:“卜年三千,卜世二百。”隋主說道:“吉凶由人,不關墓兆。”話雖如此,但隋主實際上卻十分高興,慶幸自己采納了蕭吉的建議,得到了寶地。蕭吉私下對朋友說道:“從前太子曾派宇文左率來叫我挑選山陵,若能讓太子早日得立,他必當厚報。我回答說墓地已經選好,不出四年,太子必統禦天下。實話告訴你們,太子繼位,隋朝必亡。我所說的三千年,其實是三十年,兩百世其實隻是兩代。你們都記著!看我所說的是否應驗!”蕭吉的朋友聽後也是似信非信。
話說隋主的第四子蜀王楊秀容貌壯偉,很有膽力,還沒有成年就滿腮胡須,常常被朝臣注目。隋主曾對獨孤後說:“秀兒將來恐怕會生亂,我在時還可以不擔憂,到他們兄弟時必反無疑。”獨孤後因楊秀並沒什麼過錯,便置之不理。隋主派楊秀去鎮守蜀地,楊秀到益州後排場很大,車馬衣服都按照天子的規格。隋主有所聽聞,他對群臣說道:“壞我家法,必在子孫。”於是,隋主派使臣拿著詔書去譴責,但楊秀始終不肯悔改。等到太子楊勇遭讒被廢,晉王楊廣被立為太子,楊秀感到憤憤不平。楊廣也防備楊秀有變,便暗中令楊素進讒言,誣陷楊秀。於是隋主召楊秀回朝。楊秀入都拜見,隻見到隋主滿麵怒容,一言不發,便隻好退了出來。隋主又派朝臣去斥責楊秀,楊秀謝罪道:“兒臣備受國恩,外出鎮守藩地,不能奉法,罪當萬死。”太子楊廣聽說楊秀被責罵,很是高興,但在外人麵前卻裝出一副疼愛弟弟的模樣,邀請諸王入宮替楊秀求情。隋主反而更加生氣地說道:“從前秦王有了過失,我以父道責問,如今楊秀毒害民生,我當以君道管束。你們不必多說,我自有辦法處治。”說完,隋主便將楊秀交給法司處置。開府儀同三司慶整進諫道:“庶人楊勇已經被廢,秦王也已薨逝,陛下的兒子不多,為何要屢次嚴懲呢?況且蜀王性情耿直,如今若被重責,他一定不願求生,實在是令人擔憂啊。”隋主大怒道:“你敢來多嘴嗎?我先割掉你的舌根!”隨後,隋主對群臣說道:“應當在市集斬殺楊秀,以此來向百姓謝罪。”群臣全都跪在殿庭,為楊秀求情。隋主沒再說話,隻命令楊素、蘇威、牛弘、柳述等人依據律法處置。太子楊廣暗中做了一個木偶,捆綁雙手,在胸口插上釘子,上麵寫著隋主和漢王的名字,下麵寫了幾句話:“請西嶽慈父聖母速派神兵收取楊堅、楊諒的神魂。”楊廣一邊令人將木偶埋在華山下,一邊又讓楊素去挖掘,作為罪證。他又說:“楊秀妄造圖讖,多次說京師有妖異之兆,捏造蜀地有禎祥之兆。”他還偽造檄文,上麵寫著:“逆臣賊子,專弄威福,當盛甲陳兵,指期問罪……”隋主見了這些楊廣搜集的“罪證”盛怒不已,拍案盛怒道:“天下有這樣的不肖子嗎?”於是,隋主下令廢楊秀為庶人,幽禁在內侍省,不得和家人相見,隻派給兩個粗使丫頭充當奴婢。因楊秀這事受到牽連的多達百人。楊秀上表稱謝,表文中有這幾句話:“伏願慈恩,垂賜矜憫。今茲殘息未盡,願與瓜子相見,請賜一穴,令骸骨有歸。”表書中的“瓜子”二字,指的是楊秀自己的愛子楊言。隋主看到奏表後沒有心軟,反倒下詔細數楊秀的十條罪狀。
楊秀接到詔書後很驚訝,同時也莫名其妙,他心想詔書上所說的罪名純屬誣陷,不知是何人捏造出來的,竟致使自己鑄成這般大罪?但禁門深遠,無處申訴,他隻好飲恨泣血,靜坐囹圄。貝州長史裴肅卻遣使上書說:“二位庶人定罪已久,定當洗心革麵,願陛下弘揚君父的慈愛,顧及天道仁義,將他們各封小國,以觀後效。若他們能改過向善更好,若執迷不悟,陛下再貶削也不遲。”這份奏書呈入宮,隋主對楊素說道:“裴肅擔心我的家事,也是一片誠心。”楊素沉默不語。隨後,隋主征召裴肅入朝,並且當麵傳召,楊秀、楊勇的罪不能寬恕。同時,免去裴肅的官職,將他放回到鄉間。正是:
讒言蔽主益神昏,父子相夷最賊恩。
一摘已稀偏再摘,可憐皇嗣兩含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