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南北史演義(下冊)》(40)(1 / 3)

第九十回 煬帝驕奢淫逸

話說宣華夫人已被楊廣奸汙,失去名節,這一天很晚才起床。她想著昨夜的情事,也不免羞愧,但是木已成舟,無法挽回,不如將錯就錯,再博取新皇的恩寵。宣華夫人主意拿定後,便重施粉黛,再畫眉山,將自己打扮得嬌豔欲滴,準備等那新主退朝後前去拜賀。但又轉念一想,這樣亂倫的醜事怎麼麵對別人呢?如果出去迎駕,反倒會招來別人的譏笑。於是,她裝扮得靚麗動人,坐在房中等著。直到傍晚,宮人進來通報說陛下駕到,宣華夫人這才含羞帶怯地出門迎接,跪在門口喊著:“陛下萬歲,臣妾陳氏朝賀!”新皇帝楊廣當然高興,親手將她扶起,一同走入寢宮,隨後命令宮人擺上宴席。這位弑父奸母的楊廣實在不比畜類強多少,但後人沿襲舊史,都稱他為隋煬帝。我編述曆史演義,凡是統一中原的主子,大都以廟諡相稱,隋主楊堅諡號為“文”,我卻不稱他為隋文帝,無非是因為他巧行篡奪,名義上是統一,實際上與宋、齊、梁、陳建國的途徑完全不同。隻不過隋煬帝的名號古今相傳,煬字也不是什麼好的諡號,但為了閱讀方便,隻好稱為煬帝。

煬帝與宣華夫人把酒言歡,極其溫柔親密,宣華夫人也放開情懷,淺挑微逗,更加柔媚可人。況且煬帝年輕力壯,春秋鼎盛,和他的父親比起來,風流倜儻要勝過十倍,兩下裏你瞧我看,風情畢露,還有這美酒助著雅興,更加情不自禁。天色還沒有黑,煬帝就命人將酒席撤去,兩人攜手入床,再演那高唐故事,真是男歡女愛,比昨宵更勝一籌。偏偏晨雞又來催逼,新天子又要上朝,免不得辜負紅顏,出去處理國事。恰巧這時楊約已來複命,煬帝褒獎慰勞幾句,楊約立即拜謝退去。煬帝也退回後庭,召來楊素說道:“你弟弟果然堪當大任,我以後沒什麼好擔心的了。”究竟隋煬帝囑咐楊約辦什麼事情呢?原來煬帝派楊約入都,假傳詔書,命他殺掉前太子楊勇,並且順便貶遷柳述、元岩,不但將他們二人官職削去,還將他們發配到嶺南充軍。楊素奏請追封楊勇為王,以掩人耳目,煬帝依奏行事,追封楊勇為房陵王。

這時外麵呈入奏章,煬帝取來一看,奏章下麵是蘭陵公主的署名,她請求撤去公主名號,願意和她的丈夫柳述一同發配到嶺南。煬帝冷笑道:“世上竟然有這樣的呆女兒,把她給我宣召進來!我要當麵勸導她。”話剛說出,就有內侍應聲去宣召。不到半日,蘭陵公主已到,行禮過後,煬帝便勸她改嫁,公主抵死不從。煬帝大怒道:“天下難道沒有好男子了嗎?你為什麼一定要和柳述流落到嶺南去?我偏不讓你如願。”公主哭著回答道:“先帝將我許配給柳家,如今柳述有罪,我應當一同受罪,陛下不用降恩赦免我。”煬帝始終不肯,叱令退去。蘭陵公主哀傷地哭了出去,和柳述訣別。咫尺天涯,兩不相見,公主竟然憂鬱成疾,不久就去世了。她臨終前又上奏遺表道:“我雖然有罪,但仍然羨慕古人忠貞不渝的誓言,我生不能與夫君相守,乞求死後同柳君葬在一起。”煬帝看完後更加憤怒,將奏章扔到一邊,柳述也沒有得到赦免,最終死在嶺南。

話說煬帝斥退公主後,見天色已晚,又惦念起那宣華夫人,偏偏這時又來了一個美貌宮嬪,又哭又拜,自稱要削發為尼。煬帝凝神一瞧,原來是容華夫人蔡氏,她顰眉淚眼,仿佛是帶雨的海棠,雖然比宣華稍遜一籌,但這姿色也是世間少有。煬帝心想,既然已經汙了宣華了,為何不乘機再汙了容華呢?煬帝當下就好言勸慰,讓她安然住在後宮,發誓決不虧待她。容華這才收淚退下。哪知到了晚上,煬帝便踱步到容華宮中,想故技重施,與容華夫人纏綿一晚。容華夫人膽子更小,而且她已經知道宣華從了新帝,心想自己為何不能暫圖眼前的快樂呢?於是她也順從了煬帝,與他長夜歡愉。煬帝一箭雙雕,真是一大快事。煬帝在宣華、容華處又待了六七夜,才奉先帝梓宮回京師,追諡隋主楊堅為文皇帝,廟號高祖。兩個月後,將隋主楊堅安葬在泰陵。太史令袁充又來獻諛,說:“新皇即位,要同黃帝堯舜一樣,挑選一個吉日,舉行大典慶賀。”唯獨禮部侍郎許善心認為國哀未完,不宜稱賀。宇文述一向嫉恨許善心,便授意禦史上奏彈劾。許善心被降官階二級,貶為給事中。

煬帝又擔心漢王楊諒作亂,屢次征他入朝,第一道詔令,還是在煬帝即位前,假托其父的名義,盜用玉璽印上,派車騎將軍屈突通送去。第二道詔令,才是由煬帝以自己的名義發出的。哪知漢王楊諒始終拒絕,反而發出大兵,掀起一場骨肉戰爭。究竟楊諒為何抗旨不遵呢?原來先前楊諒出京鎮守並州,其父楊堅曾秘密告知他:“以後如果有璽書召你回來,要是父皇親自召你進京,我會在‘敕’字旁邊加上一點,並且這一點和玉璽上的玉麟符相合,如果沒有這一點的話,你千萬不要前來。”等到屈突通帶著詔書前來,書中和父親之前交代的話不相符,楊諒便知道其中有變,於是一再地追問屈突通,可他始終不肯說實話,楊諒隻能將他放回。等到第二次傳詔,楊諒更加不肯入朝,並立即調兵發難。但是他還不知道煬帝弑父的陰謀,便以楊素謀反叛逆,自己發兵入朝清理君側作為發兵的理由。總管司馬皇甫誕極力勸諫,阻止發兵,被楊諒關進獄中。楊諒派遣所署大將軍餘公理從太穀出發,進攻河陽;大將軍綦良從滏口出發,攻打黎陽;大將軍劉建從井陘出發,攻打燕趙;柱國喬鍾葵從雁門出發,任命裴文安為柱國,與柱國紇單貴、王聃等人直指京師。楊諒親自挑選數百精銳騎兵,命他們都戴著婦人的帽子,詐稱是宮女回長安,進入蒲州。城中荒亂不已,蒲州刺史邱和也趁亂翻牆逃走。楊諒得到蒲州後,忽然改變策略,召回裴文安。裴文安本來勸楊諒發出騎兵,直搗長安。中途他接到命令後,隻能趕了回來,對楊諒說道:“兵貴神速,我本想出其不意,一鼓殺入京城,現在大王不令我前行,文安隻好回來,這樣對方就有了防備,大事就這樣錯過了。”楊諒也不答話,隻任命裴文安為晉州刺史,王聃為蒲州刺史,並派紇單貴堵住河橋,扼守蒲州。代州總管李景起兵抗擊楊諒,楊諒派遣部將劉暠襲擊李景,被李景察覺,結果反被李景斬首,懸掛在城門示眾。楊諒聞報非常憤怒,再次派遣喬鍾葵率領三萬兵馬去攻打代州。代州的戰士不過數千人,而且城牆也不堅固,相繼崩塌。李景一邊拚殺一邊修補城牆,率兵拚死奮戰,屢次挫敗鍾葵,代州城始終沒被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