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南北史演義(下冊)》(47)(3 / 3)

沒過幾天,柳蔭滿堤,碧色迷天,從大梁南下,到處都種上柳樹,頓時化熱為涼,即便是無風時也景韻宜人。江都通守王世充又獻上五百名吳越女子,在半途中供應役使。煬帝也無暇細看,將她們全都當作殿腳女使用,在岸上同拉纖繩。每艘船用十個殿腳女,十口嫩羊,相間而行。於是蛾眉成隊,粉黛分行,彩袖隨風飛揚,一路上綺羅蕩漾,香風滿地。煬帝看了喜不自勝,突然見到一個女子,生得非常俊俏,也夾在殿腳女當中,好像鶴立雞群,不同凡響。煬帝不禁失聲說道:“這樣絕色的美人怎麼能當卑賤的奴役呢?”於是煬帝命左右去宣召進來。等女子被叫到跟前,果然是明眸皓齒,玉貌花容,更有兩道黛眉,狀如新月,格外惹人愛憐。煬帝笑吟吟地問道:“你是哪裏人,叫什麼名字?”那女子跪著回答道:“賤婢是姑蘇人氏,名叫吳絳仙。”煬帝讚歎道:“好一個絳仙眉黛,可留在這服侍朕,不必再去牽纜了。”煬帝當下就把吳絳仙留在身邊服侍。到了夜間,煬帝便挽著吳絳仙入帳,演了一出水上鴛鴦的好戲,這也不必細說。吳絳仙得到寵幸後,玉沐珠飾,愈加美豔亮麗,那黛眉更是畫得精巧,就是文君再世,恐怕也要輸她一籌。更妙的是吳絳仙還能知書識字,頗善詩歌,煬帝就像遇到了洛河神女一般,翻雲覆雨,一刻都不嫌寂寞。

龍舟駛過雍邱,漸漸到達寧陵地界,忽然虎賁郎將護纜使鮮於俱入奏道:“前麵水勢湍急,阻礙龍舟,短時間駛不上去。”煬帝說道:“朕曾兩次巡幸江都,並沒有什麼擱淺,為何今日有此阻礙?”說著,便召宇文述等人到禦舟中問個明白。宇文述說道:“從前占天監耿純臣上言,說睢陽有王氣環繞,此處地近睢陽,想必是地脈沾染了王氣,所以忽然變淺。”煬帝說道:“就算是地脈變遷,也沒有這般迅速。”煬帝立即查問當日鑿河的人員,得知寧陵到睢陽一路是由總管麻叔謀監工,恰巧麻叔謀也跟隨聖駕同行,一召便到。煬帝當即盤問,麻叔謀說道:“臣之前監工鑿河,測量非常準確,並沒有什麼深淺。今日忽然擱淺,臣也不知是什麼原因。”煬帝說道:“想必是開河的工役偷懶,沒有挖掘妥當,才導致今天龍船被擱淺,這到底怎麼辦才好?”麻叔謀說道:“容臣再去開挖,將功贖罪。”煬帝說道:“如果隻是一處擱淺還容易處理,隻怕前麵還有淺窪處,必須勘探才是。”護纜使鮮於俱說道:“臣看水勢湍急,人不能下去,竹篙又打不到底,怎麼才能探試明白呢?”翰林學士虞世基接話道:“這也不難,隻要做一隻鐵腳木鵝,長一丈二尺,順流放下,如果木鵝被攔住,便是淺處。”煬帝依他所說,下令讓右翊衛將軍劉岑製造木鵝,前去探視深淺。等劉岑返報,從雍邱到灌口,發現總共有一百二十九處淤淺。煬帝大怒道:“這明明是之前的工役不肯盡心開掘,致使耽誤國家大事,如果不嚴法處死,如何震壓天下?”於是煬帝命令劉岑前往淤淺處,查究役夫的姓名,全都逮捕住,把他們倒埋在岸下,教他們生作開河夫,死作抱沙鬼。可憐這一百二十九處地方,共捕得五萬餘人,全部被活埋。

麻叔謀見坑殺了許多丁夫,也覺得寒心,連夜督促兵民掘通淤道,請龍舟逐段過去。煬帝得了吳絳仙,日日縱歡,也不十分催促。有時一天行駛三十裏,或者二十裏,或者十裏,煬帝也沒有計較,因此麻叔謀有時間逐段疏通,得以順利到達睢陽。煬帝猛然記得宇文述的話,睢陽留有王氣,應該掘斷龍脈,才可免除後患。煬帝當即就召來麻叔謀詢問道:“開鑿運河時,睢陽這個地方曾掘去多少房屋街市?”麻叔謀說道:“睢陽人傑地靈,不敢觸犯,所以臣不敢挖掘。”煬帝勃然大怒道:“朕貴為天子,百靈均當效命,有什麼不好觸犯的,顯然你藏有隱情。”麻叔謀無法回答,隻得修飾言詞答辯道:“陛下以愛民為心,臣見街市繁複雜亂,能罷手就罷手,況且改道開河也沒有繞遠,何必一定要從睢陽通過呢?”煬帝一聽也有道理,當下就命令劉岑查探河道,看看究竟有沒有繞遠。哪知劉岑是麻叔謀的死對頭,一經查勘,繞遠了二十裏左右,便據實奏報。於是煬帝將麻叔謀拿下,囚禁在獄中。

究竟麻叔謀為何要單單繞過睢陽,我查閱了稗史,卻是另有原因。麻叔謀本是一個貪暴人物,從前奉旨開河,根本不管居民多少。當他督工開挖時,在上源驛挖到一口絕大的棺木,麻叔謀認為棺內必有寶藏,揭蓋查看,發現有一具屍體容貌如生,頭發覆蓋在前麵,長到胸腹間,此外別無珍寶,隻搜到一枚石銘。這枚石銘上刻有古篆,隻有一個下邳人能解讀,篆文中說:“我是大金仙,死來一千年;數滿一千年,背下有流泉。得逢麻叔謀,葬我在高原,發長至泥丸;更候一千年,方登兜率天。”麻叔謀一聽,便自備棺木,將此人安葬在城北。等到河道挖到陳留,恰巧有朝使到來,用少牢之禮以及一對白璧祭祀留侯張良,向神獻禮借道。祭完後風起,白璧就失去了蹤影。

後來有一個丁夫,在途中遇到一位貴人,峨冠博帶,跨馬前來。前後有人護衛,他召丁夫到跟前,取出白璧送給一名中牟丁夫,並說道:“與我報爾十二郎,還爾白璧一雙,爾當賓諸天。”中牟夫莫名其妙,跪拜受璧,抬頭時已不見貴人,他當時非常驚愕,料想這白璧一定大有來曆,不敢隱藏,立即獻給麻叔謀,並轉述那神仙的話。麻叔謀冥思苦想,也想不透這話中的寓意,隻見那白璧晶瑩皎潔,便收入自己囊中,殺死中牟夫滅口。天下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當然有人傳說此事。後來煬帝死在江都,在位雖有十三年,但實算卻隻有十二年,大家這才知道這“十二郎”三字,指的是煬帝。麻叔謀貪藏白璧,又到雍邱監工,正好有一座祠宇擋住河道。麻叔謀問這時什麼祠,村人答道:“古老相傳,祠內有座隱士墓,很是靈驗。”麻叔謀問道:“哪個隱士,敢擋在這裏?”他於是命令丁夫入祠掘墓。才剛挖了幾尺,就聽到一聲怪響,露出一個大洞,裏麵燈火熒熒,無人敢入。隻有武平郎將狄去邪願意進去窺看,麻叔謀高興地說道:“狄郎將膽量過人,真好比荊軻、聶政一般!”狄去邪把繩子係在腰間,命役夫執住繩頭,把他垂送下去。正是:

奮身下穴入幽城,聶政荊卿足並名。

若使逡巡甘卻步,何來仙引得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