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模擬人之殤:一個新物種的曆史與未來(1 / 3)

《七年之癢》reference_book_ids":[7169887934584196110,7065266480203435038]}],"2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7,"start_container_index":2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2},"quote_content":"《西遊記》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304063876104,7257453146656476200,6890728371928435725,7220723696376220675,7185526065354247226,7220723696556575804,7236307400490224696,723408222682297447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演唱會上的慘案

2053年4月1日,晚上七點,七十六歲的沈蘭女士在孫女薇安的陪伴下,走進了香港銀河演出中心的大門,去觀看“星之蘇醒”演唱會,圓自己一個破碎了五十年的夢。此時的她不會想到,這個理應充滿歡樂和懷念的美好夜晚將再次上演一場令她心碎的噩夢。

沈蘭是這一天早上專程從美國洛杉磯乘年初剛開通的真空管道列車到上海,又從上海轉乘超音速客機來到香港的,四個多小時的跨越太平洋之旅並沒有讓她感到特別疲憊。為了這一天,她已經等待了至少兩年。本來她可以通過三維實景眼鏡同步觀看演唱會,但沈蘭堅持一定要到現場來。“我要親自看到他,就像五十多年前那樣。”她說。

七點半,一個熟悉的身影在演出中心上空的一道虛擬彩虹上出現,緩緩降到舞台上,向觀眾們揮手致意,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在闊別五十年後,沈蘭終於再次目睹了昔日偶像的絕世風采,她的淚水潸潸而下。在此後的整個演唱會上,沈蘭都像一個小女孩一樣打著節拍,揮舞著光子棒,又唱又跳,熱淚盈眶,不斷用手拭淚。

“我從來沒見過奶奶這麼激動過,”薇安告訴記者說,“就好像回到了五十年前,我都擔心她會撐不住,看了好幾次她的健康監測儀,不過顯示都是健康狀態。”

對此薇安無須過於擔心,自二十一世紀三十年代以來,隨著納米機器療法的普及,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已大幅改善,對於人均壽命達到一百二十歲的當代人來說,七十六歲可以說隻不過是中年。實際上,當天到場的觀眾大約有百分之七十都是七十歲以上的人群,他們大都和沈蘭一樣心潮澎湃。

因為張國榮這個名字,對他們來說是一生中最令人激動的回憶之一。

這次演唱會是在張國榮去世五十年整時舉辦的,此時他的肖像權和歌曲版權等均已過期,可以無償做商業使用。和之前舉辦過的幾次去世歌手演唱會致力於忠實複現其生前場景不同,這一次主辦方“二十世紀”文化娛樂公司大膽地加入了許多新鮮元素,譬如讓他演唱了2049年的“網絡神曲”《在冥王星上我們坐下來戀愛》,以及使用了一些俏皮的時尚用語。正是因為如此,才招來了一部分人群的反感。之前在網絡上和現實中已經出現了零星抗議,認為這是對一代巨星的褻瀆,但主辦方並未予以理睬。

當天晚上十點,當演唱會進入最後高潮時,一名頭發花白的七十多歲男子手捧大束鮮花,從觀眾席上衝到舞台邊,保安試圖攔阻,但以為他隻是熱情的歌迷而並未特別警惕。他們被男子用巨大的力量推開(事後得知,他左手裝了軍用假肢),隨後男子衝到張國榮身邊,扔掉了鮮花,露出了下麵的微型激光槍,向張國榮開火。張國榮的上半身被數千度的激光貫穿,當場被燒出一個大洞,癱倒在地上。

目睹了這一慘烈場景後,沈蘭受不了刺激,當場昏迷了過去,同時暈倒的還有十六個人。舞台上的混亂導致部分觀眾奔跑踐踏,又使得二十多個人受了重傷。如果不是醫療技術發展,這些人中的一大部分都可能會死去。

這是今年以來第三起“模擬人格仿真機器人”(簡稱模擬人)被損毀事件,也是後果最嚴重的一次。曾多次被熱議的模擬人的相關法律和倫理爭議,也因此再一次成為輿論的焦點。

偶像的死亡與重生

張國榮生於1956年,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成為影視歌三棲明星,在亞洲範圍內都享有盛名。於1977年生於中國內地的沈蘭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接觸到了張國榮的影視作品和歌曲,為之心醉神迷,由此成為所謂“榮迷”的一員。在當時,香港和內地之間的往來比較有限,不過沈蘭和她的朋友們卻學會了通過當時剛剛誕生的互聯網交流信息和感受,一起去追尋自己喜愛的明星。在2000年,張國榮在香港舉行了著名的“熱情”演唱會,剛剛工作不久的沈蘭拿出了幾個月的積蓄,設法從內地趕到香港觀看演唱會,目睹了巨星的風采。“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沈蘭帶著幸福的回憶對記者說,“無論是大陸人還是港台人,或者來自海外,我們的心都在一起,為哥哥而跳動。”(“哥哥”是粉絲們對張國榮的昵稱)三年後,沈蘭卻不得不麵對自己最悲傷的一天。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因患抑鬱症而跳樓身亡。因為正值愚人節,沈蘭和歌迷們一度認為這隻是一個拙劣的玩笑,但一切很快獲得證實。沈蘭泣不成聲,後來大病了一場。

沈蘭擁有張國榮幾乎所有能找到的歌曲和影視作品,然而這無法彌補她的痛苦,如同自古以來人們所知道的那樣,死亡會將每一個人帶離這個世界,再也不會回來。

但當時的沈蘭並未意識到,這一切即將在她有生之年發生改變。

1985年,在張國榮聲名鵲起時,由計算機生成圖像(CGI)繪製的虛擬演員(synthespian)也剛剛在美國的銀幕上出現。當然,此時的技術還相當粗糙,遠不能和真人相比。此後CGI技術往往用於製造外星人和怪獸的形象。但在2020年後,隨著電腦計算能力的飛躍,一係列可以亂真的“虛擬偶像(Virtual Idol)”應運而生,譬如誕生於2022年的日本虛擬女星黑月彩,2025年的韓國虛擬男星金東俊等至今仍擁有很多崇拜者。此時打造一個虛擬偶像,成本和捧紅真人相差無幾,更重要的是,演藝公司不必擔心這些偶像會索取高額片酬,吸毒和鬧出緋聞,也不存在衰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