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當車子成了“老公”、“老婆”——寫給愛車如命的你(3 / 3)

(4)在試驗時,將雨刷開關置於各種速度位置處,檢查不同速度下雨刷是否保持一定速度。特別是在間斷工作狀態下,還要留意雨刷在運動時是否保持一定速度。

(5)檢查刮水狀態,以及刮水支杆是否存在擺動不均勻或漏刮的現象。如果出現以下三種情況,說明此雨刷不合格:一是擺幅不順、雨刷不正常跳動;二是橡膠的接觸麵與玻璃麵無法完全貼合,而產生擦拭殘留;三是擦拭後玻璃麵呈現水膜狀態,玻璃上產生細小條紋、霧及線狀殘留。

(6)在試驗時應注意電動機有無異常噪聲。尤其應引起注意的是當刮水器電機“嗡嗡”作響而不會轉動時,說明雨刷器機械傳動部分有鏽死或卡住的地方,這時應立即關閉雨刷器開關,以防燒毀電機。

(7)雨刷片並非越長越好。有些人會天真地認為雨刷片的長度越長,刷的麵積越大、視野越好。其實,加長雨刷片長度雖然可以增加視野可見的範圍,但相對的也會增加雨刷馬達、雨刷杆的負擔。當然,要加長當然可以,但絕不能妨礙雨刷的正常運作。

小貼士:

雨天雨刷壞了怎麼辦

雨天駕車行駛,不論雨是大是小,如果雨刷的故障無法排除,不能有效刮幹淨擋風玻璃上的雨水,人的視線就會極度下降,安全就沒有保障,無法繼續行車。此時可以用抹肥皂的土辦法來解決。就是在擋風玻璃上麵抹一層肥皂,起碼可以維持三、四十分鍾的清晰視線。同時還可以將肥皂塗抹在後窗玻璃上,改善後視不良的狀況。

雖然,在雨刷發生故障的情況下,肥皂在雨天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但有時我們車上不一定有肥皂,附近也不一定很快能買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在路邊能揀到一些煙蒂在擋風玻璃上麵塗一塗也可以解決問題。如果煙蒂也難以尋覓,還有一個絕招,那就是在路旁找一些稍厚、水分含量較多的樹葉,捏碎後塗在擋風玻璃上也能起作用。

夏季安全用車指南

夏日,驕陽似火,當大地上一切生物都去避暑的時候,別忘了給你的愛車避避暑。

盛夏氣溫高,汽車故障率也隨之增加。如何有效降低汽車的故障率,日常養護顯得尤為重要。

1.防過熱

一般來說,汽車發動機過熱大致有以下原因:一是長時間行車,二是天氣炎熱,三是車輛超負荷。在炎炎的烈日下,行車時間過長,稍不注意,汽車“中暑”就會發生。發動機過熱除了天氣炎熱這些外因外,車子的自身毛病也是其原因之一。比如發動機散熱器的葉片上有積垢,易引起發動機升溫。為防止發動機過熱,保養時,注意風扇皮帶不能沾油,以防打滑,皮帶鬆緊適度,養成定期清洗散熱器片的好習慣。行駛途中適時休息並選擇陰涼處,打開發動機罩通風散熱。

2.防自燃自爆

夏日汽車易發生火災,應引起高度重視。出車前,要經常查看低、高壓電路是否短路、漏電、鬆動。檢查化油器是否回火、油路是否漏油、排氣管是否放炮,如有問題,立即檢修。保持蓄電池通氣孔暢通。車上不要帶易燃易爆物品,不要在車內抽煙。同時,車內應配備有效的滅火器。盛夏公路路麵溫度高,汽車輪胎因為受熱,胎內氣壓增高,一旦長距離行駛,容易爆胎。

3.防燃油係統故障

由於氣溫高,氣油容易流動,還因為量孔膨脹,使汽油量增加,且汽油容易蒸發,導致混合氣過濃。因此,應調小量孔,調整加速裝置與節氣門搖臂連接的位置,適當降低浮子室油麵高度,以減少供油量。為防止氣阻,可用石棉墊將汽油泵與排氣管隔開,或用濕布將汽油泵包住降溫。

4.防蒸發

在高溫情況下,油及水的蒸發都將增加,油箱蓋要蓋嚴,油管防滲漏;經常檢查水箱的水位,曲軸箱的機油油麵、高度,製動總泵內的製動液液麵高度及蓄電池內電解液密度和液麵高度等。不合規定時,要及時添加或調整。

5.防潤滑不良

潤滑油受熱變稀,抗氧化性變差,易變質,甚至造成燒瓦抱軸等故障。因此,應將曲軸箱和齒輪箱裏換上夏用潤滑油,經常查潤滑油數量、油質情況,並及時加以更換。夏季行車,隻要留意心細,加強日常保養,多數問題是可以避免的,如出現異常情況,最好到汽車專業修理廠處理。

6.夏天汽車電池也要注意保養,電池的日常維護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仔細查看電池螺栓的通氣孔是否堵塞。電池在正常充電時會產生大量的氫、氧氣體,一旦排氣閥失效或堵塞,內壓過大,可能會引起爆炸。因此,每15日至30日必須檢查一次。此外,日常駕駛時,在離開汽車之前,檢查並確保所有車燈及車內的其他電器(如收音機、CD)已關閉,因為停放時間長會耗盡電池電量。

7.佛靠金裝,人靠衣裝

陽光的暴曬和雨水的浸泡對汽車的外觀有很大的損傷。所以車主們就需要注意定期進行車輛清潔,如定期上光、雨後及時擦車、鍍鉻金屬件的保養、防鏽、塑料件清潔等。

小貼士:

夏季多雨天氣行車必讀

由於夏季高溫、多塵、多雨,這些氣候特點對行車安全都是不利。針對這些特殊的氣候條件,駕車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夏季行車,要根據行運任務的特點和需要,攜帶必要的水桶、雨帆布、防滑鏈條、三角木等、以備使用。

2.配備隨車滅火器,預防因搭鐵不良引起的火花及燃油滲漏引起火災。要防靜電,不在打雷閃電的情況下加注易燃油料。

3.夏季行車,駕駛員容易疲勞打瞌睡,因此,行車前要休息,不可勉強行車,要保持睡眠充足。

4.行車途中遇到雷陣雨往往會引起視線不清,這時最好能控製車速。雨中行車,千萬不要急踩刹車,以防側滑。

5.夏季行駛車輛時要特別注意車輛的涉水問題。許多人認為隻要雨水不淹沒排氣管和分電器就可以放心涉水,其實車輛的電器設備多,且線路複雜,一旦進水會造成多處短路,甚至起火。特別是發動機進水,雨水一旦進入汽缸會損壞活塞和汽缸體等重要部件。如果發動機在水中熄火,不能用推車和打馬達的方法強行起動,應迅速把車從水中拽出,卸下火花塞,轉動發動機將發動機中的水排除。在重新啟動前,必須確認發動機內沒有積水。

科學用車指南

冬日的嚴寒讓萬物凋零的同時也給許多疾病帶來了機會,不但生物如此,愛車也一樣。不好好照顧她,她也會“感冒、發燒、咳嗽”。冬季我們更要注意保養好汽車。

(1)冬季又到了使用暖風的季節,暖風係統在停止使用很長時間後,也會出現故障,所以你要先試一下有沒有熱風、風機運轉有無異響、風管是否通暢。有時遇到暖風水管中的防凍液長期不流動,凝結堵塞了循環管路的情況,雖然不影響行車,維修起來卻十分麻煩。有了問題一定要及時到修理廠修理。

(2)需要檢查一下防凍液。防凍液的量一定要合適,維修站建議防凍液是每兩年一換,但混合的(尤其是夏天加過水的)防凍液一年必須更換。注意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產品不要混用,其次是機油,機油冬季對汽車的潤滑要求較高。如果使用的是夏季機油必須更換,對使用時間較長、顏色發黑、附著力變差的機油都應換掉,以保證發動機啟動順暢。

(3)冬季的時候可以更換高標度的汽油,如果平時使用的是90號汽油,可換為93號油。因為冬季的用車環境溫度更低,使用高標度的汽油燃點更高,打火能力更強一點。

(4)雖然玻璃清洗在冬季的使用量會明顯減少,但也不能忽視,一些人在其他用量多的季節裏用清水和清滌水代替,但冬季裏那些代用品常會結冰,所以冬季裏不可使用。在冬季零攝氏度以下環境中應更換抗凍的冬季玻璃水,或者更簡單,在玻璃水中加入適當比例的酒精即可達到降低冰點、抗凍的目的。

(5)入冬前最好為汽車全身做一次“美容”。因為入冬後天寒地凍,刷洗車輛的次數也會減少,所以冬初打蠟是保養車漆的好辦法。另外打過蠟的車身不易沾水,冬季裏易出現結露成冰的現象。

(6)車燈變黑的燈泡盡早換掉,還要檢查霧燈、刹車燈的情況。冬季易起霧起霜,能見度低,追尾事故特別多,所以霧燈、高位刹車燈工作是否正常,也是冬季行車安全的保障。

(7)蓄電池最怕低溫,低溫環境下蓄電池電容量比常溫時的電容量低得多。因此在寒冷季節來臨之前,應補充蓄電池的電解液,調節好電解液的比重。同時清潔蓄電池的接線柱,並塗上專用油脂加以保護,保證啟動可靠,延長蓄電池壽命。如果車輛在露天或冷庫停放數周不用,應拆下蓄電池,存放在較為溫暖的房間內,以防蓄電池結冰損壞。

(8)輪胎冬季橡膠變硬而相對脆,摩擦係數會降低,輪胎氣壓不可太高,但是更不可過低,外部氣溫低,輪胎氣壓過低,軟胎嚴重可加速老化。冬季要經常清理胎紋內夾雜物,盡量避免使用補過一次以上的輪胎,更換掉磨損較大和不同品牌不同花紋的輪胎。輪胎內外磨損大不相同,為保證安全減少磨損,應定期給輪胎更換位置。

把愛車保養好了,再掌握安全駕駛的一些知識,我們就能和愛車一起安然度過冬季了。

(1)預熱。冬季氣溫低,潤滑油黏滯度增加不易流動,啟動發動機後應讓發動機保持1100轉/分左右,讓車預熱後再起步,此間不可猛踏油門,也不要讓發動機轉速過高。預熱不必等發動機溫度上升到最佳溫度再起步,隻要溫度表的指針開始上升就可以了。

(2)起步。冬季起步一定要十分柔和緩慢,這樣一方麵是為了讓發動機在未達到正常運轉溫度時負載盡量小,另一方麵也讓輪胎在沒熱起來還處於較硬的狀態下有一個漸熱的過程,對發動機、輪胎及安全都有好處。

(3)換擋。冬季駕車換擋要勤,要像駕駛磨合期的車一樣駕駛,一定要注意擋位的選擇和油離配合,擋位過低過高都易使車失控。這一點在冰雪路麵上行駛尤為重要。

(4)行駛。冬季行車,特別剛上路時,一定要盡量讓車勻速行駛,切忌猛加油狠減速,在有冰雪的路麵上更是如此。輕柔加油,及早緩慢減速是冬季行車的原則。

(5)選線。在有冰雪的路麵上行車選線直接關係到安全和行車的順暢。盡可能保持直線行走,不要頻繁換道,有車轍處最好沿車轍走,沒有轍處要注意周圍參照物,辨明道路的走向,提防覆雪掩蓋處的坑窪,若有可能,盡量在路中間行車。

(6)會車。在一般情況下冬季上路會車如同其他季節一樣,但在有冰雪時,會車應及早減速,特別是在道路不很寬的情況下,會車要盡量在直道和稍寬一點的路段。

(7)超車。冬季枝黃葉落,視野略好於其他季節,但由於空曠無遮攔,風也較大,所以前車不易聽到後車的喇叭聲,因此超車時應運用喇叭和前大燈駕提示,待前車做出讓道動作時再超。在有冰雪的天氣,超車很危險,實在必須超車時,要選擇寬直的,對麵有極足夠的安全距離的路段進行,而且超過前車千萬不要馬上向回變線,而要盡量給被超車留出安全距離。

(8)轉彎。冬季駕車轉彎要特別注意避開彎道內的積雪結冰,冰雪路無法避開時,一定要提早減擋減速、緩慢通過。車速降下來後,應采取轉大彎、走緩彎的辦法,不可急轉方向,更不可在彎中製動或掛空擋。

(9)製動。冬季行車製動突出一個“早”字和一個“柔”字,即便是在無冰雪的路麵上行駛,冬季製動的效果也與其他季節不盡相同,往往略有些“硬”,所以冬季駕車製動應早一些輕踩,與減擋製動結合起來更好。在冰雪路上則盡量不踩製動,而運用減擋讓發動機製動。必要時還可運用手製動,但應按住手製動的放鬆鈕,不要讓手製動卡死。絕對不要忘記的是上路前和停車休息再上路時,一定要試著踩幾腳製動,以免結冰導致製動失效。

(10)停車。冬季停車要注意選擇地點,盡量避開坑窪潮濕處,以免積水成冰凍住車輪。另外,有冰雪時要選擇平地停車,不宜在坡地停車,以免起步困難。避開有枯草落葉處,裝有三元催化裝置的車更要注意,以防高溫的三元催化器外殼將枯草引燃。

小貼士:

如何正確使用防凍液

1.加注防凍液前一定要對發動機冷卻係統進行一次認真的清洗。這是因為防凍液中加有除垢劑和清洗劑,使用前如果沒有對發動機冷卻係統進行認真的清洗,直接加入防凍液後,發動機冷卻係統中原有的水垢與防凍液接觸後脫落,使防凍液變濁、變稠,甚至變色、變味,嚴重時堵塞水管、水道或沉澱在水箱下部彎管接頭部位,造成散熱不良,防凍液不能循環,致使發動機溫度過高。為防止這些現象的發生,在加注防凍液前,應使用10%的燒堿水溶液浸泡水箱一個小時,再將衝洗液排放,然後用軟化水反複衝洗2~3次,以清除發動機冷卻係統中原積存的水垢,衝洗完後才能加注防凍液。

2.加注防凍液前要檢查發動機冷卻係統有無滲漏現象,並應及時排除後才能使用防凍液。

3.禁止直接加注防凍液母液。有些駕駛人員及修理人員以為防凍液越純越好,乙二醇濃度越大越好,而直接加注防凍液母液,這樣做不但不能滿足防凍液對冰點的要求,反而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現象,如防凍液變質、濃度大、密度大、低溫黏度增大以及出現發動機溫度高等現象。所以在使用防凍液母液時,一定要按要求進行調製,禁止直接使用。

4.防凍液使用中要實行定期檢查。防凍液的有效期一般4年,因此使用中有連續性。為了減少浪費,防凍液加注後不要隨意更換。但是,應對使用中的防凍液實行定期定項檢查。每年可結合換季保養對防凍液進行檢查。檢查內容應包括冰點檢查、比重檢查,同時還應對使用中的防凍液進行外觀檢查,發現比重增大、防凍液變稠、冰點上升,以及防凍液變濁、變質、變味、發泡等應及時更換。

5.不同廠家生產的防凍液不能混加。混加容易腐蝕發動機、水箱。

汽車省油全攻略

隨著油價的上漲,汽車油耗成為人們越來越關心的問題。如何省油、怎樣降低汽車油耗成了大家關心的問題。要想讓愛車省油,就要知道影響油耗的因素。

(1)車重。對油耗來說,車重是最關鍵的指標。降低100公斤的車重比采用任何先進的節油的發動機技術都重要得多。而車重我們不僅可以從技術參數表中的“整車重量”這一項知道,我們還可以從其他指標中知道,這輛車是不是夠輕。

(2)材料。決定車重的是整車製造所使用的材料。鋁合金比鋼要輕30%,所以用鋁合金做車身的車型都比與它同級車更輕一些。在汽車製造中有比鋁更輕的材料,比如已經用在極少數發動機上的鈦,而最輕的材料是碳纖維,現在隻有F1賽車的車身是用碳纖維製造的。

(3)發動機。發動機是最多人關注的省油指標。從發動機的類型來說,柴油發動機比汽油發動機省油,因為在物理性能上柴油的熱效率比汽油高。另一個直觀的數據是壓縮比,壓縮比越高,發動機就越省油。而采用增壓技術的發動機,不管是機械增壓還是渦輪增壓,油耗都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氣式發動機高。

(4)變速箱。發動機的動力是通過變速箱傳遞出去的,變速箱也是影響油耗的關鍵指標。一般來說自動變速器比手動變速器油耗要高10%以上(cvt無級變速箱除外,下文會提到)。而不管手動還是自動變速箱,擋位越多就越省油。在廠家的技術參數表中除了直接標出是4速變速器還是5速變速器外(目前較多采用的兩種類型),有的還會用4a(m)t或者5a(m)t來表示(a表示自動變速器,m表示手動變速器),在國產車中隻有寶馬5係用6速自動變速器,而奔馳用的7速變速器是目前量產車中擋位最多的。

cvt無級變速器是自動變速箱中的另類,在實際使用中,cvt變速器甚至比手動變速器更省油。目前在國產車中奧迪A6和A4采用的mutltronic、南京菲亞特的speedgear和廣州本田飛度上的自動變速箱都是cvt變速箱。

(5)底盤。原來底盤都是由高強度的鋼製造的,而現在底盤也開始用鋁合金或者其他輕金屬製造,和車身一樣,用比鋼更輕的材料來造底盤對降低油耗也有幫助。國產車中寶馬新5係采用了全鋁底盤,而馬上上市的凱迪拉克CTS的前後懸掛的一些部件也用了鋁合金。

除了汽車本身的因素以外,不科學的駕駛習慣,比如見縫就插、低擋高速、刹車次數多等都會增加油耗。

為了節約油耗,我們應該養成正確的用車習慣。

(1)確保輪胎氣壓正常。因為輪胎充氣不足或者充氣太多都會增加耗油量,所以應該定時檢查輪胎的氣壓。另外,不要隨意更換輪胎的大小。選擇更寬的輪胎或許能讓你的愛車看來更有“跑車味”,但輪胎越寬,車輪的阻力也相應增大,所以除非你真的很需要那額外的抓地能力,否則就隻是在白白浪費汽油錢。

(2)定期檢查方向盤和輪胎是否調準。車子舊了,輪胎和方向盤往往會失準,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油耗。

(3)使用黏度最低的發動機油。一般在汽車手冊上都有說明汽車所能用的最低發動機油黏度。發動機油黏度越低,發動機就越“省力”,自然也就越省油。

(4)仔細保養發動機,有問題立刻維修。因為不論問題大小,它們都會減低發動機的效率,增加愛車的油耗。

(5)好好保養車身,因為車身出現凹陷就會增加汽車行駛時所遇到的氣流阻力。另外,那些華而不實的裝飾品,也同樣隻會增加阻力,幹脆就把它們拆下來算了。

(6)別相信汽油辛烷值越高越好的說法。如果你的愛車隻需要93號汽油,你卻硬給它用97號汽油,這樣是不會提高效率或動力的。所以,先查一查汽車所需要的汽油辛烷值,不要讓加油站白白賺你的錢。

(7)不要長時間熱車。有些車主喜歡在早上開車上路前先熱車一段時間,這是個好習慣。但熱車時間太久無疑是跟自己的口袋過不去,其實也可以先讓車子緩慢行駛一兩公裏來達到熱車的效果。

(8)如果需要在車上等待一段時間,而車輛不需要移動,則最好把發動機熄掉。

(9)不要猛踩油門來加速,這隻會大大增加耗油量,但省不了你多少時間。另外也不要超速,對一般汽車而言,80公裏的時速是最省油的速度,時速繼續提高,油耗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10)記得經常清理車後行李箱。多餘的東西,不論是一雙很少用到的球鞋,還是半罐用剩的機油,都會增加汽車的負重,從而也就增加了你口袋的負擔。

小貼士:

解讀標準油耗和實際油耗

按照國際慣例,汽車廠商公布的油耗數據為車速在90千米/小時的百公裏等速油耗。等速油耗是廠商在國家標準規定的溫度、風向、風速等環境中,使車輛在平坦路麵(機場路麵)或在底盤測功機上保持90公裏時速,然後通過專業方法計算出的油耗數據。

可是在實際駕駛過程中,車況、路況、駕駛習慣都會影響到油耗的高低。因此,一般而言,廠商的油耗隻是一個參考值,而實際油耗往往比廠商給出的油耗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