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病有時不用求人——做自己的家庭醫生(2 / 3)

幹咳帶點痰,有黏液難清除時,可食用梨子、蘿卜、蜂蜜、白木耳、百合根及枇杷葉等。枇杷葉的用法,是先用刷子刷去葉上的毛,當茶飲用。濕性咳嗽且帶痰的情況,則適合食用陳皮或柚子。

身體發熱、痰呈黃綠色時,一般將此種情況稱作熱咳。此時,可攝食蘿卜、冬瓜、梨子、海藻類、枇杷葉及柿子等具冷卻作用的食物。蘿卜以切塊生吃較好,效果優於煮熟。

若是身體冷,時而畏寒,痰呈透明狀,有寒冷感覺時,則屬於寒性情況。適合的食物有大蒜、生薑、蔥、陳皮、銀杏、核桃等。將少許切好的薑加入水即能飲用,可保暖;銀杏可治療咳嗽氣喘。

不過,要注意食用生的銀杏,會引起暈眩或痙攣。因此必須以火煮過,大人一天可吃10個,小孩以5個為限。須煎煮再飲用時的則有南天竹的果實和櫻花樹的樹皮。

棗子酒也有止咳化痰的效果,做法是:用35度的燒酒18升,加上棗子900克(若是大棗子,則隻需300克),置於陰暗處3個月,使其發酵,即可直接飲用,或加冰砂糖、蜂蜜混合飲用。

咳嗽期間要避免過度食用豬肉,因為過多食用豬肉常會產生痰。因此容易有痰者或發燒時,以不吃為妙。痰多的人也不要多吃海參。氣喘或易咳的人若食用生魚片,則會出現發燒、有痰、嘔吐等症狀,烤魚也隻能吃少量。此外,糯米和筍子會使氣喘或咳嗽加劇,有咳嗽症狀者最好避免。

你是不是感冒鬥士

所謂感冒是指普通型感冒,祖國醫學稱“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其中30%~50%是由某種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雖多發於初冬,但任何季節,如春天、夏天也可發生,不同季節的感冒的致病病毒並非完全一樣。感冒病例分布是散發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並細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較急,早期症狀有咽部幹癢或灼熱感、打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可伴有咽痛;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頭痛。一般經5~7天痊愈。

關於感冒病原的傳播途徑,曆來認為主要是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播。近年來,國外一些學者通過實驗研究認為,感冒並非完全通過空氣傳播,而主要是通過手與手的直接接觸,至少由鼻病毒和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的感冒是如此。

美國弗尼吉亞州立大學的教授曾經做過三種可能傳播感冒的實驗:1.把一個感冒病毒的供體與受體置於同一室內72小時,並在二者之間放置一個柵欄,防止相互間手與手的接觸,以觀察小顆粒氣霧的傳播情況。

2.將感冒供體與幾個受體圍坐在一張小桌上,讓供體咳嗽、打噴嚏和談話時的呼吸道分泌物噴灑到受體身上,以觀察大顆粒氣霧的傳播情況。

3.將感冒供體呼吸道分泌物汙染自己的手,然後接觸受體的手,再讓受體用自己已經汙染了的手接觸鼻子和眼睛,以觀察其直接接觸傳播的情況。

實驗結果是:10名小顆粒氣霧的受體中沒有一例患感冒;12名大顆粒氣霧的受體中僅有1人患感冒;而15名用手直接接觸的受體中,竟有11人患感冒。由此可以推測:直接接觸是感冒病原傳播的一種重要途徑。

感冒病人多有發熱、出汗等症狀,或因服用解表藥而汗出。常見食欲不振,甚至出現惡心嘔吐。身體機能和正常不同,所以膳食的時候也要注意。

1.發熱和汗出均傷津液,故宜多飲水或菜湯、果汁、豆漿、牛奶等飲料,以補充津液,並助汗出熱退,驅邪外達,尤其在大汗出時,更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2.感冒病人飲食宜清淡,忌食油膩、黏滯、燥熱之物,可進稀粥、爛麵、蛋羹等食物。即使食欲尚好者,飲食也應保持清淡稀軟,易於消化。

3.感冒以辛散為治療原則,為更好地發揮辛散藥食的祛邪作用,應忌食酸澀食品,如烏梅、杏、檸檬、橙子、柿子、石榴、橄欖等,以免留戀病邪,邪不外透,則纏綿難愈,變生他病。

4.感冒初愈,食欲增加,但此時正氣未複,胃腸功能尚弱,若食量暴增,可致病情反複,古稱“食複”。感冒初愈應遵照循序漸進的進食原則,由少漸多,由細軟食物到普通飲食。

5.經常感冒的人,大多由於氣虛,衛外不固,抵抗力不足所致,平素選用一些補氣藥膳,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中醫據辨證施治原則,將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及風熱感冒,表裏兩感,胃腸型及暑溫型感冒,對症施藥才能治愈感冒,不然病好不了,還會加重病情。

1.風寒感冒

主要症狀為發燒怕冷、頭痛、咽喉發癢、周身不適、咳嗽多稀白痰、鼻塞或流清涕、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等。應選用謹防敗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黃止嗽丸、小兒四症丸和參蘇理肺丸。用法照說明或遵醫囑用。並以生薑、蔥白煎湯為藥引。注意事項: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複方感冒片等。

2.風熱感冒

症狀為惡寒輕、發熱重、頭脹痛、咽喉腫痛、口微渴、少汗出、咳嗽吐黃痰、舌苔薄白或微黃、舌尖紅赤、脈浮等。應選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Vc銀翹片、複方感冒靈片等。按照說明服用,病情重時可以加倍用量,小兒酌減。忌用羌活丸、理肺(參蘇、通宣)丸等。

3.表裏兩感(風寒和風熱混合型感冒)症狀為高熱、惡寒、頭痛眩暈、四肢酸痛、咽喉腫痛、大便幹燥、小便發黃、舌苔薄黃、舌頭紅赤。應選用表裏雙解、解表治理的藥物,如:防風通聖丸(散)、重感靈片、重感片等。注意不宜單用銀翹解毒片、強力銀翹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黃解毒片等,因療效欠佳。若屬流行性感冒可服用複方大青葉衝劑、感冒衝劑等。

4.胃腸型感冒與暑熱感冒

症狀為惡寒發燒、熱度不高、惡心嘔吐、腹痛瀉下,或頭重頭痛、無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脈浮等。應選用藿香正氣水、午時茶、香霍散等。胃腸型感冒者不能選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

小貼士:

不服藥治感冒

是不是感冒了?當你這麼想的時間,不妨喝杯熱薑茶或蜂蜜汁。這是從以前就流傳至今的“老奶奶秘方”。熱薑茶是在熱水中加入薑汁和檸檬汁、蜂蜜混合攪拌而成。或者可以用老薑與黑糖熬煮,具有祛寒氣、治鼻塞的效果。蜂蜜汁是在熱水中加入檸檬汁或柚子汁再加上蜂蜜攪拌而成的。

另一種治療感冒的方法很獨特。當感冒初起時,一般都是先出現咽喉痛,沒胃口,嘴裏有口臭等現象,中醫叫“上火”了。此時,隻要在早晨起床後,空腹唱一大杯子涼開水,就會有效果。萬一忘了喝涼開水,隻要在上班時衝上一杯“減肥茶”,清清腸胃也會很有效。俗話說:“要想長生,腸中常清。”就是這個道理。

貧血靠補不靠藥

貧血是困擾許多人的一種疾病。由於貧血時血紅蛋白減少,血液運輸氧的能力降低,會使全身組織和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氧,於是會在全身引起各式各樣的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蒼白”,往往是被家人發現臉色不好,皮膚蒼白。最容易檢查出蒼白的部位是口唇和眼結膜。早期的自覺症狀還有疲乏、無力、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貧血時由於機體需要設法提高氧的供應,於是就代償性地加快呼吸和心跳而引起氣短和心悸,特別是活動後氧消耗增多,症狀也加重。如果貧血很嚴重,即使休息時也會感到氣短心悸。慢性嚴重貧血甚至會引起心髒擴大、心力衰竭。此外,還可能引起食欲不振、惡心、腹脹、月經失調、閉經和性欲減退等症狀。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症狀涉及的組織器官很多,但沒有一個症狀是“貧血”所獨有的,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現這些症狀。

另一方麵貧血症狀的輕重和貧血發生的速度特別有關。緩慢逐漸發生的貧血,雖然緩慢,但可能症狀輕微,甚至不出現症狀,所以不能單憑有無症狀來判斷有無貧血,還需要測定血紅蛋白濃度來確定。

一般地說貧血發生急劇,機體來不及代償或老年患者及原有心髒功能不良的患者症狀更明顯。

除上述常見的貧血症狀外,由於貧血大多是繼發於其他疾病,所以患者還會表現出原發疾病的症狀,比如,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貧血,患者會出現便血或黑便。腎髒病引起的貧血患者可能有浮腫、尿血、高血壓等症狀。

女性患貧血的現象比較普遍。那麼女性應該怎樣調理呢?

女性一生中多有耗血或失血。平時若不善於養血,則易引起貧血,出現心慌、頭暈、麵色蒼白、失眠等血虛病。對此除請醫生治療外,還可采用以下方法進行自我調理。

1.生活的調理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劇烈活動、勞累。體位改變應緩慢進行,以免產生急性腦缺血而暈倒。

2.飲食的調攝

多吃綠色蔬菜和含鐵量高的食物,如蛋黃、牛肉、肝、腎、海帶、母雞、魚蝦、紅棗、獼猴桃、葡萄、桂圓、核桃、芝麻、胡蘿卜、紅薯、菠菜、洋蔥及豆製品等食物。因為在補鐵的同時輔以維生素C的攝入,這樣有利對食物中鐵的吸收。另外,注意要適量適時飲茶,因為茶葉中含有的鞣酸能阻礙食物中鐵質的吸收。

3.心理調適

有一類女性事事以別人為先,吃虧讓人,心中的矛盾和痛苦長期不得宣泄,導致肝氣不舒、氣滯血淤,經量過多。這種血虛症需要用逍遙散舒肝順氣,活血化淤,並學會心理疏導,適當宣泄。補藥可用西洋參含片。

這裏介紹兩款食療補血方:

1.蓮子桂圓湯

蓮子、桂圓肉各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將蓮子泡發後去皮、心,洗淨,與洗淨的桂圓肉、紅棗一同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煎煮至蓮子酥爛,加冰糖調味。睡前飲湯吃蓮子、紅棗、桂圓肉,每周服用1~2次。此方具有補心血、健脾胃之功效,適用於貧血乏力、神經衰弱、心悸、健忘、睡眠不安等。

2.豬肝粥

豬肝(其他動物肝髒也可)100~150克,粳米100克。先將豬肝洗淨切碎,與粳米一同入鍋,加水1 000克及蔥、薑、油、鹽各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日服1劑,分數次食用。此方具有益血補肝、明目的功效,適用於血虛萎黃、貧血等。

小貼士:

改善貧血的食物

飲食治療是治療貧血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食物有利於改善貧血症狀和補充造血功能的營養成分,應注意選用。

1.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蛋類、乳類、魚類、瘦肉類、蝦及豆類等。

2.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的水果和綠色蔬菜,如酸棗、杏、橘子、山楂、西紅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筍等。維生素C有參與造血、促進鐵吸收利用的功能。

3.富含鐵的食物。雞肝、豬肝、牛羊腎髒、瘦肉、蛋黃、海帶、黑芝麻、芝麻醬、黑木耳、黃豆、蘑菇、紅糖、油菜、芹菜等。鐵是構成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鐵性貧血者較為常見。

4.富含銅的食物。銅的生理功能是參與造血,銅缺乏也能引起鐵的吸收障礙和血紅蛋白合成減少。

上述食物日常飲食中應注意調配,盡量做到食物的多樣化。在貧血期間如服用鐵劑時,不要喝茶,以免妨礙鐵的吸收。

牙疼不是小事

牙痛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這種說法流傳民間好久,其實,牙痛就是你牙齒有病的外在反應。有可能是齲齒或者是你的牙髓或犬齒周圍的牙齦被感染,當然你的前臼齒出現裂痕也會引起牙痛,有時候僅是菜屑卡在牙縫也會引起不適。另外,牙痛也可能由鼻竇炎引發。如果發生牙痛,最好找牙醫找出你牙痛的真正原因。但在看牙醫之前,你可以用下列方法止痛。

1.漱口。含一口水(溫度近似體溫),用力漱口。假使牙痛是由於菜屑陷入牙縫,則利用漱口清除菜屑,便能解決牙痛。若漱口無效,可使用牙線剔除。但小心勿傷及牙齦。

2.麻醉止痛。含一口稍烈性的酒,可麻醉牙齒及牙齦,達到止痛功效。

3.含蘆薈。割一小片蘆薈,剝除外皮,把內含黏性液體的果肉含在疼痛處,2~4小時自行緩解。

4.漱鹽。水三餐飯後及睡前,將1茶匙鹽加入約230ml溫水(接近體溫),以此溶液漱口。勿吞咽。

5.按摩手。這方法可緩解50%的疼痛。取一冰塊搓摩拇指與食指骨頭相連的V字地帶。輕輕地將冰塊壓在此部位5~7分鍾。

一位加拿大研究員發現,60%~90%使用最後一種方法的人,因此而減輕牙痛。他的研究顯示,這種摩擦法能幹擾牙痛神經衝動的傳導。

冰敷就像治療淤傷一樣,冰敷最靠近牙痛部位的臉頰,可緩解疼痛。每次敷15分鍾,一天至少3~4次。

6.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每隔6~8小時服用一粒。

寒冷的冬天很多人經常牙疼。驟然下降的溫度讓一些人的牙齒疼痛明顯起來,有時張嘴吸了口涼氣牙就能疼半天。牙科醫生告訴大家,這主要是由齲齒或急性牙髓炎引起的。

牙疼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見的症狀,可由許多疾病引起,如齲齒、急性牙髓炎、牙周炎、急慢性根尖周炎、牙本質過敏、牙齒隱裂或根折等。齲齒引起的牙疼是因為牙體有齲洞,遇到冷、熱、酸、甜等刺激或食物嵌塞入齲洞時而感覺牙疼,刺激因素去除後牙疼立即停止;冬天天氣較冷,所以也常常會引起牙疼。急性牙髓炎引起的牙疼,表現為牙齒自發性、陣發性疼痛,遇到冷熱刺激或夜間休息時疼痛加劇,屬於深齲洞、深牙周袋等引起,患者一般無法明確指出患牙的部位,刺激因素去除後牙疼仍可持續較長時間,開髓手術後疼痛即可緩解;牙周炎引起的牙疼,表現為持續性鈍痛,伴牙齦紅腫、出血溢膿,甚至牙齒鬆動,牙齦萎縮;急慢性根尖周炎引起的牙疼,表現為持續性跳痛,牙齒有伸長感或浮起感,不能咀嚼食物。

另外,可以誘發牙疼的疾病還有三叉神經痛、頜骨骨髓炎、幹槽症、智齒冠周炎、急性化膿性上頜竇炎、頜骨惡性腫瘤、牙齦惡性腫瘤、頜骨含牙囊腫、上呼吸道感染、心髒病、白血病、癔病、神經衰弱等,應采取對症治療。

醫生特別提醒,口腔疾病引起的牙疼非常難受,對人的身體健康和精神刺激很大,一般藥物或民間偏方無法根治,止疼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到正規口腔醫療單位進行治療。

小貼士:

治療牙疼的民間偏方

1.取大蒜搗爛,溫熱後敷在疼點上可以治療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狀。

2.把味精按1∶50的濃度用溫開水化開後,口含味精溶液一會兒就吐掉。這樣連續幾次,堅持兩天後牙痛就會好的。

3.牙疼的時候可以切生薑一小片咬在痛處,必要的時候可以重複使用,睡覺的時候含在口裏也無妨。這是很安全可靠的一個驗方。

4.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裏加上食鹽10克;攪拌,等鹽溶化之後放在爐子上燒開。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5.丁香粉速治牙疼。藥物:丁香10粒。上藥研末。牙疼時將藥末納入牙縫中。此方治牙疼,一般數秒即能止疼,重著連續用2~3次。

補鈣,從小抓起

鈣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之一,如果沒有鈣,就不可能有生命的產生。鈣是人體內最豐富的礦物質,參與人體整個生命過程,是人體生命之本。從骨骼形成、肌肉收縮、心髒跳動、神經以及大腦的思維活動,直至人體的生長發育、消除疲勞、健腦益智和延緩衰老等,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

通常在35歲以後,骨骼中的鈣等無機物質的含量逐漸減少,如不充分補充鈣等物質,可能出現鈣缺乏引起的包括骨質疏鬆在內的嚴重疾病等現象,女性重於男性。對於人的一生來說鈣都是不能缺少的。

可是由於飲食混亂不合理和其他一些因素,許多人都嚴重缺鈣,市麵上出現許多補鈣的產品,可是補鈣不時一蹴而就的,補鈣最好通過食補。

日常食物中,鈣的來源以牛羊乳及乳製品為最好,不僅含量豐富,且吸收率高。已查明,蝦頭蝦殼中含鈣量很高,達2000毫克/100克,溶解度好,是一種生物蛋白鈣晶體的理想補鈣物,吃蝦取殼肉是不科學的!含鈣豐富的常用食物,除上述外還有豆類(黃豆、青豆、黑豆等及其製品)、核桃、芝麻、發菜、海帶等。

鈣的補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在鈣劑的選擇上要考慮價格性能比。專家特別指出,價格高的產品不一定質量好,吸收好。比較我國市場上的一些鈣劑的價格,按每天補充相同鈣量計算,不同鈣劑價格相差10倍甚至20倍之多。

專家建議,鈣劑的補充可分早晚各1次,或早中晚各1次,一般可在進食時補充。晚上睡前服用可防止因夜間血鈣濃度下降引起的抽筋,而且對於改善睡眠質量也有較好的效果。貧血病人補鈣與補鐵的時間最好隔開,鈣對鐵的吸收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同樣鐵對鈣的吸收也不利。含磷的可樂飲料、酒精以及富含植酸、鞣酸的食物(如麥麩、菠菜等)會降低鈣的吸收。維生素C對鈣的吸收有一定促進作用,因此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或飲用橙汁等有利於鈣的吸收。維生素D不僅是鈣被機體吸收的載體,而且鈣隻有在維生素D的作用下才能被骨骼利用。

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要注意減少鈣的損耗:食物應保鮮貯存,牛奶加熱時不要攪拌以免鈣的流失;菜不宜切得過碎,炒菜要多加水,烹調時間不要太長;菠菜、茭白和韭菜等含草酸較多的蔬菜,應當先用熱水浸泡以溶去草酸。

過量補鈣不僅是一種浪費,對某些人也可能產生不良影響。在補鈣結合補維生素D時,應防止過量維生素D中毒。對絕大多數成人來說,補鈣量在每日2000毫克的範圍內是安全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鈣劑每片(袋)含鈣量22~25毫克,這對於更年期婦女或成人補鈣就不太適宜,因為若每天補充500毫克鈣,就需服用10~20片,這麼大把地吃藥片一般人較難接受。對於說明中不標示鈣含量的產品最好不予選用。

小貼士:

每天需要補多少鈣

1.胎兒期

母體內的胎兒在發育的後3個月大量沉積鈣質,此時孕婦應增加含鈣豐富的食物或適當補充鈣劑,不僅有利於自身鈣的貯存,又有利於胎兒的生長。這一時期,最佳攝入量是1200毫克/天。

2.嬰兒及兒童

純母乳喂養的足月嬰兒,4個月內母乳完全可滿足嬰兒鈣的生理需要量,即250至300毫克/天。以牛奶或以牛奶為基礎配方奶喂養的4個月以內的嬰兒,隨月齡的增長,鈣的需要量亦增加,每日為500至600毫克。2至10歲的兒童,鈣的需要量以公斤體重計算,是成人的2至4倍,一般每日應攝入800毫克以上的鈣。有研究顯示,此期鈣攝入不足,會影響最終身高和骨量峰值。

3.少年及青年

青春期處於生長加速的第二個高峰期,此時鈣攝入量對達到理想的骨量高峰有重要作用,最佳攝入量為1200至1500毫克/天。

4.成人

成人骨骼不再生長,但骨組織的代謝並不是靜止的。一般來說,25至45歲的成人每日攝入鈣量應為800至1000毫克,65歲以上的老人鈣攝入量以1500毫克/天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