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津門攻堅戰(3 / 3)

元月6日,平津前線司令員林彪、羅榮桓致函陳長捷:“我們即將進行天津戰役了。鄭洞國是榜樣,將軍如效仿將為人民立大功,如抵抗隻能使自己遭受殺身之禍。希望你們在我們總攻之前,派代表來談判。”

陳長捷當日沒予回複。

10日上午,天津市參議會派出四個代表與我軍談判。劉亞樓按林彪8日指示,提出了令天津守敵投降的四點意見。下午,這四名談判人再次出城對劉亞樓說:“陳將軍已基本同意放下武器,但時間太倉促,看能不能推遲到12日中午以後。”

劉亞樓答道:“你們回去告訴陳長捷,不要再抱什麼幻想了,最後期限隻能是明日晚18點。”

11日下午兩點,四位參議員再次出城,告知劉亞樓,陳長捷完全同意放下武器,但62軍與86軍未同意,隻願放下重武器,讓他們帶步槍回南方。

劉亞樓冷笑一聲道:“如這兩個軍不願放下武器,陳長捷可以把他的陣地轉讓給我們,讓我們直接讓這兩個軍繳械。”

12日,中央軍委致電林彪、聶榮臻:“天津之敵如能接受你們所提出限時繳械之條件,你們即不經攻擊而占天津。如該敵不能接受你們所提條件,則你們應於適當時間內攻占天津。”到13日,天津方麵再沒派代表出來。天津之戰已不可避免。

●千門大炮一齊怒吼,天津城防土崩瓦解。傅作義癱在椅子上。上校參謀舉槍狂嗥:“不把美人留給共產黨。”陳長捷成了階下囚,侯鏡如逃之夭夭。

元月14日上午10時,東北野戰軍二十二個師共三十四萬人,在東野參謀長劉亞樓的統一指揮下,對天津之敵發起了總攻。

於是,上千門大炮一齊怒吼起來。

四十分鍾後,天津重要的、堅固的防禦工事即被摧毀。

東西兩主攻集團在炮火、坦克的掩護下,於11時,即突破了天津所謂大堡壘式城防。

145師下午1時,開始從南攻擊。

各部采取穿牆越頂的戰術,炮兵、步兵、工兵三家密切配合,迅速突破了敵人布滿地雷、設置嚴密的防禦工事,直插既定目標。

8縱135師在攻擊時,遭到敵人猛烈炮火反擊和28次的反衝鋒。

各縱隊在向縱深的戰鬥中,為了打通走廊,徹底分割敵人,斬斷敵人與市內的聯係,以便各個殲滅,均采取了大膽穿插的辦法。

東西兩集團,在突破後即集中兵力向前迅速發展,經過16小時激戰,於15日早上5點,兩主攻部隊勝利會師於金湯橋。

至此,天津市敵人已被分割成數塊,指揮陷入嚴重混亂。

陳長捷發現東野的主攻方向是中部,一下子亂了方寸。幾個月的精心準備,已付之東流了。

15日天一亮,南半城多數部隊已經呼叫不到了。他意識到天津莫說守三個月,再守三天恐怕都十分困難了。

15日8時,天津最強的支撐點海光寺已被東野攻占。

傅作義從東野開始總攻天津,他和陳長捷的通話就沒有中斷過。他這麼關注天津,有兩個用意:一是看天津部隊能不能突圍,二是看天津到底能支撐多久,好在和談中與中共談價錢。

這一夜,傅作義沒合過眼,共軍有五十萬眾在天津打響時,開始收縮了對北平的包圍,看樣子隻能寄希望天津能支撐個十天半月了。

15日9時,傅作義又和陳長捷通了話,那時海光寺已失,陳長捷要求傅作義率兵殺出北平。傅作義未置可否,隻說堅持下去就有辦法。

過了兩個小時,傅作義再要通陳長捷的電話,那邊已沒人接了。傅作義拿著話筒,呆立了良久,一下子癱倒在椅子上。

他知道自己和共軍和談的大半資本已不複存在了,這比35軍全軍覆滅更讓他絕望。

一小時前,也就是15日上午10點,東野攻占了天津核心陣地指揮機關——天津警備司令部。天津警備司令部司令陳長捷、86軍軍長劉雲翰被東野1縱1團生俘。

至此,天津敵方指揮係統癱瘓。

1縱1團正在攻打天津警備司令部的時候,陳長捷手下一作戰參謀精神崩潰了。他是浙江奉化人,靠著和委員長同鄉這一便利,三十來歲,已經是上校參謀了。這些年來,他積極反共,欠共產黨一筆又一筆血債。他知道天津保不住之後,眼神變得遊弋不定,似乎預感到了被俘後的結局。

9點半鍾,他反複重複的隻是這一句話:“我得不到你,也不能讓共軍得到你。”

十分鍾後,他拎著衝鋒槍走進地下室總機班。他在門裏奇怪地朝一個戴著船型帽的美麗的女兵笑著。那女孩子騰出手指指自己的耳機,又低頭工作起來。坐著的一排女兵都朝上校禮節性地笑了笑,她們都知道這一對那種叫人眼饞的關係。

突然間,上校朝那女兵舉起了衝鋒槍,他長嘯一聲,一個點射擊倒了女兵。其他女兵想躲閃已來不及了,上校朝她們掃射起來。

見再無人的聲音,上校走近工作台,抱起那女子,輕輕合上戀人的眼皮,慢慢掏出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果斷地扣動了扳機。

天津城北的敵主力151師,在東野開始總攻後,覺察北麵並不是主攻方向,但因受北麵東野助攻部隊積極主動的箝製,陳長捷調他們也調不走了。該師在那裏堅守十幾個小時後,發現自己已陷入完全被包圍的絕境,萬不得已,隻好放下武器投降。

隨著151師繳械,天津戰役結束了。

此役經曆二十九個小時,全殲天津守敵十三萬人。

毛澤東接到攻克天津的電報後,高興地說:“華北問題已解決了大半。”

東野剛剛開始總攻天津,敵17兵團司令、兼津塘警備司令侯鏡如已經把兵團指揮部搬到一條大軍艦上。當晚,得知天津被共軍攔腰斬斷後,即令其精銳部隊乘艦準備南逃。

東野天津前線司令部趁敵軍心動搖與混亂之際,令12縱利用一切大小道路向塘沽進逼,相機奪取塘沽。

12縱16日16時向塘沽之敵發起攻擊。突破後即向縱深發展,攻至新港,侯鏡如率主力從海上逃走。

17日,順利解放塘沽,並殲敵掩護部隊三千人。

至17日,北平已處在四麵楚歌的困境之中,傅作義隻好選擇和平解決這一條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