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齊出湘鄂贛(1 / 3)

●“睡了幾個月,越睡覺越多。你林彪累了,白崇禧就不累?你林彪是肉長的,白崇禧就是鐵打的?一口氣追過去,白崇禧能跑到月亮上去?”“我同意他們休整,可要保留點意見哩。蔣介石、李宗仁落了水,可爬上岸來還會咬人。”觀音寺遭遇戰,四野全盤計劃落空。

為了盡快殲滅桂係主力,5月25日,中央軍委決定,第二野戰軍之第4兵團暫歸第四野戰軍首長指揮,明確任務是,第一步,在宜春一帶配合四野殲滅桂係主力,第二步待命入湘抄襲白崇禧的後路,爾後待命入川。

6月2日,中央軍委又根據中南敵情,就南進作戰作了進一步的指示。電報說:“各軍到齊休整一段時期,然後三路或兩路同時動作,齊頭並進,一氣打到贛州、郴州、永州之線,使白崇禧各部處於我軍猛打猛追猝不及防而遭我各個殲滅,加像劉鄧從江邊一氣打到閩北那樣。程潛、李默閹、陳明仁有和我們合作反蔣反桂這可能性,請你們亦利用張軫推動程潛,站在我們方麵。”

林彪看完電報後,良久不語。過了半天,他用筆在“如像劉鄧由江邊一氣打到閩北那樣”和“陳明仁”的下麵畫了兩條橫線。

前四天,也就是5月29日,中央軍委來電,提出了或西線13兵團先動,或兩線同時攻擊的兩個方案,請林彪、肖克考慮。第二天,林彪、肖克向中央報告,認為應采用兩線同時攻擊的方案。當天,林、肖作出決定,以13兵團率第38、第47、第49軍為右路,出宜昌、沙市渡江南進,殲宋希濂主力;以12兵團率第40、第45、第46軍為中路,沿粵漢路前進;以第15兵團率第43、第44、第48軍並配屬兩廣縱隊為左路,沿湘贛邊,配合二野4兵團攻擊前進;第14兵團以第42軍留守河南,第39、第41軍沿粵漢路跟進。

林彪把電報放下,問肖克道:“一個月準備時間夠了吧?”

肖克道:“差不多,就是不知道白崇禧會不會搞些突變。”

“穩住他,”林彪站了起來,“鄂西的13兵團不能再向前突出了,免得嚇著宋希濂,應報軍委,4兵團暫時不要過贛江。我們應該休整一段。你看呢?”

肖克道:“我同意,我看湖北軍區沿江武裝也要向後撤上一段距離,這樣更徹底些。”

“那就這麼辦吧,”林彪道,“湖北軍區的部隊也歸程子華指揮吧。”

四野的請示電送到毛澤東手裏時,他正在吃午飯,小桌上擺著一碟青辣椒、一碟紅辣椒和一碗紅燒肉。

毛澤東看了電報後,把碗朝桌上一放,不吃了,點了一支煙,表情嚴肅起來。

“這個林彪呀,哎——”他轉身對衛士道:“你去請周副主席過來一趟。”

不一會兒,周恩來進來了,看桌上的飯菜,開玩笑道:“是誰惹主席生氣了,該挨板子,是不是李訥呀!”

“隻怕你的板子沒那麼長,鞭長莫及喲,你看看林彪在幹什麼。”

周恩來道:“我看過了,他在休息。”

毛澤東道:“睡了幾個月囉,越睡覺越多,二號電叫他休整一段時間,一個月能算短嗎?你林彪累了,白崇禧就不累?你林彪是肉長的,白崇禧就是鐵打的?一口氣追過去,白崇禧能跑到月亮上去?一個月時間,讓人家準備,再打就是啃硬骨頭。現在是多睡了覺,一個月後就是多流血。”

周恩來笑道:“主席不要生氣,他們可能有他們的難處,四野的兵員大都來自東北和華北,江南的地形、氣候,江南的群眾基礎,都是問題,難免有些思想顧慮。再說,那裏的交通、後勤都不算好,百萬之眾的家也難當。”

毛澤東想了一會兒道:“好吧,我同意他們休整,對這事我還要保留點意見哩。白崇禧可沒有睡大覺,蔣介石、李宗仁落了水,可還沒有死,還會爬上岸來咬人。”

四野主力在長江以北及漢水兩岸休整的時候,白崇禧加緊部署了湘贛線的防務。他見有機可乘,便想出了一個華中局部反攻計劃。他命令宋希濂集中十四到十八個師的兵力,於7月初向荊門、當陽地區發動機動攻勢,準備擴大江北的根據地。

宋希濂在鄂西悶了幾個月,見正麵也沒什麼壓力,就想出來透透氣。

這半個多月,林彪和肖克睡了幾個好覺,一聽到這個消息,他們都興奮起來。林彪的臉上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

6月25日,宋希濂令其2軍在古老背、白洋之線渡江北進。28日,保安西旅進占當陽。7月2日,宋希濂將其主力124軍和2軍集結於宜昌附近觀風向。

宋希濂剛開始動作,林彪和肖克就製定了這樣一個作戰方案。38軍6月30日進至宜城、鍾祥之線集結隱蔽,準備當敵人進入荊門時,大膽插到荊門以南及西部一帶,斷其後路,圍而不攻,以吸引敵人增援,待參加戰役各軍趕到江陵、宜都以北完成戰役迂回時,再同時開始攻擊。47軍要在7月2、3號進至襄陽集結隱蔽,從38軍右側插入當陽、宜都之間,迂回切斷敵人回宜昌退路。49軍要於6月30日進至沙洋、馬良集集結,待38軍等插到荊門以南時,即西渡漢水,由38軍左側迂回包圍並切斷敵人逃往沙市的退路。39軍進至京山、天門,隨49軍後跟進。湖北軍區部隊分兩部,一部負責誘敵,一部明著集結,以隱蔽我戰役意圖,誘敵前進。

至7月2日,各部集結完畢。

在作戰室裏,林彪仍一言不發地朝地圖站著。肖克走過去道:“林總,是不是該給中央報告了?”

林彪打了個手勢道:“再等一等。15兵團渡江情況怎麼樣?”

肖克道:“明天可以渡完。”

7月3日,宋希濂繼續北進。

7月4日,林彪、鄧子恢向中央軍委具體報告了宋希濂北犯情況,和擬發動宜沙、湘贛戰役的計劃。中央軍委當即批準。

7月5日,敵2軍一部占領當陽北。7月6日,敵124軍侵占遠安。7月7日,敵先頭兩個軍及一個保安旅進至當陽、遠安及附近地區。宋希濂當即向白崇禧報告了北進情況。

7月6日,四野林彪、鄧子恢、肖克下達了由第13兵團發起宜沙戰役的命令。

林彪這幾天十分興奮,每天至少多吃半斤炒黃豆。他從內心裏感謝這個宋希濂,在自己家門口打個大勝仗的夢終於能圓了。即使敵人不來增援,能殲敵兩個軍一個旅,戰果也不能算小。他覺得這幾萬人已經放到他的盤子裏,動動筷子,就全部解決了。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一次小小的遭遇戰,使總攻計劃提前了兩天,形勢一下子急轉直下。

9日晨,南漳與當陽間觀音寺。

事情要從頭一天晚上說起。宋希濂2軍一營長是個孝子,他的母親能生下他,據說是送子觀音的恩典。因此,其母嚴令他以後每至觀音廟,都要進香磕頭還願。營長在北進途中,知道這裏有座觀音廟,就下令所部在這附近歇宿,他自己則住進這個寺中,燒了半夜的香。

四野47軍141師晝伏夜行,8日夜沿著附近樹林向南穿插。

天快亮時,某團三連正行走到這一段。兩個戰士一邊走,一邊小聲拉著家常。

胖子說:“俺媳婦再過七八個月就要生了。”

瘦子說:“是不是你的種,看你得意的,又沒放你的假,你哪兒來的時間?”

胖子道:“可別胡說,俺媳婦可是個貞節妞子,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兩個月前,部隊正好路過俺們家,俺就回去了一趟。”

瘦子道:“那你怎麼知道你要當爹了?”

胖子道:“那時她正在期上,這還不算,俺村有個小時候的朋友,在41軍當兵,他上個月回了家,俺媳婦托他給我捎的口信,這會能錯?”

瘦子道:“那恭喜你了,我是還不敢想這些,小時候在舅舅家看上一個,有多年不見,也不知嫁人沒有。”

胖子道:“你舅舅好像就在湖北吧,你說過的。”

瘦子朝東北角一指,“遠在天邊,舅舅他們村離這裏不很遠。不知這仗什麼時候才能打完。真想去看看舅舅呀!”

胖子道:“你和那小妞分手時,有多大?”

瘦子道:“十六,她十五。”

胖子道:“十五歲早醒事了,給你留沒留話?”

瘦子道:“我回河北時,她送我一荷包,現在還在我脖子上掛著呢。”

胖子道:“那你該去找找她。”

兩人沉默著走一陣。

瘦子問:“你希望是個兒子呀是個女兒?”

胖子答:“兒子。”

瘦子道:“你能保證是兒子?”

胖子答:“我信命。”

瘦子說:“我倒有個辦法,這前麵有個觀音廟,裏麵有好多泥捏的孩子,去偷個兒子就生個兒子,很靈的。”

胖子道:“真的?遠不遠?要是真能生個兒子,俺死了也不算不孝了。”

瘦子說:“不遠不遠,離這林子也就拉泡屎的工夫。”

兩人一商量,佯稱小便,就從林子裏出來了。瘦子對這一帶很熟,不一時,就到了廟的後邊,兩人從一個流水洞爬進去。匆忙偷了一個泥孩子出來,影影綽綽看見門口處有兩個背著槍的人。

瘦子低聲道:“還是從洞裏爬吧。”

話沒落音,那邊問話了。

“口令——”

胖子答:“宜沙。”

槍就響了。

兩人鑽出洞。隻見十幾個人影追了過來,頓時槍聲大作。不一時,兩邊交上了火,想回避也來不及了。

打了半個時辰,觀音寺這邊已沒有抵抗。找一個俘虜一問,營長和衛兵幾個跑了。

師裏忙把這情況報告軍裏,軍裏忙報到兵團部。

程子華聽完後,當即下令:“通知各軍,迅速展開迂回包圍,把此情況報告野司。”

這個事件雖然引起了宋希濂的懷疑,但還沒確定這就是四野的主力。因此,這一天他的部隊沒有停止北進。

消息傳到四野司令部,直氣得林彪滿臉蒼白。宋希濂早被打怕了,這一驚動,恐怕又要把一個圍殲戰變成一個追擊戰。口袋還沒張開,敵人隻進來個上半身。事到如今發火也沒用,他這時己經預感到這個戰役的不順。東線的進展也不盡人意,他開始覺察到白崇禧的難對付了,看來一口吃掉白崇禧不大可能。

10日上午10時,140師在黃土坡與敵後尾接觸。部隊動作遲緩,沒有迅速實行迂回包圍,而是和敵人進行長達九小時的對峙。黃昏時,這部敵人乘隙逃走了。

宋希濂見發現我軍主力,當即下令全線收縮撤退。

7月10日晚,肖克讀了13兵團戰報和宋希濂全線撤退的消息後,林彪冷冷地扔下一句話:“這個師長不用再當了。”轉身走出了作戰室。

這一夜,四野首長、13兵團首長、47軍首長都徹夜未眠。大兵團作戰最忌諱的擊潰戰發生了。羊已經跑掉,且就這一隻羊,補牢是毫無意義的,隻有盡全力捕捉這隻羊。

11日8時,38軍抵半月山,該地敵人已經逃跑。軍長梁興初站在半月山上,想起半個月來部隊迂回穿插的種種辛苦,一拳打在一棵柏樹上。

12日,47軍139師占領龍泉鋪,敵已逃跑,追至土門,殲敵一部。同日,140師占領鴉雀嶺,敵124軍軍部及76師一部已於頭一天由該地坐汽車向宜昌撤退。同日,141師在雙蓮寺附近殲敵一個營,殘敵繼續向西南逃竄。同日,38軍114師追至太和場,該地敵人亦逃往宜昌。

至此,北犯之敵除少部被殲外,大部竄入宜昌及沿江渡口。宜沙戰役第一階段,未能達到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