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人與你交談時,你會覺得非常輕鬆和愉快,他們不管自己或別人的講話是否有那麼可笑,有時候對方連話都還沒講完他就笑起來了。他們也並非是不在意與別人的交談,隻能說這種人“笑神經”特別發達。
這種人大都性格開朗,對生活要求不太苛刻,很懂得“知足常樂”,而且特別富有人情味,無論走在什麼地方,他們總是有極好的人緣,這對他們開拓自己的事業本來是極好的條件,可惜這類人大多喜愛平靜的生活,缺乏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否則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該屬於他們。
(4)邊說話邊打手勢
這種人與人談話時,隻要他們一動嘴,一定會有一個手部動作,攤雙手、擺動手、相互拍打掌心等,好像是對他們說話內容的強調。他們一般都很有主見,對事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願聽從別人的意見或是即使聽了也不會采取。他們做事果斷、自信心強,習慣於把自己在任何場合都塑造成一個領導型人物,很有一種男子漢的氣概,性格大都屬於外向型。
這類人如果去演講一定會極盡煽動人心之能事,他們良好的口才時常讓你不信也信。他們與異性在一起時表現尤其興奮,總是極欲向人表現出他“護花使者”的身份。
這類人對朋友相當真誠,但他們不輕易把別人當做自己的知己。踏實肯幹的性格使他們的事業大都小有成就。
(5)表裏不一
當你給某男士遞煙或其他食物時,他嘴裏說“不用”、“不要”,但手卻伸過來接了,顯得很客氣的樣子,這完全是假裝客氣。這種人處事圓滑、老練,不輕易得罪別人,哪怕他恨不得讓你早點死,但與你見麵時依然會對你友好地微笑。所以,他們大多屬於交際中的世故之人。與其交往,要小心為妙,千萬不能隻看表麵現象,否則哪天你被他出賣了,有可能還在那傻乎乎地幫他數錢呢!
這類人一般比較聰明,愛好廣泛,時常把愛情視為兒戲,但他們一旦愛上一個人,就很難擺脫掉感情的束縛。
(6)交談時抹頭發
如果與你麵對麵坐著或站著,這種人總要時不時地抹抹頭發,好像是為了引起你對他們發型的興趣。其實不然,因為這種人即使一個人獨自在家看電視,他也會每隔三五分鍾“檢查”一下頭發上是否粘上了什麼不好的東西。可以說,他們這已經是習慣動作了,天性使然。
他們大都性格鮮明,個性突出,愛憎分明,尤其嫉惡如仇。倘若公共汽車上有小偷,而乘客都是這種人的話,那個小偷無疑會被當場打個半死。他們一般很善於思考,做事細致,但大多數缺乏一種對家庭的責任感。
他們對生活的喜悅來源於追求事業的過程。這句話聽起來有點玄乎,不過仔細想來你就會明白,喜歡拚搏和冒險的人,他們是不在乎事情的結局的。他們在某件事情失敗後總是說:“我問心無愧,因為我去幹了。”
(7)擠眉弄眼
這種人不管是在兩人世界也好,在大庭廣眾之下也好,他們都肆無忌憚地擠眉弄眼,有時候他們也並非是在調情或相互勾引。這種人確實太輕浮或缺乏內涵修養,在戀愛和婚姻上也總是喜新厭舊。雖然他不一定會跟“原配”離婚,甚至還可能對結發妻子“相當好”,但那隻不過是他的自尊心在起作用而已。
這類人特別會處理人際關係,盡管他們十有八九都略顯偏激,但因為他們的處事大方,為其掩蓋了很多不是。在事業上他們由於善捕捉機會,而能深得領導的賞識。
如果你現在在你單位上“混得不怎麼好”,那麼向你推薦這種男人,可以向他好好學習一下,他們可以稱得上“拍馬屁”的“祖師爺”,他們出道以來,從沒聽說有誰“拍在馬腿”上的。
(8)掰手指節
這種人習慣於把自己的手指掰得咯咯地響,不管有人無人,有事還是無事。如果有人在心煩意亂時聽到這種響聲一定極不舒服,隻想找到“肇事者”揍他一頓。
這類人通常精力旺盛,哪怕他得了重感冒,如果叫他去幹一件他平常最喜愛的活動,他同樣會從床上爬起來。他們還很健談,喜歡鑽“牛角尖”,依仗自己思維邏輯性較強而經常把你的談話、文章說得一無是處,直至批得你體無完膚才罷休。
這是一類典型的多愁善感型,而且是出名的“情種”,隻要是異性,他們極有可能隻相處一兩次就會愛上。
這類人對事業、工作環境很挑剔,如果是他喜歡幹的,他會不計較任何代價而踏實努力地幫助你;相反,如果是他所不喜歡的事,而你非要逼迫他幹,他不當眾出你的醜,也一定會暗地裏甩你的“冷板凳”。
(9)腿腳抖動
開會也好,與人交談也好,獨自坐在那兒工作,或是看電影,這類人總喜歡用腿或者腳尖使整個腿部顫動,有時候還用腳尖磕打腳尖或者以腳掌拍打地麵,這種行為當然不能登大雅之堂,但習慣者總是習以為常。
這種人最明顯的表現是自私,他幾乎從不考慮別人,凡事從利己主義出發,尤其是對妻子的占有欲望特別強,經常會無緣無故地製造一些“醋海風波”,在這個問題上說他們有“神經質”一點也不過分。他們對別人很吝嗇,對自己卻很知足,可以說他們有著和“守財奴”——歐也妮·葛朗台一樣“良好”的習慣。
不過這類人很善於思索,他們經常給周圍朋友提出一些意想不到而又發人深省的問題。
(10)吐煙圈
這種人明顯的特點是做事優柔寡斷。昨天約定好了今天要去某個地方旅遊,或者到卡拉OK唱歌,或者一起去逛商場買東西,或者幹別的什麼事,當你叫他走時,他往往會看似謹慎地說:“慢著,考慮一下”,其實什麼事也沒有。在愛情方麵他們通常表現為“藕斷絲連”。從這點還可斷定,他“生來就不是做官的料”。
但是這種人接受能力強,反應快,在當今的社會,如果能全心投入策劃或創意方麵的事業,肯定會大有作為,大出風頭。
對於他們來說,有時候,強烈的叛逆個性並不是壞事。
(11)死死地盯住別人。
這種人不喜歡受約束,經常我行我素。同時,他們比較慷慨,因此他們周圍總是有一些相幹不相幹的人。
(12)喜歡走角落
十有八九,這種人屬於自卑型。他們參加各種會議或聚會,總是找最偏僻的角落坐下,不過要排除那種昨天通宵達旦,今天想找一個不易被人發現的角落打瞌睡的人。
喜歡走角落的人性格大都有怪異的一麵,如果你說他無能,他絕對會做一件事給你看看;如果說他行,他反而表現得非常謙虛;大家都說某件事情不能做,他偏要去試試。這類人最不樂意接受的是讓他拜訪年輕女性的家,那樣的話,他要站在門前給自己鼓足夠的勇氣才敢上前敲門。
調動這種人工作積極性的唯一辦法就是表揚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自己還是有很多長處和優點。
通常,這類人口頭表達能力不強,盡管他們中很多人非常聰明。但書麵表達也就是寫作能力都相當不錯,寫情書當然很在行。可惜他們的情書雖然寫得很多,卻大都壓在枕頭下麵了,不然又有好多女孩子會“倒黴”。
(13)抹嘴、捏鼻子
這種動作略顯不雅觀,不過還沒到有傷大雅的地步。
習慣於抹嘴或捏鼻子的人,大都喜歡捉弄別人,卻又不會“敢作敢當”。他們的唯一愛好是“嘩眾取寵”,眼見你氣得咬牙切齒,他們卻在那兒高興得手舞足蹈。從這方麵來講,不妨認為他們有點“變態”。
這種人最終是被人支配的人。別人要他做什麼,他就可能做什麼。如果他們進百貨店或者麗場,售貨員最喜歡的就是這種人。也許他根本什麼都不準備買,但隻要有人說“先生,這件可以”,而他就會買下。因此,摸清了這種人的底細之後,不要對其委以重任,但是可以適當地利用他們。
二、由骨察相
古人認為,頭無異骨,難成貴相。這裏所說的異骨既是集於麵部的九骨。《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高鼻子,長頸項,麵貌有龍相,須髯特美,左大腿上有七十二顆黑痣。為人仁厚愛人,喜歡施與,意誌豁達,胸襟開闊,常表現出大度寬宏,不肯從事家人生產農作各業。到了壯年,試作官吏,做泗水亭長。
高祖為亭長,對其公所中吏人,無不加以輕侮。高祖好酒好女色,常常向王媼、武負二人的酒館賒酒。有時,高祖喝醉,臥不能起。武負、王媼常看見高祖身體上麵有龍出現,甚以為怪異。高祖每次來買酒,便留在酒館中暢飲,二人按酒價數倍計價。等二人見高祖醉臥而有龍出現的怪事以後,到年底算賬的時候,這兩家酒館經常撕了賬單,不向高祖索債。
高祖常出差到秦都鹹陽,當時恣意遊觀名勝,看到了秦皇帝的威儀盛勢,他感慨長歎說:“啊!大丈夫應當像這個樣子!”
單父縣人呂公與沛縣令相友善。呂公為了避仇人,遷到沛縣來,隨沛縣令為客,因而在沛縣落戶。沛縣中豪傑吏人,聽說沛令有貴客來,都前往道賀,當時蕭何為主吏,他向貴賓們說:“凡是致贈禮金,不滿一千錢的,就請他坐在堂下。”
高祖當時做亭長,平日輕視沛縣衙中吏人。於是他假寫了一張禮帖,上寫:賀錢一萬。實際他連一錢都沒有帶去。這個禮帖送到呂公手上,呂公看了大驚,自己起身,迎接高祖於門前。呂公好給人相麵,看見高祖的狀貌特殊,因而特別敬重,引高祖入座。蕭何向呂公說:“劉季這個人,常是說大話很多,能做成的事很少。”高祖因呂公對他的敬重,便輕侮諸客,高坐上座,毫不謙讓。
呂公因高祖狀貌之奇,乃在席間以目示意,堅留高祖不要退席。於是高祖便留下來,在客人都散去之後,呂公對高祖說:“我從年少的時候,就好給人相麵。我相過的人太多了,但是沒有一位像劉季你的相貌這樣高貴的。劉季,我希望你能多多自愛!”呂公稍停說:“我有一個女兒,願意作你執箕帚的妻子。”
酒席宴罷,呂媼對呂公決定以女兒嫁高祖的事,非常生氣。呂媼怒向呂公說:“你平素總是說:這個女兒是奇特不尋常的,應該嫁與貴人。沛縣令和你相交極好,求我們女兒,你不肯。為什麼自己胡亂的就把女兒許給劉季了?”呂公說:“這就不是孩童女子所能了解的事了!”呂公終於把女兒嫁與劉季。呂公的女兒就是後來的呂後,生孝惠皇帝和魯元公主。
高祖作亭長的時候,常常休假回家,到田裏看看。有一次呂後帶兩個孩子在田中耕田,有一個老人由田中經過,求些水喝,呂後見老人餓,又給老人一些吃的,老人就給呂後相麵。老人說:“夫人的相貌,是天下的貴人。”呂後又要老人相兩個孩子,老人看看孝惠皇帝,說:“夫人所以能夠大貴,就因為這個男孩子的關係。”老人又相魯元公主,也說是貴相。等老人走了之後,高祖正好從田舍來,呂後便將老人相麵的事,說給高祖聽,說客人路過此地,相孩子和我都是大貴之相。高祖便問,老人在哪裏。呂後說:“剛走,不會走遠。”高祖便追去,果然追上。高祖問老人相呂後和孩子的事,老人說:“方才我相過的夫人和小孩,相貌的高貴都像你,你的狀貌,貴不可言。”高祖便道謝說:“如果真如先生所言,這相麵誇讚鼓勵之德,絕不敢忘。”後來,高祖貴為天子,找尋這位老人,可是老人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