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既識神骨,當辨剛柔——剛柔鑒(1 / 3)

《冰鑒》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0193232910]}],"1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start_container_index":1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quote_content":"《冰鑒》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0193232910]}],"3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7,"start_container_index":3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3},"quote_content":"《冰鑒》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0193232910]}],"4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04,"start_container_index":4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0},"quote_content":"《冰鑒》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019323291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五行為外剛柔,

內剛柔,則喜怒、跳伏、深淺者是也。

《冰鑒》原典

既識神骨,當辨剛柔。剛柔,則五行生克之數,名曰“先天種子”,不足用補,有餘用泄。消息直與命相通,此其皎然易見。

五行有合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順而合。順者多富,即貴亦在浮沉之間。金與火仇,有時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者,其貴非常。然所謂逆合者,金形帶火則然,火形帶金,則三十死矣;土形帶土則然,土形帶水,則孤寡終老矣;木形帶金則然,金形帶木,則刀劍隨身矣。此外牽合,俱是雜格,不入文人正論。

五行為外剛柔,內剛柔,則喜怒、跳伏、深淺者是也。喜高怒重,過目輒忘,近“粗”。伏亦不伉,跳亦不揚,近“蠢”。初念甚淺,轉念甚深,近“奸”。內奸者,功名可期。

粗蠢各半者,勝人以壽。純奸能豁達,其人終成。純粗無周密者,半途必棄。觀人所忽,十得八九矣。

原典精譯

已經鑒別出神骨的清濁優劣之後,應當進一步辨別剛柔。剛柔,是陰陽二性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原理,名叫“先天種子”。其中有柔弱不足的,就增補;陽剛過度的,就消泄。陰陽彼此消長與命運相聯係,是比較容易看見的。

五行之間具有的相生、相克、相仇三種關係,這種關係叫做“合”;“合”又有順合與逆合之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種輾轉相生就是順合。相貌外形歸入順合中的人多會致富,但是卻不會尊貴,即使偶然尊貴,也總是浮浮沉沉、升升降降,難於保持長久。金以火為仇敵,因為火能克金,但是,有時火與金又相輔相成,金無火煉不成器。類而推之,火仇水,水仇土,土仇木,木仇金等等之間的關係都是這樣,這就是逆合。形貌上帶有這種逆合的人就會非常高貴。在逆合之相中,如果是金形帶有火形,便非常高貴,相反,如果是火形帶有金形,到了30歲就會死亡;如果是水形人帶有土形之相,那麼就會一輩子孤苦伶仃;如果是木形人帶有金形之相,便會非常尊貴,相反,如果是金形人帶有木形之相,那麼就會有刀劍之災,殺身之禍。其餘以此類推。至於除此之外的那些牽強的說法,都是雜格,不能歸入文人的正統理論。

五行,是人的陽剛和陰柔之氣的外在表現,即是所謂的“外剛柔”。除了外剛柔,還有與之相應的內剛柔。內剛柔指人的喜怒哀樂感情、激動與平靜兩種情緒、深淺不一的心機城府。遇到令人高興的事情,就樂不可支,遇到令人憤怒的事情,就怒不可遏,而且事情一過就忘得一幹二淨。這種人陽剛之氣太盛,性情接近於“粗”。平靜的時候沒有一點張揚之氣,激動的時候也昂揚不起來,這種人陰柔之氣太盛,性情接近於“蠢”。遇到事情,初一考慮,想到的很淺,然而一轉念,想到的卻非常深入和精細。這種人陽剛與陰柔並濟,接近於“奸詐”。凡屬內藏奸詐的人外柔內剛,遇事能進能退,能屈能伸,日後必有一番功業和名聲可以成就。

既粗又蠢的人,剛柔皆能支配其心,使他們樂天知命,因此壽命超過常人。純奸的人——即大奸大詐者,胸襟開闊,能藏丘壑,遇事以退為進,以順迎逆,這種人最終會獲得事業的成功。那種外表舉止粗魯,心思也粗枝大葉的人,隻是一味地剛,做起事來必定半途而廢。以上這些,也就是“內剛柔”,往往被忽略,而且一般察人者十有八九都會忽略它。

智慧解析

在《冰鑒》中提出“神”和“骨”為相之本,有本才會有種子,因此在本章中認為“剛柔”是相的“先天種子”。換句話說,“神”和“骨”很重要,而“剛”與“柔”同樣很重要,“辨剛柔”,方可入道。

“剛柔,五行生克之數”。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生克是指五行之間相互促進或是相互製約的關係。作為事物的兩個方麵,剛柔即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不足用補,有餘用泄”。這個思想就是符合陰陽五行的運動變化規律——即陰陽互轉、五行生克規律。比如金旺,則太剛,剛則易折,則用水來泄金之旺;如水太弱,屬柔不足以濟事,則用金來生水,助其弱勢。如果人觀五行中的某一“行”不足,其他部位都可以加以彌補,即《老子》中所言的“損有餘而補不足”,如果一“行”有餘,其他部位卻可以加以削弱。這就是比較中和平衡的“剛柔相濟”。比如說,如果眼睛的形或神不足,而耳朵的神和形卻有餘,那麼耳朵就可以彌補眼睛的不足,反之亦然。

一、外剛柔

外剛柔是指人的陽剛和陰柔之氣的外在表現,是可以從外貌形體上直接看出來的形態特征。古人曆來都很重視形體,並根據五行的性質把人的形體、相貌、性格、氣質歸為五種類型。

隨後,劉邵又用骨、氣、肌、筋、血等來說明性質,跟五質、五常之間的關係。如有柔性,就具有弘毅的性格,而弘毅的性格就是仁之質;如清純,就具有文禮的性格,而文理的性格就是禮之本;肌體如結實、雄壯,就具有貞固的性格,而貞固的性格即是信之基;筋.若有勁,就具有勇敢的性格,而勇敢的性格就是義之決;血色若平暢,就具有通微的性格,而通微的性格即是智之原。

五常指的是仁、義、禮、智、信。《白虎通德論》雲:“五常者何,謂仁義禮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愛人也,義者宜也,斷訣得中也;禮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見微者也,信者誠也,專一不移也。故人生而應八卦之體,得五氣以為常,仁義禮智信也”。弘毅、文理、貞固、勇敢、通微等五質具有恒常之性。

上述四個方麵可用下表表示:

水 金 土 火 木 (五行)

血 筋 肌 氣 骨 (五體)

色平而暢 筋勁而精 體端而質 氣清而明 骨植而柔 (五本)

通微 勇敢 貞固 文理 弘毅 (五質)

智之原 義之決 信之基 禮之本 仁之質 (五常)

這裏所講的這些內容,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及儒家學說毫無所知的讀者是很難理解的,必須對中國古代諸子百家的觀點仔細琢磨,才能體會出其中深刻的含義。

五行可以象征五體、五質、五常,也可以成為表現道德的條件,因此就用木來象征溫和正直而果斷的道德,剛毅宏大的品德,理智而尊敬的素質。用土來象征忠厚而嚴肅,柔弱卻能自立的品德,簡明通順地指出過錯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