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互惠定律:(2 / 3)

一個落單的士兵正在吃東西,毫無戒備,一下子就被德國兵繳了械。他手中還舉著剛才正在吃的麵包。這時,他本能地把一塊麵包遞給對麵突襲的敵人。

麵前的德國兵忽然被這個舉動打動了,他做出了不可思議的行為——他沒有俘虜這個敵軍士兵,而是將其放了,自己空著手回去,雖然他知道回去後上司會大發雷霆。

這個德國兵為什麼這麼容易就被一塊麵包打動呢?其實,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在得到別人的好處或好意後,就想要回報對方。雖然德國兵從對手那裏得到的隻是一塊麵包,或者他根本沒有要那塊麵包,但是他感受到了對方對他的一種善意。即使這善意中包含著一種懇求,但這畢竟是一種善意,是很自然地表達出來的,在一瞬間打動了他。他在心裏覺得,無論如何不能把一個對自己好的人當俘虜抓回去,更別說要了這個人的命。

其實這個德國兵不知不覺地受到了心理學上互惠定律的左右。得到對方的恩惠就一定要報答的心理,是人類社會中根深蒂固的一個行為準則。

愛心傳遞,懂得感恩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一直在播種,也許我們不經意的一次善意,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感激。當然,我們付出的時候並不是為了得到回報,可生活就是這樣,有播種就會有收獲,對我們來說也許隻是綿薄之力,對需要幫助的人來說則可能會是新的人生起點。

在尼泊爾白雪覆蓋的山路上,刺骨的寒氣伴隨著暴風雪,讓人很難睜開雙眼。

有個男子走了很久,好不容易碰到一個旅行家,兩個人自然而然地成了旅途上的同伴。半路上他們看到一個老人倒在雪地裏,如果置之不理,老人一定會被凍死。

“我們帶他一起走吧,先生!請你幫幫忙。”男子提議。旅行家聽了很生氣地說:“這麼大的風雪,咱們照顧自己都難,還顧得了誰呀!”說完便獨自離去了。

這個男子隻好背起老人繼續往前走。不知過了多久,他全身被汗水浸濕,這股熱氣竟然溫暖了老人凍僵的身體,老人慢慢恢複了知覺。兩人將彼此的體溫當成暖爐相互取暖,忘卻了寒冷的天氣。

“得救了,老爺爺,我們終於到了!”看到遠處的村莊,男子高興地對背上的老人說。當他們來到村口時,發現一群人聚在一起議論紛紛。男子擠進人群中一看,原來是有個男人僵硬地倒臥在雪地上。當他仔細觀看屍首時,嚇了一大跳——凍死在距離村子咫尺之遙的雪地上的男人,竟然就是當初為了自己活命而先行離開的那個旅行家。

行路的男子並不知道幫助老人會為自己贏得生機,他隻是出於悲憫之心才背著老人行進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男子的善心不但救了老人的性命,更讓自己成功走出困境,而旅行家則為他的自私付出了代價。

麵對需要幫助的人,千萬不要吝惜自己的愛心,善待他人,把你的愛心奉獻出來。在你不經意地付出以後,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愛你的員工,他就會百倍地愛你的企業

孟子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的過程就是經營人心的過程。

因此得道者得人心。得道之人擁有的是無形資源,即使是在最失意的時候,這種人心齊聚的優勢,也會幫助他們化險為夷,安渡難關。而失去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少,甚至連親戚也會叛離。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裏的“人和”就是指人心所向。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對於一個組織、一個團隊,最大的製勝法寶就是——人心。軍隊如此,企業

更是如此。《孫子·謀攻篇》中講道:“上下同欲者勝。”即是說,官兵同心,上下齊心協力,就可以奪取戰爭的勝利。這是孫子提出的分析決定戰爭勝負的一

個最根本的條件。那麼,如何使上下同欲呢?孫子在《計篇》中指出:“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就是說,有道的君王,可以使民眾與他的意願相一致,這樣,民眾在戰爭中,就可以為國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險。在這裏,孫子提出的“道”是使上下同欲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