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不僅語言如此,現實生活亦同樣如此。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簡化,剔除不必要的生活內容。這種簡化的過程,就如同冬天給植物剪枝,把繁盛的枝葉剪去,植物才能更好地生長。每個園丁都知道不進行這樣的修剪,來年花園裏的植物就不能枝繁葉茂。每個心理學家都知道如果生活匆忙淩亂,為毫無裨益的工作所累,一個人很難充分認識自我。
為了發現你的天性,亦需要簡化生活,這樣才能有時間考慮什麼對你才是重要的。否則,就會損害你的部分天資——而且極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那麼,我們如何來實現這種簡化呢?很簡單,就是重新審視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和所擁有的一切東西,然後運用奧卡姆剃刀,舍棄不必要的生活內容。
相傳,有位科學家帶著自己的一個研究成果請教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隨意地
看了一眼最後的結論方程式,就說:“這個結果不對,你的計算有問題。”科學
家很不高興:“你過程都不看,怎麼就說結果不對?”愛因斯坦笑了:“如果是對的,那一定是簡單的,是美的,因為自然界的本來麵目就是這樣的。你這個結果太複雜了,肯定是哪裏出了問題。”
這個科學家將信將疑地檢查自己的推導,果然如愛因斯坦所言,結果不對。
也許你認為奧卡姆剃刀隻放在天才的身邊,其實它無處不在,隻是有待人們把它拿起。
越複雜越容易拚湊,越簡單就越難設計。在服裝界有“簡潔女王”之稱的簡·桑
德說:“加上一個扣子或設計一套粉色的裙子是簡單的,因為這一目了然。但是,對簡約主義來說,品質需要從內部來體現。”她認為,簡單不僅僅是擯除多餘的、花哨的部分,避免喧囂的色彩和繁複的花紋,更重要的是體現清純、質樸、毫不造作。這也是奧卡姆剃刀的一種運用智慧。
給人生做減法,讓心靈不負重
有個人覺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見哲人,尋求解脫之法。
哲人給他一個簍子背在肩上,指著一條沙礫路說:“你每走一步就撿一塊石頭扔進去,看看有什麼感覺。”
過了一會兒,那人走到了頭,哲人問有什麼感覺。那人明白了生活越來越沉重的道理。當我們來到世界上時,我們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簍子,然而我們每走一步都要從這世界上撿一樣東西放進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覺。
於是那人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這沉重嗎?”
哲人問他:“那麼你願意把工作、愛情、家庭、友誼哪一樣拿出來呢?”
那人不語。
哲人說:“當你感到沉重時,也許應該慶幸自己不是總統,因為他背的簍子比你的大多了,也沉重多了。”
人生路坎坷的時日居多,升學、工作、晉級、成家哪一個環節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大部分時間都在負重而行,領導同事的誤會、工作上的摩擦、生活上的不如意都是令人難過的源泉,這時候就得有負重而行的心理承受力。如果不夠寬容,不夠豁達,不會變通,最終會把自己逼入死角。
人生這麼短,何必要讓自己在名利中折騰呢?攀比隻會產生煩惱。開奔馳的固然威風瀟灑;並肩漫步又另有一番幸福甜蜜。怎樣才是一個完整的家?不是豪華洋房,昂貴花苑;而是兩個人共同建築、共同守護的“城堡”!我們這座城堡,牽著手才能找到,幸福是因為互相依靠。“城堡”的大小不在於它的實際麵積,而在於兩人心裏的感覺。感情這個地基打得越牢固,日久你就會越感到它的“宏偉”。
劉墉先生對人生的解釋是:“麵對人生的起起落落,人生的恩恩怨怨,卻能冷冷靜靜一一化解,有一天終於頓悟,這就是人生。”
生活中,常常聽有人抱怨到活得太辛苦,壓力太大,其實這往往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興趣、經驗之前,便給自己在人生各個路段設下了過高的目標,這個目標不是根據個人實際情況製定的,而是和他人比較製定的,所以每天為了完成目標,不得不背著責任的包袱去生活,不得不忍受辛苦和疲憊的折磨。
人首先要為自己負責任。有的人不看實際情況,要求自己必須考上名牌大學,必須學熱門專業,認為這是自己的責任,隻有這樣才算完美人生。許多大學畢業生不願去基層,不願去艱苦地區,就是因為他們人生的背簍中背負有太多的責任。
這種以私利為出發點的個人抱負,已褪變為一個包袱壓在身上,讓人喘不過氣來。
可有人卻樂此不疲。
人們常說:“什麼事都歸咎於他人是不好的行為。”但真的是這樣的嗎?許多人動不動就把錯誤歸咎於自己,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觀念。比如說有的人因孩子學習不好而整天苦惱,因孩子沒考上大學而內疚。隻要自己盡力去為孩子做該做的一切了,因為其他原因而落榜,怎麼能把責任歸到自己身上呢?再者,塞翁失馬又安知非福呢?指不定孩子能在其他方麵有成就呢。
了解自己,就不必勉強自己,不必掩飾自己,也不會因背負太重的責任包袱而扭曲自己。如此,就能少一些精神束縛,多幾分心靈的舒展,就少一點自責,多幾分人生的快樂。
有的人對自己和社會格格不入的個性感到相當煩惱,可是後來把它想成:這種個性是與生俱來的,是上天所賜予的,並非自己努力不夠。這樣一想,也就不再責備自己,不再煩惱了。
歌德曾經說過:“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隻有認清了在這個世界上要做的事情,認真去做自己喜愛的事,我們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知道自己的責任之所在,並背負了適合自己的責任包袱,我們就能體會到人生旅途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