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老人們常說“長得好看的人越看越一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說女人是水,遠觀清澈脫俗,近嚐平淡無味的話;那麼,男人就是土,遠看肮髒粗俗,近剖內涵豐富。男人是要近看的,不要深入與他接觸,你永遠也看不到他真正的思想光輝。不要輕信那些男人的花言巧語和誇誇其談,要真正地與其進入內心交流,才能看出他是否真的有內涵。
十全十美的白馬王子在現實生活是不存在的,但真正的好男人這個世界上並不少,少的隻是發現。什麼才算是好男人,千人千麵萬人萬解,但無論是什麼樣的男人,都隻有真正地接觸後才能識其真麵目。思想是一個男人最強的隱蔽力量,是做人的智慧與謀略。男人有思想,才能積極主動地創造成功的機會,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從而打造豐富多彩的人生。女人要看懂一個男人,就不得不深入到他的思想,不然就無法見識他的全部魅力。
男人不是因為他生來是一個男性,就稱得上一個男人了。一個男人有時候隻有在一個女人的身邊,才可能完整地展示出屬於男人的陽剛。有些男人善於賣弄,華而不實,如果你僅被他的外在表現所迷惑,那就離危險不遠了。男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沒有思想,沒有品質,沒有責任心。
女人要遠看,是從美學角度來說的;男人要近看,是從現實角度來考慮的。
人總是會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麵呈現在大家麵前,但有些男人不懂得表現,他們總是把自己最美的思想藏得很深,這就需要獨具慧眼的女性去挖掘寶藏了。
善於賣弄的男人最初或許會令女人著迷,但是他們無法給予女人持久的愛情。
以為激情就是愛情的女人會自食惡果,因為有些男人隻願“采花嚐新”,他們畏懼真正穩固親密的關係,所以女人不能不防。打女人的男人不能原諒,吃軟飯的不能原諒,賭棍嫖友不能原諒,無孝心無德行的不能原諒,品質惡劣的不能原諒,言而無信的不能原諒,因為這樣的男人沒有責任感。
距離適當,感情才能幸福美滿
有距離,才有美感。很多婚姻的觸礁,原因就在於妻子和丈夫走得太近。戀愛中出現問題,很多也因為雙方整天粘在一起。太近的距離,讓雙方的缺點暴露無遺,少了那種朦朧的美感。
而且,男人愛女人,很多是因為女人的美貌,但過日子不是隻靠臉就行的。
有的女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她們以為隻要自己能守住美貌就能抓住丈夫的心。歲月無情,容貌易逝。單從外表上比拚,最終還是要被年輕女人擊倒。隻有美麗的內在,才能真正長久地抓住一個人的心。女人如書,容貌是書的封麵,氣質是書的內容。僅有漂亮的外貌卻缺乏內涵氣質的女人,這樣的書盡管封麵裝幀很漂亮,但並不具有可“讀”性;相反,既有美的外貌又有美的氣質的女人才是既可觀賞又耐品讀的珍品書。所以,把你用來美容打扮的時間,分一半用來裝飾內在,豈不是更好?這樣無論遠看近看,你都是美麗的女人。
當然,這是針對女人自身修養來說的。對於男人如何看女人這一問題,男士們還是要與妻子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讓雙方離得太近,也不要對妻子的缺點過於苛刻,她本來就不是“天外飛仙”,你不能用你以前幻想的那個完美形象來要求自己的妻子,這樣不公平。給雙方一點空間,懂得欣賞妻子的優點,這樣才會讓生活更融洽。
對於男人來說,好男人是不能用統一標準來劃分的。同樣的特性放在這個男人身上是優點,放在那個男人身上可能就是缺點了。也許是人之優我之劣,也許是人之劣我之優。世事的不確定與變化,使人們的性格千奇百怪,世界也變得多姿多彩。也許一個男人會因為少了聰慧多變而成就了他的敦厚質樸;也許一個男人會因為心地善良而仕途失意;更也許一個男人會因為一時的莽撞而一夜暴富。
男人如書,從外觀上講,書有厚薄之分、有裝幀堂皇與簡約之別,男人也有魁梧與矮小、俊朗與委瑣之別;從內容上說,書分高雅和平庸、厚重與淺薄,男人更有內涵深厚與空有一副外表之分。男人如書,有的可以終生為伴,相濡以沫;有的隻能默默祝禱,遙遙相望;有的則唯願此生不與之謀麵。讀書是需要時間的,好書多讀才能懂。
男女雙方都要學會欣賞與被欣賞,要懂得保持最適當的距離來欣賞和被欣賞。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完美隻是相對的,唯有缺憾才是絕對的。欣賞他人的時候,要懂得找到最佳的距離來欣賞;被欣賞時,我們要盡量保持在最佳距離給人欣賞,該遠則遠該近則近。
《聖經》中上帝對男人和女人說:你們要共進早餐,但不要在同一碗中分享;你們要共享歡樂,但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飲;像一把琴上的兩根弦,你們是分開的也是分不開的;像一座神殿的兩根柱子,你們是獨立的也是不能獨立的。
這段話形象地說明了婚姻關係中兩個人的韌性關係,拉得開,但又扯不斷。
誰也不能過度束縛對方,也不能彼此互不關心,有愛,但是都在適度的範圍之內,這才是和諧的婚姻。可是很多人似乎並不能體會到婚姻的真諦,在他們眼裏,對方身上有很多缺點,他們常常試圖通過各種途徑讓對方改掉壞習慣。可是習慣的產生是日積月累的作用,在自己身上已經存在了幾十或者十幾年,當然不會輕易改掉。於是夫妻之間的矛盾就產生了。
夫妻之間產生爭執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把婚姻當成一把雕刻刀,時時刻刻都想用這把刀按照自己的要求去雕塑對方。為了達到這個理想,在婚姻生活中,當然就希望甚至迫使對方摒除以往的習慣和言行,以符合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有誰願意被雕塑成一個失去自我的人呢?於是,“個性不合”、“誌向不同”就成了雕刻刀下的“成品”,離婚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要知道,婚姻,不是一個人的付出,隻有兩個人同心協力,才能維護好一個溫暖的家。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注意到對方的付出,甚至有的人會把對方的付出看作是想當然的。如果對方稍微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就加以指責,這樣的做法無疑會傷害了對方的心,會讓他覺得一切的努力都付之東流了。
愛一個人,就應該讓他感覺到幸福,而不是要給他原本疲憊的心靈增加新的創傷。所以,在夫妻生活中,一定要相互扶持,相互欣賞,相互鼓勵。雖然因為個性的不同,兩個人沒有辦法完全融為一體,但是一定要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存在,讓他體會到你對他的欣賞和愛護。在他犯錯的時候,給予善意的提醒,而非指責,有時候一個善意的眼神也會讓對方覺得很溫暖;在他犯傻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愛撫,告訴他“你真可愛”,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話語,卻可以激起愛的漣漪,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體貼。
疏者密之,密者疏之
刺蝟法則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就是領導者如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是一種不遠不近的恰當合作關係。
與下屬保持心理距離,可以避免下屬的防備和緊張,可以減少下屬對自己的恭維、奉承、送禮、行賄等行為,但也要防止與下屬稱兄道弟、吃喝不分。這樣做既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又能保證在工作中不喪失原則。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這才是成功之道。
沒有距離感就難以樹立權威。法國的戴高樂曾說:“偉大的人物必然會與別人產生距離,因為沒有威信就不能樹立權威,沒有與世俗的距離就不能產生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