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reference_book_ids":[7111990303451515912,6885615257843141645,7070317133669862414,726189784192726121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哲學家們究竟做了些什麼?這確實是個奇怪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也許我們有必要先揭示他們沒有做什麼。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對身邊的許多事物都已經十分了解了。比如蒸汽機的運轉方式,這屬於力學和熱力學知識。我們對人體結構及其功能也相當熟悉,這些是解剖學和生理學的研究對象。再比如星球的運行,我們也了解了不少,這就屬於天文學範疇。所有諸如此類有著明確定義的知識都屬於某種具體的學科。
但是,所有這些知識又全都被未知的領域包圍著。如果你越過邊界,走入這個未知的領域,你就從科學轉向了沉思,這種沉思活動是一種探索,其中就包含了“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正如我們在後麵將讀到的那樣,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的各個領域無不發端於哲學探索。一旦某種科學有了牢固的基礎,除了一些邊緣問題和方法問題,它會在發展中從不同程度上變得獨立。但是換個角度看,探索的過程不會這樣進行下去,它隻是在不斷地前進,從而找到新的研究內容。
我們必須把哲學和其他的沉思活動區別開來,哲學本身既不打算為我們解除煩惱,也不是為了拯救我們的靈魂。正如希臘人所說的那樣,所謂哲學,也就是一種出於自身原因而進行的探險旅行。因此,原則上並不存在什麼教條、禮儀或神聖的問題,盡管個別哲學家可能會拘泥於教條,變得越來越固執。對於未知的事物,實際上有兩種態度:一是接受人們基於書本、神話或神靈啟示所做的聲明;二是自己親自走出去看一看,而這種方法正是哲學和科學的方法。
最後,我們可能還注意到了哲學的一個特性。如果有人問我們什麼是數學,我們可以告訴他一個辭典上的定義,出於辯論的需要,我們可以說數學就是關於數的科學,這樣說不僅可以避免非議,而且提問者也很容易理解,盡管他可能對數學一竅不通。用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就任何一個具體的學科給出定義;但是,我們卻不能這樣定義哲學。對哲學所下的任何一個定義都會引起爭議,因為它僅僅是某一種哲學態度的體現。要弄清哲學究竟是什麼,唯一的途徑就是去研究哲學。而本書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揭示以前的人們是怎樣研究哲學的。
人們常常會在心中產生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又無法從科學領域找到答案;另外,那些有主見、善於獨立思考的人也不甘心輕易相信預言家提供的現成答案。哲學要做的事情正是探索這些問題,有時甚至是解決這些問題。
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問自己幾個這樣的問題:比如,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如果真有的話;世界的存在是否有一個目的;曆史究竟要往哪裏發展;或者,以上問題是否毫無意義?
另外,還有這樣幾個問題:如自然界是否真的被規律支配著?還是因為我們願意看到萬物有一定的秩序,而認為本應如此?此外,還有一個普遍存在的疑問,那就是世界是否被分割成精神和物質這兩個不同的部分?如果是,它們又是怎樣發生聯係的?
關於人類,我們又該做何評價呢?是否就像天文學家所說的,人隻是在一個渺小的星球上無助地爬行的一些塵埃?或者像化學家所說的那樣,人隻是以某種奇妙的方式組合而成的一堆化合物?或者像哈姆雷特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中的主角,丹麥王子。下麵所引那句話見該劇第二幕第二場。——譯者注所認為的那樣,人都有著高貴的理性和無限的潛能?又也許,人同時具備了上述所有的特點?
同時,還存在著關於善與惡的倫理問題。是否可以說某種生活方式是善的,而另一種是惡的,或者無論采取哪種生活方式都無所謂?如果真的存在著一種善的生活方式,那麼它是什麼?我們是否可以從中有所收益?
是否存在著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智慧”的東西?或者是否所謂的智慧隻是虛妄和瘋狂而已?
所有這些問題都讓人感到迷惘。我們當然不能通過實驗室的實驗來解決這些問題,而有獨立見解的人又不願意苟同那些兜售靈丹妙藥者的觀點。
對於這些問題,哲學史提供了盡可能詳盡的答案。
要想研究這個艱深的課題,我們就有必要了解過去時代的人們是怎麼思考這些問題的。這樣,我們才能更深地理解他們,因為處理哲學的方式成了他們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將最終引導我們學會怎樣生活,盡管我們從中學到的東西可能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