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驅逐艦的成長曆程(1 / 3)

第一節 潛艇“多麵手”——驅逐艦

一、驅逐艦的種類

在現代軍艦的大家族中,驅逐艦是僅次於航空母艦、巡洋艦的大型水麵作戰艦艇,在當今世界艦艇排行榜上位居第三,被各大國海軍視為主要作戰艦種,是當今世界主要國家海軍重點建造和裝備的水麵作戰艦艇。驅逐艦具有續航力大、適航性能好、生存能力強、用途廣泛、綜合作戰能力強等顯著特點。現代驅逐艦裝備有對海、對空和反潛等多種武器,具有較強的海上作戰能力,除可執行艦艇編隊和運輸船隊的反潛和防空等護航任務,以及支援兩棲部隊作戰外,還可擔任巡邏、偵察、警戒和封鎖海區等作戰任務。目前在役的驅逐艦都以導彈為主要武器,因而習慣上稱之為導彈驅逐艦。

現代驅逐艦按排水量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排水量在3000~5000噸級的中型驅逐艦,典型代表有英國的“42”驅逐艦、日本的“朝霧”級驅逐艦和意大利的“勇敢”級驅逐艦;另一類是排水量在5000~9000噸級的大型驅逐艦,典型代表有美國的“阿裏·伯克”級驅逐艦和“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俄羅斯的“現代”級驅逐艦和“勇敢”級驅逐艦,日本的“金剛”級驅逐艦。

二、驅逐艦綜合戰鬥力的提高

驅逐艦在不斷的發展中,其綜合戰鬥力也隨之提高,主要體現在:

1.不斷躍升的排水量

二戰以後的50多年時間內,由於不斷有新的武器和電子設備裝艦,驅逐艦的使命、任務不斷加重,驅逐艦的排水量呈一路上升趨勢。美國20世紀50年代建造的第一代導彈驅逐艦滿載排水量即已達到6000噸,20世紀70年代建造的“基德”級滿載排水量9574噸,是迄今服役過的最大驅逐艦。現在在役的美、俄、日大型驅逐艦超過或接近9000噸。其他國家最新設計、建造的驅逐艦滿載排水量一般在5000噸以上。

2.燃氣動力作為主要動力

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到20世紀60年代初漫長的40多年中,驅逐艦的惟一動力為蒸汽動力。自20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卡辛”級驅逐艦采用全燃動力起,燃氣輪機逐漸成為驅逐艦的主要動力裝置。70年代以來,美、日、英等主要驅逐艦擁有國建造的驅逐艦均采用全燃聯合動力或全燃交替聯合動力。燃氣輪機具有功率高、機動性好、易於自動控製、維修方便的特點,從而提高了驅逐艦的可靠性,改善了艦員的工作環境。

3.普遍裝載直升機

現代驅逐艦一般都裝載1~2架直升機,用於遠程反潛、反水雷、超視距探測和武器引導以及對海攻擊等。在1982年英阿馬島海戰中英國的艦載直升機在反潛和對海攻擊中取得了戰績,事實證明艦載直升機是一種有效的攻擊型武器。

4.開始應用隱身技術

在遠程探測手段和精確打擊武器麵前,驅逐艦暴露出生命力脆弱的一麵。1982年,英阿馬島海戰中,阿根廷一架法製“超軍旗”飛機發射一枚“飛魚”空艦導彈,擊中為“競技神”號航母護航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導致該艦沉沒,引起全世界的關注。自此,水麵艦艇隱身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美國20世紀80年代設計的“阿利·伯克”級即已采取了降低暴露信號特征的技術。全隱身概念已被眾多新一代驅逐艦所采用。

5.實現電子化和指揮控製自動化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現代驅逐艦具備了各種探測設備(如雷達、水聲等)、通信設備、編隊級和本艦作戰指揮係統PAN;各種對空、反潛和反艦等武器係統。電子係統在艦上發揮著重大作用。

三、發展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