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的起因是,2005年7月7日,倫敦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連環爆炸案,英國情報機構在對此案進行調查的過程中,追蹤到一個可疑的電話號碼。經核實,英國情報機構確認這個電話號碼是希臘境內的一個手機號。隨後,英國方麵與希臘政府取得聯係,要求後者對這一電話號碼及其所有者展開調查。希臘警方和反恐官員隨即在希臘首都雅典附近地區逮捕了28名可能與此案有牽連的巴基斯坦裔人士。
35歲的穆罕默德·穆尼爾就是這28名被捕嫌犯中的一個,也是首度向公眾披露自己不幸遭遇的3名嫌犯中的一人。《衛報》當天援引穆尼爾的話說,一天晚上,大約10名希臘特工突然闖入他的家中,然後把他帶到一間屋子裏。這些不速之客接著就對他大打出手。穆尼爾說:“他們把我的手綁起來,讓我麵對牆壁站著,然後就開始對我拳打腳踢。我被打倒,頭磕到桌子上,嘴唇被劃破了,鮮血流了出來。”
穆尼爾的上述遭遇日前得到他的鄰居、同是被捕嫌犯的阿茲哈爾·邁赫默德的證實。邁赫默德告訴記者,他看到穆尼爾那天戴著手銬被希臘特工帶走,當時他的嘴唇上還淌著血。
穆尼爾說,他前後被關押了6天時間。在受審的過程中,審訊人員要他交出自己的手機。當穆尼爾說他沒有手機時,審訊者頓時暴跳如雷地指責他在撒謊。穆尼爾說,他在受審期間又遭到另外兩頓毒打,但他一直否認自己知道有關倫敦爆炸案的事情以及對這一恐怖襲擊事件的製造者給予過任何幫助。6天後,穆尼爾被釋放。有人警告他說,不要把被關押期間發生的事情說出去。穆尼爾說:“他們威脅說,如果我說出去的話,他們會撕裂我的喉嚨。我當時非常恐懼,我甚至都不敢對我的父親講出實情。”
2009年3月9日,英國廣播公司又一次報道了賓亞姆·穆罕默德遭到虐待和拷打之事。
現年30歲的賓亞姆·穆罕默德出生在埃塞俄比亞。曾和阿富汗塔利班並肩作戰,2002年在巴基斯坦被捕。美國當局懷疑他可能成為一名炸彈攻擊者。於是穆罕默德被關押了近7年,其中4年是在古巴的關塔那摩灣美軍基地。他告訴英國《星期日電訊報》說,2002年11月他在摩洛哥遭受酷刑折磨,軍情五處的情報人員逼迫他承認參與過恐怖活動。
穆罕默德還對《星期日電訊報》記者說,他還在阿富汗喀布爾的一座監獄中被連續關押在黑暗中長達數周之久。牢房中的高音喇叭每天24小時以震耳欲聾的音量不停播放。他曾連續8天被吊在鐵鏈上,既不能站又不能坐。他無法睡覺,根本不知道是白天還是夜晚。
英國政府正在對賓亞姆·穆罕默德所說的情況展開調查。2008年美國撤銷了對他的所有指控,他於2009年2月獲釋。
英國外交部的一名發言人說:“我們憎惡刑訊,決不會下達有關刑訊的指令,也不會寬容這種做法。”該發言人還說,穆罕默德對軍情五處的指控已被遞交給總檢察長,目前正等待總檢察長的反應。
2009年9月11日,來自英國倫敦警察局的報道也證實了此事。報道說英國警方根據總檢察長要求,將正式對軍情六處涉嫌參與“虐囚”事件展開調查。一名倫敦警察局發言人說:“我們證實,軍情六處向英格蘭與威爾士總檢察長帕特裏夏·斯科特蘭報告一起事件後,斯科特蘭要求警方調查此事。”
英國人權組織“自由”的負責人沙米·查克拉巴蒂表示歡迎警方就虐囚問題展開調查,同時呼籲對所有針對英國執法機構的虐囚指控展開獨立司法調查。
另外在2009年7月,英國議會還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軍情五處和軍情六處可能在巴基斯坦、古巴關塔那摩、烏茲別克斯坦和埃及參與虐囚。威廉·黑格因此致信首相戈登·布朗和米利班德質詢此事。
時任軍情六處首腦約翰·斯卡利特在2009年8月也破天荒接受采訪。這名即將卸任的軍情六處掌門人否認下屬對恐怖嫌疑人實施酷刑,也不承認他們參與其他國家相關機構的虐囚活動。
但是反對黨自由民主黨議員愛德華·戴維卻敦促政府披露更多調查細節。他說“需要了解何種因素促使軍情六處突然‘良心發現’,從否認與虐囚有關轉為主動報告涉嫌虐囚事件”。
同時,英國外交部也就軍情六處受調查一事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嚴刑審訊行為,希望警方展開全麵調查。鑒於數名曾受拘押者指控英國情報部門協助他國機構對他們施虐,米利班德說:“英國政府堅決譴責虐囚行為,絕不容忍這種事。我們也未曾請他國代表我們做這種事。”
2009年是英國軍情五處和軍情六處成立100周年的日子,沒有想到卻受到了虐囚醜聞困擾,這給英國情報機關即將到來的喜慶氣氛蒙上了陰影。
除了虐囚問題受到困擾之外,媒體又曝出英國情報機構,特別是軍情六處和“基地”組織以及本·拉登還有著不幹不淨的關係。
早在2007年12月26日,英國《每日電訊報》就披露說,英國秘密情報局(軍情六處)特工曾與阿富汗塔利班武裝舉行過數次會談。這家報紙援引一名情報人員的話說:“據我們了解,軍情六處的特工遇到塔利班武裝人員時,已經直接尋求和塔利班舉行和平談判。英國政府還為塔利班提供‘指導’。”
當年這些會談是在阿富汗南部的村莊進行的,前後總共有五六次。會談場所外麵有英軍部隊提供安全保衛,並有阿富汗官員到場。
英國媒體以前也曾傳出過英國特工與塔利班密談的消息,但是《每日電訊報》卻予以否認。該報說,英國政府似乎本已準備承認密談,但是“首相布朗還是忍住了”。
2007年12月12日,布朗在國會下院接受保守黨領袖戴維·卡梅倫提問時否認了媒體傳聞。布朗在下院強調,他的目標在於“通過消滅塔利班領導層,消除混亂”。“我明確說明,我們不會與這些人舉行任何談判”。
英國政府曾經表示,英國支持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及支持它的部族武裝談判。一些英國高級官員說,隻有阿總統哈米德·卡爾紮伊嚐試與塔利班成員談判,以換取對方向政府投誠。
12月25日,阿富汗宣布兩名外國人為“不受歡迎的人”,但隻是含糊其辭地說這兩人對國家安全“有害”,並沒有公布兩人姓名、身份和國籍。實際上,這兩人一個來自英國,另一個來自愛爾蘭。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阿富汗官員在10月26日說,這兩個人非法會見塔利班成員,還提供資金,但不清楚他們是否支持叛亂活動。他還說,不知道這兩個人是以個人身份還是代表官方前來參加會談的,但是這兩個人的近五十名阿富汗籍同事已經受拘留調查。
就在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剛剛否認尋求與塔利班談判,宣稱英國不會與塔利班會麵之後,“基地”組織二號人物紮瓦赫裏在沉寂一段時間之後,又於8月4日在半島電視台播放的一盤錄像帶中露臉了。
這位本·拉登的左膀右臂對英國和美國發出了恐怖威脅。對英國,他揚言要給英國人帶來更大的破壞;對美國,他威脅要“取成千上萬名美國人的性命”。紮瓦赫裏的“露臉”讓英美等國的情報機構驚恐不已,據稱紮瓦赫裏“露臉”或“出聲”之後,接下來就會發生恐怖襲擊。
2010年3月4日,英國《星期日人物報》驚爆秘聞:“基地”恐怖組織正在密謀,準備利用炭疽炸彈,在倫敦“7·7”爆炸案周年紀念日當天,將英國女王的三個兒子查爾斯王子、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還有查爾斯夫人卡米拉統統炸死。
內幕人士稱,恐怖分子的意圖是要在7月7日這個特殊的日子,對英國造成最大的傷害和衝擊。
據說,這一秘聞是由警方高層內幕人士披露的。襲擊計劃由“基地”組織一名“大人物”在數月前製訂,他們的計劃是,由恐怖分子偽裝成王室仆人,悄悄混入三名王子的住處,並在書房和餐廳等王子必經之處,安放混有炭疽病毒的炸彈。
負責國內安全事務的軍情五處立即聞風而動,調兵遣將,除了對皇宮加強安保措施外,還對各車站碼頭和地鐵進行明察暗訪,對通往王室的通道路口實行二十四小時嚴密監控。
因此,當“基地”派出的殺手到達英國時,立即被逮捕。據透露,這名“王子殺手”是在英國出生的中東裔男子,他隨身攜帶一隻手提箱,裏麵裝滿了製造炸藥和炭疽炸彈的各種設備。
隨即,警方對該男子位於英國北部的家進行了搜查。在其個人電腦中,特工找到了三名王子的私人住址,以及他們住宅的詳細地形圖,其中包括查爾斯王子和卡米拉目前居住的豪宅海格羅夫莊園。隨後,警方查收了該男子的電腦設備,並根據線索追捕其他和“暗殺王子計劃”有牽連的恐怖嫌疑人。
警方相信,該男子可能跟“基地”組織一個核心恐怖網絡有密切聯係。內幕人士稱:“我們認為,這是迄今英國反恐戰鬥中最重要的逮捕行動之一,一起威脅王室成員生命的陰謀被成功挫敗。恐怖分子試圖讓英國屈膝,但他們不會得逞的,我們將和恐怖主義鬥爭到底。”
倫敦警方目前仍在努力尋找策劃暗殺王子行動的“基地”領導人,以及向殺手提供資金、食宿和炸彈製作技巧的恐怖網絡。
2010年8月1日,倫敦警方對兩名男子進行訊問。這二人被懷疑與英國軍情六處總部及倫敦一處郵局發現的包裹炸彈有關。在此前的7月8日,英國軍情六處位於倫敦的總部曾收到了一枚包裹炸彈。第二天,警方又在倫敦一家郵局信件分揀室發現另一枚炸彈。
倫敦警方發言人對外宣稱,這兩名嫌疑人在北威爾士地域被抓獲,後轉移至倫敦,警方已經對他們進行了公開訊問。不過警方發言人沒有透露這兩名嫌疑人身份。
由於英美兩國情報機構多年來一直是步調一致,共同行動,從而也讓自己樹敵太多,招致這樣的報複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