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工期呢?”
“仍然不變。”
“太好啦,那您什麼時候給我報價?”
“明天。”
“我,我恭候您。”
翌日,當橫田宗久聽到改用磚房的報價為1平方米隻有500元時,禁不住擊節大呼:“這是真的嗎?”
“沒錯。”
“請您稍候,我去去馬上就來。”橫田宗久要不是想到保持身份,他一定會撒腿跑到賓館總服務台給他的日本總裁打長途電話報告特大喜訊。
“好啦,我們明天就簽訂合同。”當橫田宗久滿臉激蕩著興奮回來時,表示決不反悔地揮了揮拳頭。
就這樣,哈娜好醫材有限公司在建設公司的理解和支持下在開發區呱呱墜地。第二年,這個公司的生產就納入正軌,轉年又實現月產量200萬套的生產能力。橫田宗久高興地說:“當前在國際市場上,競爭非常激烈。我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能夠批量出口了。如果沒有中國的友好合作,那是不可能實現的。”
橫田宗久的話決不是洋洋得意,而是坦露的真實心曲。
第六節 意大利專家的“失誤”——超前篇
“目前國際商戰爭奪激烈,反應快速。如果在談判項目和實現項目的過程中缺乏超前意識,就會在行動上拖拉扯皮,也就失去了競爭力,在丟掉時間的同時也在丟掉市場,也就會丟掉自己。”
這頗帶思辨色彩和現代商品意識的立論,已轉化成開發區上上下下的整體行動。
嘉泰陶瓷工業有限公司是天津開發區創建初期投資最多、廠房最大的印尼嘉豐集團和中國合資的企業。印尼嘉豐集團方麵為了加速企業的進度,特地高薪聘用日本若林允先生為公司總經理。若林允畢業於日本大阪大學的中文係,不僅對中國的曆史有研究,而且來華之前專門搜集有關天津市的人文地理以及天津市的工業基礎資料,以便上任後遊刃有餘地施展自己的才幹。可是當他躊躇滿誌地來到天津開發區,隻見鋪展在眼前的是一片汪著白堿的鹽灘,對工程的節奏能否按他的規劃進行頓時感到底數不足。
嘉泰陶瓷工業有限公司,總投資為1350萬美元,建築麵積達2萬平方米,它是利用薊縣優質紫砂粘土生產高級瓷磚的大型現代企業,引進意大利6條全自動生產線,年產180萬平方米彩釉裝飾高級瓷磚。廠房結構複雜,施工本身難度就很大,加之開發區的一些“硬環境”尚不具備,在立體交叉作業中同時有6個施工單位穿插交錯作業,隻要一個施工單位跟不上節奏,整個施工將亂了套,那時的局麵將不堪想象嗬!難怪若林允的心整天提到嗓子眼兒哩!
可是工程開工不久,奇跡便出現了。6個施工單位像一部高精度的機器一樣有條不紊地快速運轉,互相穿插,有機協調,從而保證在同一空間、同一時間全方位發揮出難以想象的最佳效率,工程進度加倍翻番。若林允為了釋解其中奧秘,仔細在現場觀察,發現開發區現場總指揮王述祖扮演總調度的角色,每天幾次奔波於各施工單位之間,彌合各單位之間的錯位,使之緊緊咬合在一起。就這樣,不到9個月,一座高20米、跨度多達50米的人字型框架廠房和6條巨龍般的生產線威武地□立在開發區荒蕪的土地上,並且創造一次試車成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的奇跡中的奇跡。
此刻,若林允這個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漢子站在高大的噴霧幹燥爐檢視台上,用不易被人察覺的動作拭去激動的眼淚。
遺憾的是若林允的良苦用心還是被中方人員發現了。因為他忘了,他此時哪怕再細微的動作和表情都會有人在注視——他是工程的驗收人嗬!
當天,若林允急電意大利方麵火速派技師來華。
當幾位意大利專家出現在若林允麵前時,他禁不住大聲質問:“你們為什麼沒帶安裝機器的工具?”
“怎麼,工程已經完了麼?”意大利專家悵然地望著若林允。
“工程不完請你們來幹什麼?”若林允氣憤的神態,就差罵“八格牙路”了!
意大利專家尷尬地一聳肩膀,雙手一攤:“我們原以為是來看一看工程進度呢!”
“先生,你們應該以為請你們來免費旅行!”若林允毫不留情麵,出言尖刻,“對不起,請你們馬上回去!”
意大利專家的判斷造成很大的失誤。他們隻好乖乖地忍受若林允的訓斥,還得乖乖地馬上乘飛機回意大利取工具,再乖乖地飛回來。
“天津開發區的速度太超前了,在意大利簡直不可想象。”意大利專家大發感慨。
第七節 不打不成交——友誼篇
美和工業發展有限公司香港總經理怒衝衝向開發區管委會投訴:狀告開發區建設公司野蠻地對他的企業拉閘斷電,並強硬聲稱如果不立刻製止這種損害外商投資者利益的行為並公開向他賠禮道歉,他將到北京與開發區打官司。最後,還以尖刻的口氣詰問:“你們不是口口聲聲地說投資者是‘帝王’麼?我看我們都成了你們隨意宰割的羔羊!”
管委會負責同誌一聽這還了得,一麵安撫這位怒發衝冠的港商暫且息怒,回公司等候答複;一麵把建設公司的當事人找來,勒令他好好說清楚是怎麼回事——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開發區建設公司在承建美和工業發展有限公司廠房時,將施工費用報價給港方總經理。他乍一聽覺得價格有點高,再細細一核算;報價還有點偏低。港方總經理起初之所以覺得報價高,是源於在廠房要安裝一部吊車。精明的港方總經理便提出廠房吊車由他另行組裝,施工設計方案便把吊車一項抹去了,這樣報價自然就降下來了。港方總經理為此頗為得意。
誰知,建設公司將竣工的廠房交給美和工業發展有限公司後,港方總經理將廠房的設備安裝完備後,卻發現吊車沒辦法安裝上去。
沒有吊車,一些生產所需要的器材和大件物品沒辦法調運,整個企業也就沒法開工。
這可怎麼辦?生產設備已安裝就緒,招收的員工經過培訓在整裝待發,吊車安裝不了,拖延下去經濟損失將不堪設想。
無奈,港方總經理隻得硬著頭皮求援於開發區建設公司的當事人。
“隻要投資者有困難,我們都會積極想辦法幫助解決。”
“那就馬上請幫助安裝吧!”
“我們馬上派設計人員去現場勘察,盡快拿出安裝方案,同時我們還得到天津市有關單位聯係購買吊車。”
港方總經理見有了指望,臉色馬上陰轉晴,啄米雞似的點頭稱謝。
建設公司的當事人為籌備美和工業發展有限公司安裝吊車所必須具備的器材,在市裏整整跑了一個禮拜,然後組織安裝人員突擊了3天3夜方安裝完畢。一試車,性能良好。
“謝謝!謝謝!”港方總經理道過謝後,一頭紮到開工的廠房裏再也不露麵了。
吊車幫助安裝完了,購買安裝吊車的材料和勞務費用總得說個日期付款哪!
建設公司的當事人一連十幾天跟蹤追擊般向港方總經理索款,港方總經理不是支吾搪塞,就是尋辭推諉,最後竟翻臉抵賴,說安裝吊車原本屬建設公司承包建造廠房的工程之內,言外之意則不應付款。
建設公司當事人一聽火了。自己的一番好心竟變成了驢肝肺!港方總經理不掏腰包,帳麵上的窟窿誰來堵。花的錢是開發區的的,錢要不回來,怎麼給公家交待,給建設公司的頭頭交待?!一氣之下,便來了“你不仁,我也不義”,便發生了拉閘斷電事件。
管委會負責同誌聽罷,嚴厲地批評了建設公司當事人不該意氣用事,責令他馬上給美和工業發展有限公司合閘送電,並當麵向港方總經理表示歉意。同時,他又將港方總經理請來,先將建設公司與他簽定合同的原件亮給他看,並鄭重指出,開發區是將投資者奉為帝王,但其中有個基本前提,即對方應具備投資的誠意和對中方應有的尊重。港方拒不付款既有悖於合同的法律嚴肅性,也有悖於作為外商的職業道德和應有的信譽,希望他不要再搞惡人先告狀的蠢事,給有助於他的建設公司當事人賠禮道歉。
於是,美和工業發展有限公司港方總經理不僅與開發區建設公司當事人握手言好,還為了表示對開發區以誠相待的謝意,又在開發區投入一筆數字不算小的款項,他和開發區建設公司的當事人還成了“哥兒們”!
第八節 發往白宮的緊急報告——共鳴篇
進入6月中旬,位於海濱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竟然很熱,太陽火辣辣的光芒蟄在人頭上和臂膀上針紮似的痛。
可是就在這晴好的熱天氣裏,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商務參事黎成信先生一連兩天在開發區留連忘返,問這問那,興致分外的高。陪同他考察的是開發區最高統帥人物。不停腳地考察,不住嘴地尋問,喬治·黎似乎不把開發區“偵察”個詳詳細細不足以完成他的使命。
他回到美國駐中國大使館,連夜給美國國務院寫了一份報告。火速發往白宮。現摘錄如下:
最近,當許多外國投資者對中國投資環境大發牢騷的時候,我卻在中國發現一個對投資環境管理很好的地方——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天津開發區給人印象最深的特點是,管理人員懂得開辦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總的目的。他們不想通過提高勞動、土地、建築、房屋等輔助服務收費來榨取海外投資者的錢財。因為,他們提出了一個最響亮的口號:“投資者是帝王,項目是我們的生命線。”
盡管天津開發區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可開發區高級管理者對我講的卻是:“我們知道我們的投資環境有許多問題。請告訴我們,美國企業需要什麼,請告訴我們如何改善開發區。”
開發區的高級管理者整整陪同了我兩天。他們給我的最突出的印象是:他們願意聽他人意見和向他人學習及高級管理者很容易見到。
天津開發區具有可能是在中國最適應的投資環境。運輸、通訊、住房、就學等都為海外投資者規劃到了。在僅僅19個月內簽訂、批準了32個合資項目,其中28個項目是同外國公司簽定的合資企業,總投資額為6000萬美元。
據開發區管員講,已談成項目平均談判時間為6個月。如果確實的話,這些項目的談判時間比一般在中國常見的談判時間要少得多。談判時間用了二到三年時間的並不少見。
開發區的成功對中國的現代化綱領具有重要意義。以後就可以將這個中外合營企業模式應用到中國其他地區。
中國真正需要一個成功的開發區向世界和中國其他地區展示中國真是要通過提供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投資環境來吸引海外投資。
因此,我推薦:對希望來中國投資的美國投資者,我們建議參觀一下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啊,一位美國駐外國大使館商務參事迫不及待地向白宮報告,並且大聲疾呼美國投資者到另一個國家的地來投資,這在美國曆史上實屬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