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巧妙勸說 排難解紛(1 / 3)

查看了“睡蓮”的情況後,釋清福好一會兒才平息心中的激動,並且對於這次大戰的後果產生種種猜想:

這次聖人參與的驚世大戰雖然發生在冥界,但其破壞力肯定也非常驚人,也許歸墟就是因此才開始受到破壞的。

而且,逃入歸墟的冥河老祖殘魂恐怕言也並未消失,而是又發展壯大,並進而借用歸墟的力量複仇,恐怕從此變得比從前更難纏。

就如同美國頭疼**比頭疼薩達姆更嚴重一樣。這一點,可以從元末明初,天界、人界被迫分離可以看出來。

也可以從這近兩千年來層出不窮的魔教大興事件可以看出來。

這次大戰,佛、道二教都失去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都傷到了元氣。

所以,此後從魏晉南北朝到五代十國的幾百年間,盡管三教鬥爭異常激烈,

但卻再沒有發生全麵開戰的情況,後來幹脆走向三教合一,恐怕也是這個原因。

收拾了一下心情,釋清福通過熊清湖手中的地藏念珠進入冥界,很快飛到了鬼門關前。

了解到那次比西遊一役更加激烈但卻不為世人所知的驚世大戰後,釋清福感悟良多。

聖人說的不錯:“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而對於如何解決“鬼門關”的問題,釋清福也有所計較。

這次,到達鬼門關前,運氣不錯,雙方正處於休戰階段,鬼門關城樓之上,旌旗招展。

城池周邊,軍營密布,但是氣氛雖然緊張,卻是戰場上難得的平靜期。

這次,釋清福仍以鬼魂分身出現,拿出名帖,對守門的鬼將說道:“煩請轉告你們大王,故人釋清福來訪”

由於釋清福氣勢非凡,掩蓋了鬼魂分身隻是鬼丹期的修為特征,鬼將摸不清深淺,不敢怠慢,趕緊去通報。

接到通報,鬼王李自成也頗為疑慮,這時候,他來幹什麼呢?但想想釋清福的為人及他的“故人”的說辭,也隻好放下疑慮,親自來迎接。

他想:“這個時候,我與地藏王佛方麵的戰爭處於膠著狀態,但雖在戰略上憑借地利占有優勢,但具體的戰場上卻是處在下風。

占據鬼門關的好處現在還沒有體現出來,但自己卻已經嚴重損兵折將了。

阿修羅王那裏不知是怎麼想的,遲遲沒有派來援兵。這時候,萬萬不能在招惹釋清福了。

既然上次演了一出遇到知交好友的戲,那不妨繼續演下去,且看他有什麼說辭。

釋清福隨李自成進了城內府第後,兩人寒暄之後落座。雖然各懷心思,但難得的是都有和談的意思。

所以頗為投契地天南海北地扯了一通以後,才轉入正題。釋清福說道:

“實不相瞞,貧僧這次造訪大王,卻是為了化解這場戰禍。同時,貧僧與大王相識一場,特別欽佩大王的為人,故而雖然你我道不同,貧僧卻不忍大王為了這場無謂的戰爭而遭遇大禍。”

李自成聽了,饒有興致地說道:“噢,本王如今兵強馬壯,又占據雄關,何來大禍?

而且,本王與地藏王的軍隊已經大戰13場,雙方已經死傷三四十萬,仇恨滔天,大師孤身一人,卻說要化解這場戰禍,莫不是大言欺我?”

釋清福不慌不忙地說道:“大王與阿修羅王名為主從,實為同盟。

貴教如要繼續發展壯大,鬼門關固然不得不取,但卻不是現在。因為貧僧堅信,貴教還沒有做好準備。

至少要等阿修羅王成就大自在天魔,大王成就鬼帝之後,才是與地藏王佛決戰的時刻。

而現在,大王不過是因為地藏王佛想對付貧僧,以鬼門關為誘餌,想讓貧僧與大王拚個兩敗俱傷,才僥幸占據鬼門關。

雖然貧僧沒有上當,大王繼續占據鬼門關,但卻無疑是逼得地藏王佛與貴教決戰。

現在,地藏王佛雖被阿修羅王牽製,但卻因為之前成佛而略壓了阿修羅王一頭,所以,他可以招徠源源不斷的救兵,而貴教卻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