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全麵戰爭 第八十八節 關鍵偷襲[第一更](1 / 3)

在英阿馬島戰爭中,更多的人關注的是阿根廷空軍的表現。不可否認,與30年前相比,阿根廷空軍的表現仍然那麼的勇猛,加上實力上的提升,阿根廷空軍確實是這場戰爭中最大的功臣。在這個光環下,太多的人忽略了阿根廷海軍的表現。雖然在30年前的那場戰爭中,阿根廷海軍就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表現,除損失了“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之外,還損失了“聖菲”號潛艇(一艘美國在二戰期間建造,後來出售給阿根廷的老式潛艇),另外阿根廷海軍的其他戰艦幾乎都躲在了港口裏麵,隻有一艘209級潛艇差點幹掉了英國的“無敵”號航母。但是,在這次戰爭中,阿根廷海軍絕不是無所作為的。

在一個多月的激烈戰鬥中,阿根廷海軍露麵的次數並不多,主要原因就是阿根廷海軍的主要力量還是潛艇,其水麵戰艦為了避免遭到英國核潛艇的攻擊,全都龜縮在了港口裏麵。而潛艇本身就是以隱蔽、偷襲為主要手段的戰艦,潛艇露麵,就意味著發動了攻擊,或者是遭到了敵人攻擊。可同樣的,有一點是絕不能否認的,那就是阿根廷潛艇的幾次行動都出現在了最關鍵,最重要的時刻。比如,上次偷襲歐洲聯合艦隊,3艘潛艇就幹掉了4艘護航戰艦,其中竟然有3艘是防空戰艦。現在,這3艘潛艇的偷襲效果顯現了出來,如果歐洲聯合艦隊多出3艘防空戰艦的話,那麼局勢就絕對不一樣了。

就在歐洲艦隊全力準備防空作戰,應付蜂擁而至的那些反艦導彈的時候,海麵下,4艘阿根廷海軍“遼”級潛艇的艇長紛紛下達了準備攻擊的命令。

這4艘潛艇是在3天之內陸續到達的。當時,阿根廷海軍與空軍的配合不太密切,這導致海軍很難在馬島附近的戰鬥中發揮作用。這一直是阿根廷軍隊的弊端,也不能完全怪海軍,特別是在空軍占了絕對主力地位之後,更瞧不起海軍,也就不太願意與海軍配合作戰。另外,常規潛艇的水下機動能力並不強,作戰節奏不快,轉移速度更慢,通信也同樣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很難與空軍的高節奏攻防作戰進行配合。不過,阿根廷海軍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行動。

花了數天的時間,阿根廷海軍也基本上摸清了歐洲艦隊的行動規律。雖然歐洲艦隊已經逼近了馬島,並且準備攻打馬島,但是歐洲艦隊裏的航母自持作戰能力是有限的,燃料、彈藥用光了,就得回去補充。阿根廷海軍認為,歐洲艦隊會在某個時候再次向東逃逸,就立即調集在附近活動的潛艇向馬島東部海域集結,準備趁此機會攔截歐洲艦隊,再像上次一樣,來一次偷襲,幹掉幾艘歐洲戰艦。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阿根廷海軍與空軍有密切的配合,主要就是阿根廷海軍那幾艘潛艇出現得太及時,而且出現的地點太準確了。可事實上,阿根廷海軍一直是獨立行動的,也許那4名艇長發現了歐洲艦隊的異常,猜到歐洲艦隊正遭到了空軍的攻擊,所以才決定立即發動偷襲。可從根本上來講,這絕對是運氣,而不是配合。

此時,歐洲艦隊的防空作戰已經開始,連反潛護衛艦都將注意力放在了防空作戰上,根本就沒有哪艘戰艦上的反潛官兵注意到海麵下還有幾條“鯊魚”正準備偷襲。

“遼”級潛艇隻有4具魚雷發射管,且部署在潛艇艦首的兩側,這樣就騰出了艦首的空間,可以安裝功率更大的主被動聲納基陣。日本的常規潛艇第一次采用這種設計方式,以往,主要就是美國海軍的核潛艇采用這種布局。當時,還有很多人爭論,即常規潛艇是否需要大功率的主動聲納。主動聲納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反潛作戰中探測敵潛艇的位置,可弊端也是很明顯,這會使潛艇本身暴露。世界上絕大部分常規潛艇的主動聲納都不是很好,主要就是考慮到常規潛艇的首要任務是反艦,而不是反潛,特別是在與核潛艇的對抗中,常規潛艇的勝算並不大,因此更好的利用艦首空間比安裝大功率主動聲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