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雷發射出去的時候,歐洲艦隊的防空作戰也進入到了關鍵階段。
這次,因為有E-2F的指引,所以歐洲艦隊在前兩輪區域防空作戰中的表現都還不錯。5艘防空戰艦首先集中火力對付了從高空突防的那72枚“俱樂部”反艦導彈。為了確保擊落目標,基本上都是用2枚防空導彈攻擊1個目標的戰術。這也是正當的防空戰術,如果攔截失敗的話,還需要下一輪攔截,且在攔截反艦導彈攻擊的戰鬥中,最重要的不是消耗多少防空導彈,而是節約時間。
問題也在這個時候暴露了出來。歐洲的防空戰艦一般都偏小,最小的F100還是護衛艦,就算排水量比較大的45型與“地平線”級驅逐艦也都比美國的同類戰艦小了1000到2000噸。排水量偏小的直接後果就是攜帶的區域防空導彈數量少得多。F100隻有32具垂直發射器,在執行防空作戰任務時,一般是攜帶24枚遠程防空導彈,另外8具發射器裝32枚“超級海麻雀”。而“地平線”級也隻有32枚紫苑30,另外還有16枚紫苑15。45型的情況差不多,在48具垂直發射管中,一般裝備32枚遠程導彈,16枚近程防空導彈。
也就是說,這2艘防空戰艦一共就隻有120枚遠程防空導彈。在此之前,已經在戰鬥中消耗了一部分,現在剩餘的遠程防空導彈已經不足100枚了。在兩輪區域防空作戰中,5艘戰艦將所有的遠程防空導彈都射了出去,結果仍然沒有能夠擊落全部的“俱樂部”反艦導彈,不得不利用近程防空導彈繼續進行攔截。
此時,從超低空突擊的反艦導彈也已經殺到了。這才是真正的打擊力量。35架戰鬥機發射了140枚導彈,其中隻有2枚出了故障,有138枚正在朝歐洲艦隊射來。要攔截這些導彈,就隻有利用戰艦上的近程防空導彈,而近程防空導彈是無法利用預警機提供的目標信息進行中段製導的。而且,近程防空導彈也不需要中段製導,一般的作戰模式是發射後就進入自導階段。
毫無疑問,5艘防空戰艦就算拚上老命,也不可能將這100多枚導彈全部攔截下來。考慮到頭頂上還在繼續逼近的那些導彈,就更不可能獲得防空作戰的勝利了。當位於最後麵的那艘F100護衛艦被導彈擊中的時候,高空仍然有20多枚“俱樂部”反艦導彈在繼續向艦隊核心處的航母突擊。另外,超低空處,超過100枚的反艦導彈正在從東麵120度的範圍內撲過來。
5分鍾之內,5艘防空戰艦全部中彈,最慘的是那艘F100,被一枚導彈就炸成了火堆。法國的那艘“地平線”的命運要稍微好一點,導彈打在了直升機甲板上,沒有造成致命損傷。另外兩艘45型驅逐艦也隻挨了一枚導彈,最多失去了戰鬥力,暫時還沒有沉沒的危險。可問題是,已經有上百枚導彈突破了防空戰艦的攔截,正在殺向艦隊裏的那些航母。
這些導彈的火控程序是早就已經裝定好了的,它們的任務就是去打擊航母,而之前攻擊防空戰艦的那些導彈的任務就是對付護航戰艦。在防空戰艦的攔截失敗之後,守在航母身旁的反潛護衛艦也不可能有出色的表現!(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