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朔八年深秋,漢軍在匈奴右穀蠡王曼殊的配合下,一舉殲滅匈奴單於全部人馬,烏師盧被右穀蠡王曼殊親手殺死,左穀蠡王和昆邪王及其他匈奴貴族分別率各自殘部逃到狼居胥山以北。曼殊隨即率部降漢。
天朔八年冬,大軍班師回朝,天子親出帝都邯鄲門,迎接凱旋而歸的將士。
卻聽到大將軍施煥臥病雲中的消息。
這些微的遺憾並未能削弱天子對立朝數十年來終於大敗匈奴的成就的喜悅。建章宮千門萬戶轟然大開,鍾罄齊鳴。天子親自攜魏林鄭濂一幹將士步上承光殿,肉山酒海,大宴數日,封賜無數。
驍騎都尉魏林,征戰有功,加封武威侯,侯萬戶。
太中大夫鄭濂,指點行軍路線,引路征戰有功,加封定遠侯,侯萬戶。
匈奴右穀蠡王曼殊,助戰有功,歸漢意誠,加封信遠侯。侯八千戶。
夫人馮汀蓼,紅顏出塞,中年返國,陪護公主,忠心耿耿,封雲義夫人,食邑三千戶,賜田宅奴婢,朝見儀比公主。
馮汀蓼謝恩完畢,請旨返回雲中接護儀嘉公主回京。天子未準,將息數日後,立刻延請她到內廷,詳細詢問這些年匈奴各部落的實力及人心歸向,以及西域諸國的詳情。
這樣的長談多達數次,有時是一兩個時辰,有時長達半日。年輕的皇帝目光精湛,舉止威嚴。他對她當年在公主示意下出使西域各國的行跡尤其感興趣。聽到漢這些年在匈奴以至西域各國日益尊隆的聲望時,眼中有隱隱的笑意。
這個帝王早已不再是當年鄭濂他們描述的那個熱血的少年,如今的他神容內斂,目光深沉。建章宮裏,他聽她從頭講起當年宜嘉出塞的始末,以及這些年來在塞外的風霜閱曆時,雙眼炯炯,若有所思。
他的身後,是一張繪著西域各國的巨大輿圖。
天朔九年春,大將軍施煥自雲中護送儀嘉公主回朝。
離開了家鄉十五年,元和十七年遠嫁匈奴的儀嘉公主終於回到故國。信遠侯曼殊並夫人馮汀蓼親往雲中,隨同施煥一路護送回到帝都。定遠侯鄭濂,武威侯魏林逆城數百裏相迎。天子亦降詔以極為隆重的禮儀恭候公主來歸,命在京百官及眾位長公主並公主、郡主出城班迎。公主車馬到京時,人到中年的昭樂長公主在城外扶車轅大哭,旁觀者無不戚然。
半月後,天子在明光閣設私宴召見靖榮公施煥。施禮坐定後,天子仔細打量靖榮公:“皇兄憔悴了許多。”親自斟滿一杯酒,笑吟吟道:“皇兄此次平定匈奴,功高勞苦,朕都想不出該如何封賞皇兄了。”
施煥低聲道:“臣不敢望陛下封賞。臣正要向陛下告老,歸隱林下。”
“皇兄,你才多大年紀?就要告老?”
“臣,臣要將儀嘉公主的靈柩護送到江南,和她父母合葬。請陛下成全。”
天子沉默半晌:“皇兄真是性情中人。”
施煥黯然:“臣此生,虧欠安平王一家太多……但願還能尋訪出他流落在江南的幼女,多少贖一點臣的罪孽咎愧”。
天子輕輕簇眉,慢慢推開了手中荷葉杯。想了想,回頭對內侍道:“宣——容嘉公主進殿。”
內侍躬身,一層層呼喝下去。天子回頭,望著施煥:“皇兄不妨猜猜此女是誰?”
施煥默然搖頭。這個名字和稱號都是如此陌生,他並不知道,經過這一年來的時間,這個他從小看大的少年天子,如今都在想些什麼?
背後輕悄的腳步漸漸行近。有少女嬌柔的聲音:“臣女見過陛下。”
“免禮起來吧。”天子點點頭:“來見見靖榮公。”
那女子應聲起身,嫋嫋走到施煥身前,深施一禮,慢慢抬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