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力資源政策
企業的人力資源政策包括很多方麵,這裏指的是企業在人力資源薪酬設計以及激勵機製方麵的政策。
一談到薪酬,我們往往容易想到企業應該盡量控製人工成本支出,以最大限度提高企業的財務效益。
但是,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控製住了人工成本未必就一定能夠提高財務效益。經常出現的情形是:人工成本降低了,其他成本卻提高了,甚至提高的其他成本比降低的人工成本還高,結果導致企業整體的成本提高。
我曾聽說這樣一件事。
國內某家電企業在一個時期曾經執行過這樣的人力資源政策:為了降低企業一線員工的人工成本,董事會作出決定,任何一線生產工人在企業特定崗位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三年,到三年一定要進行輪崗,從而使得一線工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永遠是新手。實施這一製度以後,一線員工的人工成本降下來了,但是,產品的質量下降得更快,隨後發生了大量的質量保證費用,結果企業的整體費用並沒有節約。企業產品質量的下降還對企業的聲譽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3.產品的質量標準與市場定位
產品的質量標準決定了產品的選料、技術運用等各個方麵的成本因素,也決定了產品基本的成本組合。
在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我曾經看過一期電視節目。專家在演播室裏討論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對小孩健康的影響。在節目中,一位抱著不滿半歲的小孩的年輕母親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每個月花費1000多元給小孩買三鹿奶粉,現在很擔心孩子長結石。演播室的專家說:這位母親每個月支出1000多元買的應是高端奶粉,含三聚氰胺較高的產品都是低端奶粉。
專家的話中之意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在市場上高價出售的產品的配方裏包含較少或者根本沒有三聚氰胺。而決定產品質量標準的決策,絕對是企業高層作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