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豬的陰影(1)(1 / 1)

費佛的笑容

1918年秋,就在大流感第二波開始出現的時候,美國中西部成百萬頭豬突然患病,然後大比例地死亡,養豬的農民損傷慘重。

事情最早發生在1918年9月30日到10月5日在愛荷華州舉行的一場豬表演大會上,各地來的豬聚集在一起,於是很多豬開始患病,表演大會結束後,參加表演的豬被主人們各自領回家,沒幾天中西部的各個農場都鬧豬瘟,甚至整個豬場的豬全死光了。

美國動物業局豬霍亂控製處的檢查官JS凱恩走訪了一些鬧豬瘟的農場,他發現患病的豬的症狀和得流感的人的症狀是一樣的,流鼻涕、發燒、流淚,典型的呼吸道感染。

凱恩知道,早在十六世紀就曾經報道過在馬身上出現過類似流感的症狀,他還發現,有些農民從豬那裏感染了流感,因此他認為豬得流感了,是被人類感染的,還能感染正常人,這種豬瘟和人流感是一回事,他為之取名為“豬流感”。

整個科學界對此的反應非常直接了當:視而不見。

在此之前,從來沒有豬得流感的說法,再加上全美到處是人得流感,科學家和醫生們焦頭爛額地想辦法,哪裏有心思管豬出什麼故事了。

豬產業對凱恩的反應也很直接了當:痛扁。

整個行業一起反擊凱恩,認為他說的豬流感是無稽之談。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怕引起顧客的恐慌,在大流感的年代,如果說豬也能得流感,豬肉還有人敢買嗎?

凱恩人微言輕,偏偏是個杠頭,在受到各方麵讓他收回自己的話並就此道歉的壓力下依然不知悔改,堅持自己是對的,在《美國獸醫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結論。

1919年後,每年冬天,豬群變鬧同樣的瘟疫,但沒有人和流感聯係在一起,凱恩的豬流感的說法再也沒有人提起,研究流感的科學家們都關注在人流感上,隻有一個人除外。

因為這位科學家出身農場,而且是愛荷華州的農場。

1918年,理查德·蕭普17歲,到了上大學的年齡了,打算進愛荷華州州立大學林學院,注冊的時候發現林學院關門了,便臨時改變主意,成為一名醫科預科生,於當年秋天入學。

世界上的很多事,就是因為一念之差。

蕭普的父親是位醫生,但卻是和琴納一樣的鄉村醫生,因此蕭普從10歲開始就幫家裏幹擠牛奶、喂雞,整天在農場裏待著,每個夏天都去山裏打獵釣魚,非常熱愛大自然,這也是他之所以打算進入林學院的原因,這個願望不能實現,隻好繼承父業,去學醫。

1924年,蕭普從醫學院畢業,可是並沒有回到家鄉,當一名鄉村醫生,而是立誌從事醫學研究,來到位於普林斯頓的洛克費勒研究所從事結核病的研究,師從保羅·劉易斯。

劉易斯是一位專門和烈性傳染病打交代的科學家,很快他的興趣轉移到豬霍亂上,因為蕭普來自鄉下,對豬很熟悉,又是來自豬存欄數最多的愛荷華州,1928年劉易斯派蕭普回到家鄉調查豬霍亂。

愛荷華州、豬、傳染病,這幾個關鍵詞,讓蕭普發現了同鄉凱恩發表在《美國獸醫雜誌》的文章,一讀之下便接受了凱恩的結論。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因為愛荷華的豬年年患流感,可以從研究豬流感下手,解決1918年留下的一係列問題。

劉易斯同意了。

用豬做試驗,比用人要好辦多了。蕭普從病豬和健康豬身上采樣,看看病豬的粘膜上多了什麼微生物,能不能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