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輝煌之下是這些無畏的獻身。
蕭普能做的,就是繼續研究豬流感,用謎底來告慰老師的在天之靈。
蕭普的實驗很簡單,就是從病豬粘膜取來樣,把細菌過濾掉,然後給健康豬接種,看看能不能發病。但是這項簡單的實驗卻把他累苦了,他成年累月地從病豬那裏采樣,給過濾,給健康豬接種,可是除了出現發燒、咳嗽之外,沒有一頭豬得流感,而且流感嗜血杆菌還是經常出現。
在這種情況下,蕭普依然很固執地認定病毒才是流感的病原,因為流行病學觀察證明了這一點。
科學的成功很多時候就是要靠一根筋。
不過,一次又一次失敗,連一根筋到最後也動搖了。
在又一次失敗之後,蕭普突然想到。是不是從一開始就錯了?
過去一直認為,每一種傳染性疾病都有單一的病原。但是,有沒有可能流感的病原不是一種,而是兩種或者多種哪?
於是蕭普把過濾後的提取物和流感嗜血杆菌一起給豬接種,結果豬不僅患了流感,而且還出現嚴重的肺炎,蕭普認為,豬流感沒有單一病原,必須在病毒和細菌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才能感染。
1931年,劉易斯去世兩年後,在同一期《實驗醫學雜誌》上刊登了三篇蕭普的論文,其中一篇,蕭普將劉易斯列為第一作者。這三篇論文都是有關流感的,蕭普在論文中用幾年的實驗證明豬流感的病原是病毒,當僅僅有病毒隻能引起輕度症狀,在流感嗜血杆菌存在的情況下則會出現嚴重症狀。目前還不知道是人把流感傳給豬,還是豬把流感傳給人,但蕭普傾向於前者。
蕭普的論文在流感研究上具有裏程碑的意義,論文剛剛發表不久,他就收到一封來自倫敦的電報,是英國醫學理事會的一位叫克裏斯托佛·安德魯斯的科學家發來的,告訴他要親赴美國,和他見麵。
安德魯斯是英國人,但在受聘於英國醫學理事會之前曾在位於紐約的洛克菲勒研究所的醫院當過兩年病理實習醫生,從這一點上,他也算是出自洛克菲勒研究所。安德魯斯和蕭普一見如故,他告訴蕭普,他和威爾森·史密斯、帕特裏克·萊德勞也在從事流感研究,而且在另一種動物身上取得進展,這種動物就是小型哺乳動物白鼬。
史密斯、萊德勞和安德魯斯認為,研究流感一定要有動物模型。白鼬並非常用的實驗動物,它之所以用於可以,是因為對犬瘟敏感。因為犬瘟的症狀和流感有幾分相似,這幾位英國科學家便先從犬瘟入手,他們找到了犬瘟病毒,本以為和人流感是一類病毒,結果不是。
失望之餘,他們看到蕭普的論文,安德魯斯來到美國,和蕭普交換了看法。結果是蕭普知道除了豬之外還有白鼬,英國人用蕭普的辦法過濾流感病人的樣品後接種白鼬,沒想到一舉成功。1933年,他們成為首先分離到人流感病毒的人。
但是,以往的實驗讓他們變得謹慎起來,因為白鼬有可能通過其他途徑感染上流感。他們立即轉移到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對飼養白鼬的地方徹底隔離,接觸人員嚴格消毒。
用於實驗的流感樣品是從史密斯身上采的,因為他剛剛得了流感。他之所以得流感,是因為一隻患流感的白鼬衝著他的臉打了個噴嚏。
嚴格的實驗還沒有開始,他們就已經在史密斯身上證明了,流感可以由白鼬傳給人,傳播途徑是打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