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決策能力
對於大學生來講,從一踏入校園就需要認真思考,培養自己的決策能力,從選擇專業的學習方向,培養個人的身心素質,構建自身合理的知識結構,到畢業時走向社會時的“雙向選擇”都需要認真決策。尤其是在畢業擇業時,大學生將麵對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何去何從,別人的意見和忠告畢竟是參考和輔助。因此,平時培養和訓練自己的決策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培養和訓練決策能力要從日常小事做起,遇事要勤思考,忌懶惰,不要事事都讓別人拿主意,要養成多謀善斷的習慣,這樣日積月累,在遇到重大事情時,才不至於無所適從。
三、編織你的就業人際網
借助人際關係求職的首要工作就是編織你的人際關係網。在平時的學習、生活、社交活動中,你應當做一個有心人,將你所認識的人,不管關係親密程度如何,有意識地納入你的人際關係網內,多多益善。不要先入為主,以為某些人可能沒有用而將其排斥在網絡之外,說不定你認為起不了什麼作用的人恰恰能給你帶來機會。人際關係網絡越大,獲得的信息就越多,找到稱心如意工作的機會就越大。
在求職擇業即將到來之際,大學畢業生應該將平時建立起來的各種人際關係網,如電話本、名片冊、校友錄、同鄉錄,以及參加各種會議和學習的名冊找出來,進行分類整理,重新排列組合,以便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尋求幫助。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同學、校友、教師(小學、中學、技校、大學等);
自己的朋友(幼時交往的、現在結交的);
自己的親友(父母、兄弟、姐妹等);
個人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接觸過的人;
仔細地想一想,通過你建立的這些人際關係,你可以去爭取得到他們的各種幫助,也許在不經意間就會得到一份意外的驚喜。
學廣告的趙偉畢業後南下廣州。之所以去廣州,是朋友介紹他認識了一家廣告公司的總經理。總經理告訴他,公司目前並不缺人,不過既然是朋友介紹過來的,就給他一個機會,如果他在3個月內能夠拉到5萬元的業務就聘用他,試用期內除提供差旅費和出差補貼外,其他一切費用自理。
趙偉一口答應下來。可是他沒料到,碰到的困難比估計的要多得多,常常是他壓根兒就見不著有權拍板的企業老總。眼看著兩個月過去了,他還沒有拿到一單業務。
第3個月,趙偉重拾信心,抖擻精神,找到了一家新建不久的酒店。酒店的人說他們是有做廣告的打算,但最終得總經理點頭才行。可是那位總經理實在太忙了,趙偉在他的辦公室外守候了3天,連麵都沒見著。
他決定另辟蹊徑。接下來,他每天都給總經理寫一封信,就像一位耐心的情人一樣向總經理娓娓講述他對酒店的總體CI設計,並附上創意方案,可總經理一直沒給他回信,也沒給他回電話。於是他決定再“等”下去。他打聽到了總經理車子的車牌號,於是就守在酒店外的停車場上。又花去了兩個白天和一個上午,他終於等到了那位總經理。
總經理說:“你的方案我都看了,我就知道你能‘抓’到我,你這個人很有性格,我的秘書說你守在酒店裏快兩個星期了。”
經過幾個回合的談判,趙偉所在的公司終於拿到了這家酒店的廣告代理權。趙偉與那位總經理成了朋友,新結識的這位朋友後來將趙偉“挖”到酒店做了酒店的形象策劃。這正應了那句“朋友多了路好走”的老話。
建立人際網絡是一個互相交換想法、做法與建議的互惠過程,這個過程使我們的事業與生活都受益無窮。而其中尤其可貴的是與人分享的精神,這份誠意使得交換的過程遠超出信息本身的價值。你如果仔細觀察那些圓通的公關專家們,便可以從他們在“給和與”時所流露的真誠喜悅中,感受到這份精神。
人際關係網不僅和終身事業息息相關,也與私人友誼關係密切。羅安在一次職業演說家大會上遇見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米勒博士,後來便常常保持聯絡。當他的朋友艾米科搬到舊金山時,米勒打電話給羅安,請羅安多加關照,而羅安也照辦了。於是,羅安又多交了一位新朋友。
你也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在偶然的機會裏認識了一位又一位的朋友。如果你停下來好好想想,也許這些朋友中,有不少都是因為你能成功地與人社交,因而結下的友誼呢!
成功地打入人群後,有一個獨特且不尋常的收獲:你可以建立一個“人際關係網”,也就是所謂的人脈。若能如此,你便和百萬富翁有了共同點。佐治亞州立大學的史坦利教授為他的新書《行銷致富》,針對2000位百萬大富豪做了一項研究,結果發現:大規模的人際關係網是這些百萬富翁的一個共同特點。史坦利同時指出,這些百萬富翁都有不尋常的能力,可以辨別所認識的人當中,哪些人具有特別的“價值”。他們並不隻是搜集名片,更重要的,他們能辨認哪些人能夠並且願意幫助他們;他們知道該與哪些人交往,才可收相互提攜之效——譬如彼此交換信息,甚至合夥做生意等。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像這些百萬富翁一樣,把這個“人際關係網”當做是人力、創意和忠告的來源,這個好東西也是一無用處。
四、精心打造好自己的“護照”
大學生求職擇業,除了進行思想、心理、知識技能方麵的準備外,還要準備求職材料。比如現在社會上舉辦的招聘會、校園招聘會、網絡招聘等等,參加招聘的大學生成千上萬,用人單位不可能和你漫談,他們隻能通過求職材料去了解你。因此,求職材料又被人力資源專家稱為“通往麵試的護照”。因此,每個大學畢業生都要精心打造好自己的“護照”,才有可能踏上成功求職之路。
1.個人簡曆
個人簡曆是自己生活、學習、工作、經曆、成績的概括集錦。個人簡曆的真正目的就是讓用人單位全麵了解自己,從而為自己創造麵試的機會。個人簡曆一般很少單獨寄出,它總是作為求職信的附件,呈送給用人單位。
2.求職信
求職信是目前畢業生求職擇業的常用的也是重要的手段,因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初次接觸往往是通過書麵求職材料發生的。用人單位經過對眾多求職者的書麵材料的比較、篩選,才能確定哪些人可以參加麵試。因此,寫好求職信至關重要,它是叩開職業大門的重要步驟。畢業生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3.其他材料
除了個人簡曆、求職信之外,為了加深用人單位對自己的印象,有時需要提供進一步的其他材料,這其中包括:
(1)學生證、身份證的複印件等輔助材料。
(2)成果證明材料,如獲得的發明專利證書或正在申請的專利材料,在報紙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論文、出版的專著或讀物,有一定價值的調查報告,以及參與並完成教師科研工作的證明材料等。
(3)學校審核簽發的畢業生就業推薦表和協議書。
(4)學習成績單、計算機及外語水平等級證書。
(5)畢業生所在係的鑒定材料。
(6)足以證明自己具備某方麵素質和能力的資格證書或其他材料。
(7)榮譽證書,如大學期間被評為優秀團員、優秀團幹部、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的證書以及在校期間所獲得的各種獎勵、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分子、積極參加文體活動所獲得的獎勵和證書等。
以上各種材料應裝訂成冊,有封麵,有目錄,既美觀又整齊,使人感到條理分明,內容充實,這樣也頗受用人單位喜歡,其他材料的使用方法,要根據自薦的方式而有所不同。如果麵見招聘者或親自上門去推薦自己,材料可以準備充足一些,凡能反映自己各方麵能力的材料盡可能攜帶齊全,而且最好是原件。若采取寄送自薦材料的方式,則應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其他材料,而且要根據各單位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取舍,並且最好寄送複印件,便於郵寄,以免丟失。
五、讓你的職業道德為自己加分
根據調查,大部分企業在用人時都表示,應聘人員的職業道德比專業素質更重要。對企業來說,如果一位員工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即使他有再高的工作能力,也會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不知道何時會為一己私利做出不利於企業的事情。
職業道德的缺失通常表現為產業間諜、虧空公款、假公濟私,私收回扣、工作熱情不高、遲到礦工、敷衍了事等。對於還沒有正式進入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來說,也許這些看起來還很遙遠,但如今社會上對大學生的職業道德卻普遍表示擔憂。在很多大學生的擇業觀上,往往對所提供的工作崗位的工資待遇、工作地點極為關注,大城市工作、薪金豐厚,幾乎是大多數大學生的共同願望,這導致在就業市場中一些崗位趨之若鶩,一些崗位卻無人問津。在敬業精神方麵,很多大學生奉獻意識很淡薄,十分強調奉獻與索取成正比,並將二者置於同等位置,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傾向。如果你在就業中也存在以上這些想法,那麼你就有必要轉變自己的就業觀,加強自己的職業道德意識,讓職業道德為自己加分。
在許多人眼裏,職業道德顯得模糊且抽象,自然也就對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無從下手。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可以從下幾個方麵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