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四級閱讀題型模式(1 / 3)

主題句法,就是通過確定並分析文章的主題句來做主旨題的方法。一般而言,英語閱讀理解文章絕大部分是說明文和議論文。這些文章大多采用主題句統轄全文,通過主題句直截了當地提出作者的論點或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則對主題句進行追述、擴充和證明。因此,做主旨題時,應首先確定文章的主題句。通過理解和分析主題句,即可理解文章的主題、標題和意圖。通常主題句出現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的則位於文章的中間。就主題句的性質而言,主題句所表達的是文章或某段文章的主題及作者的觀點,而且這些主題和觀點對於讀者而言是未知信息或新信息。

主旨題的出題方向是文章或段落的主旨(mainidea,centralidea,principalidea)、主題(subject,topic,maintheme)、目的(purpose),有時還會以要求考生擬定標題的方式間接考查。

一、這類題型的常見表述方式:

二、解題方式

1.抓住中心思想句

任何一篇閱讀理解文章都有一個中心思想。盡管絕大多數閱讀理解文章是從一篇較長的文章中摘選下來的,但不管摘選一段還是幾段,不管摘選哪幾段,不管摘選長短,摘選下來的句子必須本身是自成一體的,是有中心思想的。一般說來,絕大多數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用一個句子表達出來,其特點是概括性的。觀點中心思想句到哪兒找?它在文章中的位置比較有規律,一般出現在文章的開頭。

例文1

讀了第一句Describinglearningasmeaningcenteredremindsusthatthemostfundamentalconcernofanylearneris“ingsense”(把學習語言描寫成以意思為中心提醒我們學習者最關心的就是自己說的、寫的能否讓人懂。),並根據我們粗讀和做其他題時得到的信息,這一句應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再讀選項,asmeaning?centered正好和這句意思對上,因此是答案無疑了。

當然中心思想句出現在文章中的後幾段也有:

例文2

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句就出現在文章的第四段:Ofthemanyvaluesthatholdcivilizationtogether—honesty,kindness,andsoon—accountabilitymaybethemostimportantofit,therecanbenorespect,notrust,nolaw—and,ultimately,nosociety(在許多人類文明的價值觀念中,負起責任是最重要的)。文章最後一句的總結也是這一意思:WeinAmericadesperatelyneedmorepeoplewhobelievethatthepersonwhocommitsacrimeistheoneresponsibleforit.使更多的人認識到犯罪的人要對自己的罪行負起責任。對照選項,peopleshouldacceptthevalueofaccountability就是這個意思。

也有中心思想句在文章結尾出現的:

例文3

這道題繞個圈子,問的還是文章中心思想。根據中心思想句的出現的位置和特征,我們讀到文章第一句:Thedeathofreadinghasbeenfrequently,ifnotprematurely,reported。文章最後一句:Readingisnotdead,dying,orseriouslyremainsasthemajoravenuetoindividuallearningandsatisfaction.文章第一句是說人們一直認為閱讀已消亡。經過一番論述,文章最後一句總結說閱讀沒有消亡,相反仍然是個人學習和滿足的主要途徑。可見這句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句。用這句意思去看四個選擇項,不難發現dueimportancetoreading是正確答案。

2.分析段落主題句

英文中大部分行文很明確,總能找到某一個句子表達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個句子被稱為主題句;抓住主題句是歸納中心的一個捷徑。

主題句的特征有: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句子簡潔明了;其他句子是圍繞主題句展開闡述的。

主題句的位置,以段落而言,通常都在段首,次之在段尾,偶爾也會在中間。以文章而言,情況相似,中心多在首尾,極個別情況在中間某段。

短文的主題思想在首段有所概括,文章一開始就明確主題,全文的每個段落都緊緊圍繞這個主題展開討論或說明。

例文1

文章的首段首句點明主題:美國經濟體製的構成基礎是私營企業與市場經濟,在市場中消費者花錢購買自己最需要的商品或服務,他們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生產。文章第二、三段都是圍繞“濟的這一特征及其如何運行”展開的。其中第二段的首句“importantfactorinamarket?orientedeconomyisthemechanismbywhichconsumerdemandscanbeexpressedandrespondedtobyproducers”既是該段落的核心,又是圍繞首段主題展開的議論,指出“為導向的經濟一個重要因素是消費者能夠表達其需求,而生產者能夠對這些需求做出反應”。同樣,第三段圍繞本文的主題,闡述私營企業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允許私人擁有生產資料、雇傭勞動力等。縱觀全文,我們不難看出選項C“濟體製是如何運行的”概括了全文主題,盡管選項A、B和D所陳述的內容都是短文所談到的,但卻未具體討論與分析。

有的短文首段隻是個引子,中段才是主題;尾段也可能有概括性很強的句子,也就是說短文有兩個主題句。

例文2

全文討論計算機的應用給消費者帶來諸多方便,主題句是短文中段的首句“lecomputersoffertheseconveniencestoconsumers,theyhavemanyadvantagesforsellers,too”(計算機在給消費者提供這些方便的同時,也給銷售者帶來許多方便)。接下來的內容均圍繞這一主題,如:電子現金出納機能做……,利用計算機分析市場報告等。尾段又強化了主題,總結說“erousothercommercialenterprises,...,bringbetterandmoreefficientservicestoconsumersthroughtheuseofcomputers.”,指出計算機使用在其他方麵所帶來的益處。可見,在所給的四個選項中,B項概括全文主題。本文不在於說明計算機如何在商業上使用;也不在於說明“動化的意義”,故排除A、C項。盡管首段列舉了信用卡的使用給消費者帶來好處,但作者隻是通過這個例子來說明計算機的應用給消費者帶來許多方便這一主題,因此,也排除D項。

主題句位於段落的開端,一開始就明確主題,然後展開討論或說明,即采用演繹法,由一般到個別,由概述到詳解。這種主題句給讀者一種清新明了的感覺,使人一看就明白段落所要闡述的內容,一語道破,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例文3

本題提問的是:本段用事實來展現的基本思想是哪一個?略讀全文我們發現本段一開始就擺出了主題“actualamountofwaterintheplantatonetime,however,isonlyaverysmallpartofwhatpassesthroughitduringitsdevelopment”,接下來的句子都是為了進行論證或發展這一主題句。選項A的內容是植物有效地利用它所吸取水分中的大部分,這與主題句所陳述的內容不符。主題句指出:“植物中水的含量實際上隻是生長過程中所吸收水分中的一小部分”,這說明植物並沒有很好地利用它吸取的水分中的大部分,而隻利用了小部分。因此,選項A與主題相矛盾。選項B的內容是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最重要的物質,作者在本段裏提到過“氧化碳和水通過光合作用過程合成糖類,這種光合作用過程需要來自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植物”,但我們並不能以此說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長所需的最重要的物質,文章裏也提到了水的作用,並沒有圍繞這兩個主題闡述,故也排除B項。選項C是植物需要的水分比其組織中的更多一些。我們在上述分析中已經知道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有大部分的水蒸氣從植物中散發出來,而植物的生長又離不開這些從植物中散發出來的很大一部分水蒸氣。所以,正確答案為C。選項D的內容是風越大,水蒸氣散發的就越多。從文中的幾個發展句中我們可以看出,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比二氧化碳的高,水蒸氣散發損失的總量是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很多倍,水蒸氣損失量的大小受風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得出結論說“,水蒸氣的消耗也就越大”。所以說D項也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