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科技挖潛,發揮科學技術的第一生產力作用。各單位紛紛加快應用新科技、新材料、新設備的步伐,依靠技術進步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費用降低的目標。總公司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視頻會議係統,各級領導可以將普通會議室和本人辦公室作為臨時會議室,在集團範圍內召開視頻會議,滿足了隨時召開視頻會議的需要。下屬主要二級單位也相應建立了視頻會議係統。2008年一年,僅推廣視頻會議係統一項,就節約各種費用2000萬元以上。天津分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喚醒油田活力,四個油田實現“零遞減”,五個油田實現“負遞減”。海油工程公司大力推廣先進、成熟、配套的實用技術,提高焊接效率49%,節約焊接材料35%,年節約成本數百萬元。
到2008年底,中海油圓滿完成全年的厲行節約目標。一年的自我加壓,種種甘苦湧上幹部員工的心頭。“‘水分’每年都在下降,要擠確實很難、很難。”一位基層管理者深有感觸地說,“不過想想四川震區的同胞,我們緊日子還要過下去,因為中海油的承諾,我們義無反顧。”
第三章
用心來援建
中海油在援川行動中提出了一個看似跑題的理念——相互尊重,合作雙贏。
援川機構的全稱為“中海油四川震區援建項目組”,請注意,他們使用的是“震區”不是“災區”,一字之差,體現出對受援者的尊重。這種意識也體現了中海油一向秉承的企業理念——努力追求政治責任、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的同步履行與落實;積極倡導“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理念;充分關注員工及社會公眾的安全、健康及福利。總公司特別為援川項目組確立了“八字工作準則”——低調、務實、規範、高效。把“低調”作為工作準則,並放在首位。
走到廣元、德陽、羅江三個項目區,災區領導、群眾無不向項目組發出“感謝中海油,感恩大愛無疆”等肺腑之言。災區領導、群眾說出的是由衷的真心話,項目組的同誌們卻感覺很不是滋味。張三利說:“我們來參加援建不是讓人家感恩的,來到災區我們同樣接受著教育,我們必須通過行動來展現我們的誠心和愛意。”
2008年7月29日,廣元市副市長趙愛武、市發改委主任李天滿一行五人,專程來到北京中國海油大廈,送上一麵寫有“心係災區,情灑利州”的錦旗。隨後與中海油總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周守為,總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兼總公司公益事業委員會主任武廣齊展開商談。此前的6月25日,武廣齊赴成都與四川省副省長、地震災後恢複重建及對口支援組組長王寧商談了中海油出資援建的有關事宜,在這次會談中,他們初步商定了將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德陽市人民醫院和羅江縣人民醫院作為中海油第一批援建項目。趙愛武此行專門彙報了廣元災情和受援項目具體情況。
“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你們伸出了援手。現在醫院急需重建,你們又積極出資。謝謝你們!”趙愛武的言語裏充滿了由衷的謝意。“這是我們中央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周守為鄭重回答。武廣齊說:“我們立足過緊日子,在管理和生產經營各領域都厲行節約,這也是我們轉變工作作風、提高管理水平的良好契機。”
這就是中海油,一個低調做事、常懷感恩之心的中央企業。
10月18日,中海油援川項目第一次項目方案設計評審會在廣元城區的一個農家小院進行。援建項目組按照方案招標評審程序,邀請了兩市一縣的主管領導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中海油總公司的集團采辦部、辦公廳等部門也派代表參加了會議。此外,項目援建組還特邀地方監察局對評審過程進行全程監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