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海之愛 山高水長 (2)(2 / 3)

司機師傅開玩笑說:“我這車是真正的多功能車,除了是他們的交通工具外,還是他們的臥室、辦公室、餐廳甚至晾衣間。”

項目組的用車從受援單位租賃,司機的工資也由項目組發放。張三利說,三年的租金夠買一輛新車,司機師傅說,像這樣沒日沒夜地跑下去,這輛車到時也差不多該報廢了。

援建項目監理單位成都萬安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及槐年曾有幸被張三利邀請共進午餐。2009年4月8日中午12點多,項目組的努力收到成效:已經中標的監理方——成都萬安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接受了項目組的要求,即把價格再往下降20%。

“走,我們去‘吃香的,喝辣的’。”忙碌了一上午的項目組成員邀請有些委屈的監理公司總經理及槐年和市場部總監劉小沅一起吃午飯。

到了小餐館,張三利自己走進廚房點了幾道菜。

“他管著幾個億的資金,還用自己點菜?”兩位客人有些不解。一盤花生米,一盤回鍋肉,一盤蒜薹炒肉絲,一盤西紅柿炒雞蛋,一盤炒圓白菜,一盆清淡得能看到勺子影的湯,項目組成員加上監理方人員近十人吃了滿滿兩盆米飯。

這裏最貴的菜五塊錢一份,米飯不要錢。

“給你們降了20%,還那麼‘摳門’,哈哈……不過,這是我吃過的最好的筵席。”及槐年說,“價格降20%,我們心甘情願,你們是真心來幫助我們四川人的。”

類似的話也被四川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省災後恢複重建委員會醫療防疫組組長李登菊說起。2009年6月17日,李登菊在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綜合大樓建設工地說:“中海油對四川人民是有真感情的。”

舍得捐出五億元來援助災區的中海油人為什麼這麼“小氣”?“這五個億不是小數目,其中的每一分錢都是中海油五萬多名員工想盡辦法節省下來的,”張三利說,“我們要把錢用在刀刃上,我們要讓五萬同事放心,我們要做好這件事!”

第五章(1)

一塊硬骨頭

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綜合大樓援建工程是四川震區災後重建項目中最大的單體醫療項目。項目總建築麵積26567平方米,總投資概算8758.02萬元。地上12層,地下1層,建築高度為45.7米;設計大、中、小標準手術室14間,床位數401張。

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綜合大樓項目的推進,被項目組稱為“在逆境中前進”。首先麵臨的挑戰是:建設規模大、功能複雜,受援單位沒有參與過類似項目建設,項目組成員參加醫用建築建設也是頭一遭。

緊接著從項目設計承包商西南設計研究院那裏傳來消息:設計院在深化設計工程中發現該項目的功能設置和建築規模不匹配,若按已審批了的指標來施工,大樓最基本的配套功能很難實現,項目建設的各項指標也將難以控製。

接到消息時,已是下午4點。張三利當即決定:“立即出發,邀請設計人員同赴廣元。”在大霧的籠罩下,一行人從駐地德陽趕到廣元已經是夜裏10點鍾。來不及安排住宿,顧不上吃飯,在設計院人員驚訝的眼神中,大家匆匆吃下幾塊餅幹。隨後,項目組成員把受援單位相關人員從被窩裏拉了出來,連夜討論項目功能分配,研究解決方案。

已近淩晨1點,激烈的討論已經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可最終的解決辦法仍沒有討論出來。

作為項目負責人,張三利比其他人都著急,眉頭緊鎖。聽著設計院和受援單位的討論,在一陣沉寂後,他說:“項目的功能定位是外科綜合大樓,如果不能合理解決手術室布局問題,這個項目就是失敗的。我們要圍繞這個主要功能進行合理調配,把新增功能和原有功能統籌考慮。”簡單的兩句話,解開了受援單位和設計院設計思路上的死扣。大夥兒很快理清了思路,確定了解決方案。

沒有了光彩的外立麵,大樓多了地下停車場,病房多了方便實用的獨立衛生間,兒童房多了開滿鮮花的陽台,安全多了層層保障,災區人民和奉獻了愛心的中海油人多了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