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一一原來萬病皆可從心醫(3 / 3)

信徒聽後,歡喜作禮感謝道:“謝謝禪師的開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親近禪師,過一段寺院中禪者的生活,享受晨鍾暮鼓,菩提梵唱的寧靜。”

無德禪師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脈搏跳動就是鍾鼓,身體便是廟宇,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寧靜,又何必等機會到寺院中生活呢?

隻要自己拋開雜念,那哪裏不可寧靜呢?如果自己欲望比太平洋還深,那麼就算住在深山老林,一樣安靜不下來。

在這個充滿欲望的社會中,拋棄一切雜念真的很難。我們多數人都不能免俗的要追求些手不可及的東西,物質上的富貴名利,精神上的情欲。但是我們要克製自己,保持內心的平靜與純真,從而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鼎州禪師與沙彌在庭院裏經行,突然刮起一陣風,從樹上落下了好多樹葉,禪師就彎著腰,將樹葉一片片的撿起來,放在口袋裏,在旁的沙彌就說道:“禪師!不要撿了,反正明天一早我們都會打掃的。”鼎州禪師不以為然的道:“話不能這樣講,打掃,難道就一定會幹淨嗎?我多撿一片,就會使地上多一分幹淨啊!”

沙彌又問道:“禪師,落葉那麼多,您前麵撿,它後麵又落下來,您怎麼撿得完呢?”

鼎州禪師邊撿邊說道:“落葉不光是在地麵上,落葉在我們心地上,我撿我心地上的落葉,終有撿完的時候。”

鼎州禪師撿的落葉,不如說是在撿心裏的煩惱,大地山河有多少落葉不去管它,心裏的落葉撿一片就會少一片。

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不平的事,不要讓它改變了你的心!凡事都像無常的風雨,隻一陣就過去了,地上的落葉,掃掃就沒有了,不會有痕跡。如果不小心落下酸痛的心事,一定要想辦法掃幹淨。隻有掃幹淨了,才可舒展地活著。

世無淨土,淨土隻在心中,隻有心的寧靜,才是真正的寧靜。

心寬之人,看世界滿是鳥語花香

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裏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老禪師沒有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

過了一會兒,果真有一個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

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隻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方丈平和寬容的語氣徹底感動了那位小和尚,以後再也沒有違反寺規,私自出寺。

我們每天接觸的人和事不計其數,有一兩件不愉快的也是很正常的。那這時應該怎麼處理它們呢?大發雷霆跟使你不愉快的人打一架?如果是這樣,那你的心情可能會因此跌入低穀,而不會因為贏了對方而高興。那本來心存愧疚的一方呢,經過這一番折騰可能就會對你記恨,這樣,你就結下了一個仇家。

假如老禪師把偷偷外出的小和尚抓到大堂,先刑法伺候,再麵壁思過,那麼很有可能使他不服,說不定思過的時候,就在思考著下次如何偷偷出去才不會被發現。如果說禪師沒有懲罰小和尚是寬容,那麼囑咐他“天涼加衣”則是愛,寬容是原諒別人的過錯,被寬容者可能會麻木,愛則能使被愛者溫暖。如果寬容是可以撫平心傷的手指,那麼愛更是抵禦傷害的最好盾牌。

唐朝名將郭子儀屢建奇功,是輔佐四代國君的元老,直到84歲才告別沙場,天下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當時戰亂紛飛,當朝的得勢大臣魚朝恩指使手下盜挖了郭子儀父親的墳。祖墳被盜這在古代可是相當嚴重的事,所以事情發生後朝廷內外十分緊張,擔心郭子儀不會草草了結,甚至會發生政變。但郭子儀並沒有報複,甚至在皇帝提起此事時,他隻是大哭著說:“我長期帶兵打仗,我手下有多少士兵刨挖了別人的祖墳呢?現在輪到我了,這是應得的報應啊!”

麵對祖墳被挖都不發火不憤怒,是何等人才有的胸襟啊!不管別人是有意犯錯還是無意犯錯,都要寬容他,愛他。這個世上並沒有壞人,隻有不小心犯錯的糊塗人。每個人都需要更多機會,尤其是在做錯事的時候,如果不給人機會,那天底下怕是沒有一個人有資格活著了。

一個寬容的人,到處都可以抓住契機;

一個寬容的人,看世界滿是鳥語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