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麼(2 / 3)

越是冷漠的社會,舍己為人的英雄總是讓人敬佩!

地震中有太多舍己為人的事例。比如,一位武警為救別人,而讓妻子、女兒死於地震中;一位護士患有心髒病,可是她卻幾天幾夜不下火線,最終倒下了;一位老師為救孩子,被壓到廢墟底下。像這樣舍己為人的事還有很多。

但是,舍己為人不是盲舍,並不是說看到有位小孩落水了,你明明不會遊泳卻要跳下河送死。舍己為人,要量力而為。如果說你明知道自己沒有救人的能力還要往裏跳,那這種人隻會被人當成一個傻子,為什麼不想想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社會是需要有血性、有道德、有勇氣的一群人,但不會遊泳還要下水救人,一介武夫撐到最後也隻是炮灰。

善惡皆在一念間

一日,佛祖閑來無事,從地獄之井向下望去,隻見無數生前作惡多端的人正因自己的邪惡而飽受地獄之火的煎熬,臉上寫著無比痛苦的表情。

此時,一個強盜看到了慈悲的佛祖,馬上乞求佛祖救他。佛祖知道這個人生前是個無惡不作的大盜,他搶劫他人財物,任意屠殺生靈。但是,他也不是一次善事都沒做過。有一次他走路的時候,正要踩到一隻小蜘蛛時,突然心存善念,移開了腳步,放過了那隻小蜘蛛,這成了他一生中罕見的善業。

想到這裏,佛祖認為他還有一絲善心,於是決定用那隻小蜘蛛的力量來救他脫離苦海。

佛祖從井口垂下去一根蜘蛛絲,大盜像發現了救命稻草一樣拚命抓住了那根蜘蛛絲,然後用盡全力向上爬。可是其他在井裏接受煎熬的人看到這樣的機會都蜂擁著抓住了那根蜘蛛絲,無論大盜怎麼惡言相罵,他們就是不肯鬆開雙手。

蜘蛛絲上的人越來越多了,大盜因為擔心蜘蛛絲太細,不能承受這麼多人的重量,從而將自己脫離苦海的唯一希望毀壞,於是便用刀將自己身下的蜘蛛絲砍斷了。結果,蜘蛛絲突然消失了,所有的人又重新跌入萬劫不複的地獄。大盜連最後的一點憐憫都沒有了,佛祖怎麼會救他呢?

其實,既然蜘蛛絲是佛祖拋下來的,怎麼會斷呢?

善,即善良,指美好的事;惡,即醜惡,指壞事。無論善還是惡,皆有大小之分,做大善不行大惡,這是誰都懂的道理。可善小不屑於為之、惡小能否為之,一直以來人們對此的認識卻不統一。尤其是在某些人眼中一些不值一提的“小惡”,更因其“微”、其“小”而被輕視。

三國時期,劉備在臨終前囑咐他的兒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對於現代人仍然有著激勵人們積善揚德、潔身自好走正道的教育意義。

比如,有的人就理直氣壯地稱:隻要犯法的事不幹,小打小鬧地占點公家的錢物,根本算不了什麼。還有些人,喜歡拿自己的“小惡”同那些殺人放火、坑蒙拐騙的行為相比:比起他們,我這點小錯算得了什麼呢?正是這種“小惡無害論”,使得他們錯誤越犯越大,甚至走向了犯罪的深淵。

蘋果是從針孔般的小黑點開始潰爛的,鐵鍋是從一斑鏽蝕開始洞穿的。很多事情看起來很小,就是因為小,往往被人忽視。生活中有很多因為小事情隨便處理,結果釀成大禍,這種事情並不鮮見。

常言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再精明的偽裝總有被揭穿的一天,再狡猾的狐狸總有露出尾巴的一刻。一個人的小惡不能得到及時克製,到了欲壑難填、無所顧忌時,危險自然不期而至。千萬不要忽視小善與小惡,你可以因為一件小善救了自己,也可以因為一個小惡而帶來不可想象的後果。

很小的善,可能拯救眾多的生命;很小的惡,可以毀了一個人最大的希望。

自覺自願的善舉,就像呼吸、吃飯、睡覺一樣自然

達摩禪師從印度來到中國宣揚佛法時,會見了梁武帝。

當時梁武帝問:“我自從登上帝位以來,度人為僧,建造寺院,抄寫佛經,雕畫佛像,有什麼功德呢?”

大師答:“沒有功德。”

武帝問:“為什麼沒有功德?”

大師答:“這隻是生死輪回場裏的小功果,由俗世因緣造成,如同虛影跟隨形體一般。雖有好的因緣,卻並非永恒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