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錢的真正價值?錢不過是一個物質交換的媒介,為什麼古往今來,人難以逃出“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魔咒?
給孩子一張世界地圖和一個充氣地球儀。
讓孩子從轉動地球開始人生的財富之旅。
“學習曆史和哲學吧,然後全球旅行,這樣你就能掙大錢。”美國量子基金的創始人、投資大師羅傑斯這樣講述他的財富之道。吉姆·羅傑斯不是鋼鐵大王,也不是石油大亨,他靠什麼賺大錢?他靠轉動地球的手,他的秘密武器是:
把世界版圖,當作自己的財富版圖。
用哲學做導航,聯動全球財富資源。
兩年前的一天,雨奇從英國打來電話:“媽媽,在今天的廣告和市場營銷課上,我突然明白了學好地理和曆史的價值。地球是最大的資源庫,要找到能賺錢的資源,必須知道它藏在哪兒;世界是個大市場,要推銷產品,必須了解不同國家的曆史文化和風俗習慣。我正在創意一個西班牙的旅遊廣告。想起小時候,我牆上掛的世界地圖,還有地球儀,感謝媽媽給我的這兩份禮物!現在,我可以用它們來轉動地球了。”
給孩子一張世界地圖
地理和曆史等到高中才學就太晚了。僅僅為了升學考試,背史地考題,不但浪費時間,還給孩子一個錯誤導向——學地理曆史沒用。所以,很多理科的學生對曆史和地理知之甚少。
吉姆·羅傑斯的賺錢公式:學曆史+學哲學+全球旅行=賺大錢
學曆史和賺錢有關係嗎?曆史本科生和研究生找不到好工作,何以談掙大錢。哲學離生活太遙遠,不實用,不管就業和漲工資,所以一直被打入冷宮。
是吉姆·羅傑斯說錯了,還是我們低估了曆史和哲學的價值?
曆史是財富探測器和藏寶圖。一個有足夠的曆史知識和一個對世界史知之甚少的人,花同樣的錢環球旅行,前者可收獲物質和精神雙重財富,而後者,因知識匱乏收獲甚微。
哲學是財富的導航儀和節拍器。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學問,在現實生活中哲學看似沒有實際用途,但哲學可以給人導航,幫你選擇最佳路徑去發現財富。哲學還是心靈的節拍器,在成敗、好壞、是非之間調整心跳的節奏,保持心理平衡。
帶著曆史探測器和哲學導航儀,和孩子一起走出家門、校門和國門,並不需要花很多錢,也不需要辦簽證、訂機票和賓館,就可以帶孩子實現智商、情商和財商的“三商”環球之旅。
我從雨奇4歲開始,在她的房間裏掛了四幅地圖:中國和世界地圖,中國和世界地形圖。然後,和她一起玩在地圖上找家、找人的遊戲。比如給動物找家,東北虎在哪兒?華南虎在哪兒?到地圖上找。讀完《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在地圖上幫安徒生和格林找家,找丹麥和德國的位置,以及圖標周圍的國家名稱。
在英國無論走到哪兒,我都能看到一張圖片,賓館裏有,博物館裏有,商店和書店裏也有。圖片是一隻握著地球的手,它向我們傳遞了三個理念:
我們隻有一個地球,請保護自已的家園。
以地球為舞台,把地球掌控在自己的手心。
轉動地球的手,就是轉動財富的手。
這是英國人和美國人對地球的概念,也是他們的教育觀。他們鼓勵孩子走出家門、校門和國門看世界,站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展示才華。
在英國,如果孩子有一個想法或一個發現,老師或父母就借機引導孩子。牛頓靠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改變世界,達爾文靠發現物種起源改變了人對自已的認識,你的發現將給世界帶來什麼?
以世界為舞台,給孩子轉動地球的手,這是19世紀英國人和20世紀美國人在全球發財的秘密武器。
軍事作戰離不開地圖,因為它能幫助你知已知彼;貿易金融離不開地圖,因為在你尋找財富的路上,它能幫你精準定位;財富教育同樣離不開地圖,因為我們要孩子了解世界上的財富、各種資源,以及到哪裏去尋找它。
和孩子一起繪製地圖
一百多年前,英國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和小斯賓塞在家中繪製小地圖。斯賓塞認為:“在人類的知識技能學習中,一種是繼承,一種是發現和描述。每個孩子都具備這兩種天賦,隻要用恰當的方法去開發,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描繪有兩種手段,一種是用語言描述法,一種是畫圖描述法。畫地圖比語言更有直觀性,更符合孩子的思維特征。通過玩畫地圖的遊戲,可以增強孩子的空間感、方向感,並能訓練孩子獨立麵對外部世界的心理素質。
為了訓練小斯賓塞的記憶能力、描述能力和抽象與形象思維相結合的能力,斯賓塞獨創了一套教育模板。
1.製作了—教具——地圖紙
用比較厚的,可以反複擦寫的紙,上麵設有一些基本格式,如名稱,從某某地到某某地;有一些簡單的符號,如什麼代表小山坡,什麼代表道路,什麼代表河流。
開始,他隻是問小斯賓塞:“從德比小鎮到巴斯的路線怎麼走?你去過很多次,一定很熟悉,最好畫一張圖,把要經過哪些地方,在哪裏拐彎,向哪個方向走,告訴我就行了,我會非常感謝你的。”
2.斯賓塞使用了兩種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請敦法和求助法
A.請教法:向孩子請教是一把萬能鑰匙,不論何時何地,隻要你蹲下身,向孩子請教,等於給孩子大腦的發動機點火,緊接著,孩子全身的神經細胞會跟著興奮起來。
“小斯賓塞趴在桌上畫了半天,我拿到這張地圖時,我簡直驚呆了。一方麵,這是任何人都無法看懂的一張地圖(如果他想按這張地圖去某個地方的話),但另一方麵,我驚異於小斯賓塞平時的觀察能力,哪裏是教堂,哪裏是河流,有誰站在橋頭,哪裏是賣雜貨的,還有鐵路在哪裏,都標得清清楚楚——這是小斯賓塞畫的第一張地圖。”
B.求助法:讓孩子做事,用命令式遠不如求助式更有效。下命令要求孩子做某件事,因孩子是被動的或不情願的,怕批評或怕失去什麼,往往不用心,也不用力,草草應付了事。
求助孩子,讓孩子變成主體和主角,有意誇大孩子的能力,並給他定一個目標,他就會格外努力,使出全身解數跳起來達成。
每帶小斯賓塞去一個地方,我就會說“請你幫我畫一個地圖,在地圖旁邊,寫上說明或經曆的有趣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