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警惕“勞動價值”貶值(3 / 3)

首當其衝的就是科學劃定資本等其他生產要素在社會財富分配中的比重。前些年來,由於資本的稀缺,我們對資本過分的要求相對縱容,反倒對勞動的要求抑製比較多,結果資本在財富分配中的比重越來越高,不僅遠離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也遠離了起碼的公平正義。事實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資本的積累會越來越多,勞動卻會由於再生產成本的增加變得相對稀缺。所以徹底扭轉勞動與資本分配比例格局是大勢所趨,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

我們不必要擔心資本尋求增值的衝動被遏製,這是資本的本性,也是資本致命的弱點。資本不得不到處去尋求利潤,停滯的資本已經不能被稱之為資本了,資本停滯就意味著資本死亡。但是我們也不能去責備資本的過分逐利,這同樣是它的本性,甚至資本逐利水平的高與低乃是對資本最根本的評價。關鍵是在現代社會的經濟運行中如何去控製資本,如何去培養製約資本的力量。

現在來看,資本表現的舞台正在縮小,資本擴張的環境顯然不再樂觀。這兩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出現本身就是資本在虛擬領域過分的擴張所致,所以從經濟周期來看,在可預計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資本在這一領域的充分表演與盡情發揮已然不可能。再加之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整個國際經濟增長的步伐在放慢,實體經濟的規模難以有根本性擴張,這就意味著資本的逐利的實體經濟領域空間也在縮小。

資本當年淩駕於其他經濟要素之上的法寶:“稀缺性”開始要被其他經濟要素用在它自身上。我們要抓住這一國際經濟發展態勢變革的契機,運用資本的邏輯來對抗資本,壓低資本的欲求,在財富版圖中對勞動與資本的份額重新劃分。

勞動控製資本的博弈事實上已經在悄然進行。如果我們從哲學的意義上講,撇開道德的評價,金融危機讓大量的資本泡沫化而煙消雲散,何嚐不是華爾街那些從業者用其勞動實現對資本的掠奪與蹂躪。當年勞動與資本的關係是這樣一種圖景:“原來的貨幣占有者作為資本家,昂首前行;勞動力占有者作為他的工人,尾隨於後。一個笑容滿麵,雄心勃勃;一個戰戰兢兢,畏縮不前,像在市場上出賣了自己的皮一樣,隻有一個前途——讓人家來鞣。”今日越來越過剩的資本已不得不被高智商的勞動,也就是複雜勞動去鞣了,這與馬克思當年所描繪的勞動與資本的關係圖景已經大相徑庭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其他方麵做一些工作。

比如,限製壟斷行業的畸高收入。從行業的平均工資倍數來講,1978年我國行業的平均工資最高和最低是2.1倍,2000年是2.6倍,2008年是4.77倍,差距急劇上升。但眾所周知,壟斷行業的收入顯然不全是靠勞動的付出,更多的是依仗其對資源的控製,對其他行業勞動的侵蝕,當然不能放縱。

又比如,遏製過度的投機性收入。這些年來有很多的企業家發現與其辛辛苦苦在實體經濟領域幹一年,不如到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賭一夜。結果越來越多的資金從實體經濟進入資本市場,不僅損害了經濟的健康運行,還嚴重製造了資產泡沫,埋下了經濟隱患。

在現代經濟運行過程中,完全禁絕投機是不必要的,也是不現實的,但是放縱投機顯然也是不對的。甚至可以退一步講,我們也尊重部分群體投資乃至投機的權利,這也是現代社會進步的標誌,但問題是你的逐利不能影響了我的生存。當一個地區因為部分群體的逐利而使得經濟環境惡化不能讓絕大多數群體生存的時候,它那僅有的一點合法性也就喪失殆盡了。扶正必須祛邪,我國政府目前對房地產領域的精準調控,就是這一思路的體現。

這樣多管齊下,勞動的價值就會在中國社會真正得以體現,勞動光榮也就不再僅僅隻是一句話了。